慢慢
慢慢

喜歡文字帶來的感動,隨筆分享我的閱讀

讀後感《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傾聽案件背後那些沒人在意的故事

一句話惹怒犯罪側寫師:「所以犯人到底是誰?」常看美劇或韓劇的的可能都聽過側寫師這個工作,但是真實的警局裡,側寫師不是通靈者,不是算命師,更不是神,他們只是比一般民眾更會觀察細節,更理解人性的的專業人士。


👤側寫師的定位

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 ,前半部作者李淑珍先分享的三個她遇到的嫌疑犯,以及與他們對話後找出最終犯人的真實案件,從案件中理解側寫師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我自己很喜歡這部分,就像是從小很喜歡看法眼黑與白、超心理X檔案的節目,講述許多離奇的社會案件。

你能看到好多令人無法理解的犯罪動機與形式,有人懷疑老公與小姑偷情而殺了小姑埋在家中的地板下,有人因為父母阻止他跳樓自殺反而拿刀殺了父母,有人因為孩子哭鬧不吃飯而長期與同居人虐待孩子,最後導致孩子重傷不治。單看我打的這些標題,一定覺得太聳動可怕(這又涉及如何下一個點閱率高標題的議題了,先不討論),這些人一定都是心理變態、腦子有問題、全部判死刑拉等等。

側寫師的工作之一,與犯人會談,從他們談話的過程慢慢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不是合理化他的犯罪,而是理解的他的行為,為被害人伸張冤屈,讓犯罪者在法庭上受到合理的責罰,他與從小與父母的關係為何?有影響他後續的行為嗎?他小時候的生長背景如何?促使他長大後不懂得與孩子相處嗎?



👤到底何謂犯罪側寫師?

犯罪側寫師並非親自現場抓犯人,初期他們會去犯罪現場,尋找犯人遺留在現場任何有形或無形的痕跡,以科學方式例如勘查、屍驗、鑑識現場痕跡等方式,透過重現犯人的行為來縮小嫌疑犯的範圍。進行嫌疑犯的側寫,並非鎖定犯罪者,透過統整與現場出現的元素,設定可能犯案的對象類型,為搜查組提供多元資訊,屬於支援的角色

後期會與嫌疑犯進行會談,聊聊他出生於哪裡?念什麼學校?有幾個兄弟姊妹?現在與誰同住?有沒有交往的對象等等?側寫師會傾聽這些看似與案件無關的生平故事,也因為多數的犯人很少有機會「被傾聽」,所以反而很多人會對側寫師說出很多犯罪前後的內心感受,甚至有些人在最後還會謝謝側寫師聽他們說完故事。



👤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

少數殺人犯會被歸類為心理變態,但作者想強調的是,他所遇到的多數犯人,大多與是與我們差不多的一般人,有時候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犯罪了?側寫師需要去確實的理解犯罪者,探究犯案動機,分析犯罪前、中、後的行為,最後建立數據庫,以便日後遇到類似案件能盡早破案。

印象很深刻的是,李淑珍問了許多殺人犯:「你印象中最幸福的瞬間是什麼時候?」這個問題通常他們都無法輕易開口,李淑珍在這本書的後半段強調了很老掉牙卻重要的「愛」。愛人與被愛是一份禮物,懂愛,才不枉費來這個時空走一回

案件即社會,家庭的失能、日益增加的精神壓力、社會孤獨感的爆發,並非所有處於低潮的人就會成為罪犯,但有絕大多數的犯人是正處於低谷,作者認為犯罪並非天生的,而是循序漸進而成,這說明了改變的可能性,強調必須制定相關的社會策略,進行從小與成年的教育,因為,能習得惡,必能習得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