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卷一】閱讀理解技巧 (文言文+十二篇範文攻略)

Afterschool Eduation
·
·
IPFS
·

DSE 中文卷一閱讀理解向來會被同學視為洪水猛獸,覺得難以處理,常見原因如下:

  • 睇唔明閱讀材料,唔明白作者到底寫緊咩
  • 唔識唔同題目嘅答題框架,寫咗一大段,但都拎唔到分
  • 唔識十二篇範文技巧及溫習方法,然後甲部分數已經比其他同學拉開咗好大距離
  • DSE 文言文部分睇唔明,唔識解題
  • DSE 白話文唔識分段,經常拎唔足分數
  • 覺得中文閱讀卷題目太多,唔可以喺限時之內完成

解答呢啲問題之前,同學仔需先知道 DSE 中文卷一嘅考試模式同計分關鍵。今次就等 AfterSchool 同大家全面拆解閱讀理解甲部十二篇範文、乙部文言文、白話文技巧心得及溫書方法,仲會分享以 Past Paper 操練中文閱讀理解技巧。希望可以助大家攻破 DSE 中文卷一,向5**之途邁前一步!

中文卷一模式

DSE 中文卷一考嘅就係同學嘅答題技巧、對文本嘅深層次理解,以及中文基礎概念喺閲讀材料中嘅運用,例如寫作手法以及修辭手法等。

閱讀能力嘅評分標準,即評估學生喺理解、分析、感受、鑑賞、運用唔同策略等能力嘅高低。

中文閱讀理解分數比重


喺公開考試入面,DSE 中文卷一總分所佔嘅比例高達 24%,同中文卷二寫作所佔比例持平,比起中文卷三高。中文卷一時間為1小時30分鐘,考試以筆試形式進行,學生需要作答全部試題。

根據考評局資料,中文卷一分為甲、乙兩部分,甲部考核十二篇範文,佔全卷 30%;乙部考核一篇文言文篇章及一至兩篇課外白話文篇章,佔全卷 70%。設題方式包括問答、選擇、填表、填充等。

DSE 中文卷一嘅比重,注定佢對DSE 中文總體成績嘅關鍵性作用。但同學千祈唔好畀佢嚇窒,因為比起卷二中文作文、卷四說話,閱讀理解已經算係可以喺短期內透過閱讀理解技巧同操練提升成績嘅考卷。


歷年 DSE Cut Off

等級

2021/79 (%)

2020/85 (%)

2019/88 (%)

2018/100 (%)

2017/90 (%)

2016/84 (%)

2015/86 (%)

2014/86 (%)

2013/92 (%)

5**

54 (68)

56 (66)

59 (67)

71 (71)

57 (63)

51 (61)

50 (58)

49 (57)

52 (57)

5*

51 (64)

54 (64)

55 (63)

67 (67)

52 (58)

48 (57)

47 (55)

46 (54)

47 (51)

5

48 (60)

50 (59)

52 (59)

63 (63)

49 (54)

47 (56)

45 (52)

44 (51)

44 (48)

4

44 (55)

44 (52)

46 (52)

56 (56)

43 (48)

40 (48)

38 (44)

37 (43)

38 (41)

3

38 (48)

37 (44)

40 (46)

50 (50)

38 (42)

36 (43)

33 (38)

32 (37)

32 (35)

2

34 (43)

31 (37)

33 (38)

47 (47)

31 (34)

29 (35)

27 (31)

25 (29)

25 (27)

以上 DSE Cut Off 數據可以睇到,近年加入十二篇範文嘅考核後,中文卷一高分段嘅 cut off 有明顯上升。

當中原因就係,高分段嘅同學仔對於12篇範文掌握程度較高,喺甲部獲取嘅分數亦相對較高,所以整體中文卷一嘅高分段 cut off 提升咗。

去到呢度,相信大家都明白熟習十二篇範文係同學向高分段衝刺嘅必經之路。

中文卷一時間分配

甲部十二篇範文 (文言指定篇章)  

15-20 分鐘

乙部文言文

<20 分鐘

乙部白話文

50 分鐘


卷一甲部:十二篇範文

千祈唔好喺呢度浪費太多時間,答案要簡而精,直中問題中心,唔好同題目糾纏。呢一部分最理想係用15-20分鐘內完成,你要留返足夠嘅時間畀往後嘅文言文及白話文。 

卷一乙部:文言文

建議同學做咗文言文部分先,其實文言文嘅題目類型比較淺白直接,好多都只係要求同學喺原文句子中搵答案,然後再將佢譯成白話作答。文言文呢一部分最多只可用20分鐘完成。

卷一乙部:白話文

剩餘嘅50分鐘全部用喺白話文,因為白話文嘅題目篇幅以及閱讀材料都相對較長,需要更多時間去完成。


中文卷一甲部:十二篇範文 

首先,我哋可以將12篇範文分為以下4大類,可以幫助各位掌握考核及溫習重點。

類別

範文

人物傳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出師表》

遊記

《岳陽樓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

詩詞

詩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獨酌》、《登樓》

詞三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聲聲慢.秋情》、《青玉案.元夕》

論説

《師説》

十二篇範文需要背誦原文嗎?

好多同學仔都會問,係唔係必須背誦原文?答案係肯定嘅,但係同學需要有技巧咁背,因為需要同學引錄原文嘅題目唔多,如果你自問範文嘅內容思想,手法運用等都未掌握好,就唔好將時間全部傾注喺背文句上面啦!

同學可以首先背誦同文章要旨、論點有直接關連嘅文句先,詩三首、詞三首亦都建議同學全部背誦。

文章主要內容、掌握文章結構

呢一部分係考評局出範文問答嘅主要來源,同學必須清楚記得每一篇文章嘅結構,以及文章每一部分嘅主要內容。而家就教大家疏理文章結構同主要內容。

同學可以將呢12篇範文分為議論文,抒情文,敘事描寫文三類。

議論文體:留意文章嘅中心論點、分論點,以及文章所運用嘅論據同論證手法。

抒情文體:注意文章係借事抒情定借景抒情,要清楚文章係點樣透過事/景去抒發感情。

敘事描寫:清楚文章嘅敘事脈絡,了解文章點樣透過唔同事件去反映唔同人物嘅性格。

剩低嘅詩詞類範文,承接上文所講背誦原文嘅重要性,詩詞更加係必須背誦,要清楚每一個句子嘅意思,謹記作者透過詩詞表達嘅感情。


答題技巧 - 善用答題框架 

到咗做題階段,就要記住唔同題型或提問詞所需要嘅答題框架。例如問論證手法嘅題目,答題框架一般係「論證手法名稱+文中內容如何運用該論證手法+突出論點」。大家要清楚了解該論證手法嘅定義,然後將該論證手法相關嘅文章內容,嵌入答題框架。

所以喺呢部分,了解唔同寫作手法以及修辭手法嘅基本定義,係解決課文問答嘅關鍵,係拯救仲攬住一大疊 notes 死記硬背嘅同學嘅救命稻草。因為,當你完全明白答題框架,又完全掌握文章嘅內容,你就可以唔需要強行背誦,都可以寫出滿分答案。


範文之間的比較閱讀題 

呢一部分相對進階,考驗嘅係同學仔融會貫通嘅能力。但一般考核嘅重點都係每篇文章最重要嘅部分,例如主旨、中心論點,以及抒發感情之間嘅相似性。同學需要完全掌握每篇文章嘅中心思想、表達嘅感情,先可以順利完成呢類問答。

重要提醒:同學喺作答嘅時候,尤其係見到有比較性質嘅題目,必須要同時寫出兩者嘅相同特徵,並引用相關文章內容進行解釋,唔可以缺少其中一種,否則答案就會唔完整,唔可以拎晒全部分數!

其實,DSE 中文範文真係一個準備充足就可以輕鬆搶分嘅環節,最重要嘅係多呢幾分就已經攞到Level 5以上嘅入場券!


中文卷一乙部:白話文 

分段、段落大意

呢種係分數最多,但同學最無信心完成嘅題目。每年同學從中得到嘅分數都會偏低。

原因有兩個:

  1. 唔識分段嘅技巧,唔識分析文章段落間嘅聯繫,導致分段部分已經炒咗車。
  2. 唔識概括文章內容,搵唔到每一個層次嘅敘事脈絡,甚至唔知道段意嘅範式。

畀同學嘅建議:

分段方面,要先學識喺每一段入面搵關鍵字,可能係嗰一段出現嘅人物,亦可以係嗰一段嘅論述對象,然後再睇返下一段有無類似嘅關鍵字。

其次,如果係敘事性文章,可以根據事情發展嘅起承轉合嚟分開唔同部分;又可以根據時間、地點、主要人物嘅轉變嚟分開唔同嘅部分。

再者,如果係議論文,就根據唔同嘅分論點嚟將文章分開唔同部分。

內容大意方面,要記住一點:記住唔同文體嘅內容大意格式係唔一樣嘅。但一般中文卷一會喺表格部分提供一個例子,所以同學緊記要跟返佢所畀例子嘅格式寫,唔好自由發揮。

其次,要識得揾中心句,如果某一段冇一個清晰嘅中心句,就可以透過人物、時間、地點呢啲敘事要素去搵返嗰個層次嘅主線出嚟。


寫作、修辭手法

呢一類問答係需要同學對各種寫作手法以及修辭手法有深入而透徹嘅理解,因爲理解咗手法先會知道自己要喺閲讀材料入面搵啲咩。記熟唔同手法嘅定義,為你答題提供一個框架,方便你將閲讀材料入面嘅相關內容填返入個框架度。緊記一定要引用文本為依據,唔可以空口講白話!

以下係 DSE 中文常考嘅修辭手法定義同作用:

修辭手法

定義

常見作用

比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之處,把某一件事物比作另一事物。

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將深奧的道理變得淺白。

比擬

分為擬人以及擬物。擬人:把物件當作人來寫,賦予人的思想、性格和行為特徵。擬物:把人當作物件/動物來寫,或把某物件當作另一物件來寫,賦予另一物件的特徵。

移情於物,可使描繪的物件「人格化」,形象更生動。啟發想像,使文章更活潑有趣。

排比

把三句或以上結構相同,意思相見、字數相若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形成節奏感,增強氣勢。強調內容,以表達強烈的感情。

襯托

以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襯出本體。正襯:以特點相似的事物襯托本體。反襯:以特點相反的事物襯托本體。

突出本體,使描繪的事物形象更鮮明。

反語

字面上的意思故意與實際表達的意思相反。

吸引讀者注意力,製造幽默效果。揭露弊端,製造諷刺效果,表達強烈不滿或憤慨之情。


進階題 - 綜合全文

呢類問答一般會問文章嘅主旨,例如全文所抒發嘅感情、貫穿全文線索嘅象徵意義等。呢類題目分數一般較高,需要同學寫嘅要點亦相對較多。

同學首先要搵返題目入面嘅關鍵詞,例如文章嘅線索又或者一啲同感情表達相關嘅字眼,然後喺閲讀理解材料度搵返有出現相關字眼嘅段落,再從中篩選同題目有關嘅內容,咁樣就可以避免因爲睇漏咗相關內容而錯過要點。


進階題 - 換詞語類

換詞語? 即係問「如果將原文某個詞語換成其他詞語,表達效果是否更佳?」。

呢種題目第一步已經要寫出原本詞語同埋替換詞語嘅準確意思,對於中文底子較弱嘅同學嚟講,佢哋好難會寫到一個詞語嘅準確意思。而詞語意思上面嘅微細差異,好多時就係關鍵嘅比較點,所以會要求同學有一定嘅中文底子。

再者,要結合文章嘅語境進行分析,簡單嚟講,就係要去理解詞語所在嘅句子,甚至係上下一兩句句子都要睇埋,然後透過引用返文本內容去解釋語境,再分析原文詞語喺表達語境上面嘅作用,再同題目畀出嘅詞語作比較,一般比較得出嘅結論都係題目詞語唔可以準確表達出原文嘅意思。

「可唔可以答同意替換原文詞語?」

唔係100%唔可以,但係會比答不同意嘅難度大一百倍!

因為,我哋嘅固有認知就係作者寫落去嘅文辭一定係最佳選項。考評局所選取嘅閲讀理解材料都係來自早已成名嘅作家,佢哋寫出來嘅文章係經過多年嘅歷練,遣詞造句嘅功力都係經過千錘百煉,所以佢哋會選擇嗰個詞語一定有原因。

不過都唔係100%唔可以挑戰佢哋嘅遣詞造句,但可能要寫返篇論文,追溯到語言學呢啲層面了......其實我哋嘅目標都係拎返個高分姐,咁就唔好為自己嘅人生增加難度啦~

從上文可見,要考好中文卷一真係要先掌握以下考試技巧,

1. 白話文歸納段意技巧

2. 文言句意推測技巧

中文卷一技巧

按文體操練 Past Paper

因為每年 Past Paper 都有唔同文體,會牽涉唔同嘅寫作手法、解題框架。如果大雜燴咁一齊操練,有可能會令自己混淆唔同嘅解題框架。

所以建議同學將 Past Paper 嘅文本內容分成議論文同埋敘事抒情文兩大類,然後再分開操練。令自己先集中掌握一種文體嘅解題技巧,再去操練其他文體,按部就班咁鞏固解題技巧係最有效益嘅溫書方法。


理解文本內容

其實一篇閲讀理解材料會有好多可以出題嘅位置,但由於中文閱讀卷篇幅有限,所以有好多位置都無機會出喺卷度畀大家作答,但唔代表唔係重點。所以,做完 Past Paper 嘅題目之後,都要再睇返文章,睇下自己有無乜嘢位置仲未十分了解,再細讀文章,解決呢個疑慮。呢個練習絕對可以令你對文本理解能力大大提升!


善用 Marking Scheme

考評局出嘅 Marking Scheme 最有參考價值嘅位就係文本依據,仲有對文本依據嘅分析。同學如果試下研究,就會發現好多答案其實都係從閲讀理解材料所得,得分點都基本存在喺文本依據入面。

Marking Scheme 入面嘅文本依據,其實就係話畀同學聽邊度可以搵到答案,以及特定提問詞需要喺邊個位置搵答案。識得跟住 Marking Scheme 搵答案,就等同如虎添翼。

不過,考評局畀出嘅參考答案好多時都係經過重述,好難喺入面搵到文本字句嘅影子,然後就會畀同學一種「答案要靠自己創作出來」嘅錯覺,亦唔會知道個答案係點建構出嚟。所以,睇參考答案係睇考評局點樣建構答案,睇返答案嘅句子結構,對往後答題好有幫助。

今日呢篇文,希望可以幫助同學理解甲部十二篇範文、乙部文言文/白話文題型嘅出題思路同練習方法!

快速提升成績嘅捷徑

講起中文卷一閱讀卷,好多同學都表示唔識將白話文分段、睇唔明文言文,考試時寫咗一大段答案,都係拎唔足分...

想喺中文卷一攞到好成績,除咗要溫書之外,其實你需要掌握以下呢 2 個技巧:

1. 白話文歸納段意技巧

2. 文言句意推測技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