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ra
Afra

《寂寞拍賣師》:偉大愛情值得我們付出多少?

歐德曼用了他一輩子的收藏來換得感受到人跟人之間情感流動的能力,以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一場美好愛情,需要的其實只是一顆開放的心。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from IMDb

這篇文章下筆比我想像中的不容易,原因是我最初想要藉由這部電影所敘述的觀點,在我第二次看完電影後被 翻 轉了….. 想想,這也是「電影」這樣的藝術之所以迷人的地方吧~

這部電影這麼有名,文章一開始就爆雷應該沒人會受傷吧?

…..?

好吧,還是給個防雷警示:

警告
以下內容將直接把電影《寂寞拍賣師》這部懸疑電影結局公開,請尚未觀賞電影的人立 刻 離 開!!


好,我要來說說我第一次看完電影後的第一個念頭:

『有夠慘。』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應該絕大多數的人看完之後都會有這樣的感嘆,認為主角歐德曼這個老男人太大意,甚至忍不住酸他活該,誰叫他癩哈蟆想吃天鵝肉,噎著了吧~

我還對當初看到片尾最後一幕——歐德曼坐在滿是時鐘、齒輪的餐廳「夜與日」,告訴服務生『我在等人』時自己的反應,記憶猶新。

當時的我對愛情的經歷還不是那麼豐富,也不太能純粹去享受情感所帶給人們那些無法言喻的體驗,所以那時我只覺得主角的言行很令人難為情。我一直不停地對著螢幕說:『喔,拜託不要這樣….太可悲了,她不會出現的!你就是被騙了!』

可是,在我經歷更多之後,我認為歐德曼在過去不肯面對自己的「寂寞」,正是他經歷這場騙局的主因。 因此,我想藉由這部電影的情節,去提醒那些習慣在感情之中把「和異性交流」、「進入關係」設置“超高”門檻、或甚至認定自己不需要愛情、不想要談戀愛的人。他們阻隔自己去經歷情感交流的行為,很可能使他們成為下一個歐德曼…..簡配版的~🤣

為了整理電影中的劇情對應到現實人生中會有的情況,我重新再看了這部電影….. 我想,也許時間與歷練真的會讓人的視野變廣,因為我不再只是用「好壞對錯」來看待這些貌似在設計歐德曼上當的情節。相反的,現在的我看到的是一個心防之重的男人,隨著這些精心策劃的際遇,逐漸卸下防備,真正去感受到從未體驗過的人生。

對於我個人視角的轉變,我很驚喜。

因此決定試著把我轉變後所感受到的也寫進這篇文章中。

希望,藉此可以讓更多人對「談戀愛」這個議題,有更正向、更熱情以及更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它。



〈電影劇情〉

為了避免有沒看過這部電影、也不打算去看這部電影的人,看不懂這篇文章,還是來簡單說一下這部電影的劇情。

歐德曼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品拍賣師,同時也有專業的藝術品真偽鑑定能力。很多名門、或是大型藝術拍賣會,都會為了能夠有更好的拍賣成績,專門請歐德曼來統籌拍賣會。

而在藝術圈內打滾多年的歐德曼,也運用他的能力偷偷地跟比利搭擋,技術性地用比市價還低廉的價格多次競標到稀珍的藝術品,並將其作為摯愛們收藏在個人家中的巨大保險庫。

這樣的老男人,從電影剛開始就呈現出他陰鬱難以相處的性格。不喜歡跟人打交道,總是對周遭環境維持高度防備心。

因此,很不意外的,他單身,沒有與任何人締結“非商業”關係。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然而,看似歐德曼會就這樣在享有聲譽、獨善其身、封閉內心到老死時,有人看穿在他銅牆鐵壁之中的內心:渴望著愛情。

接著,歐德曼遇上了縝密且宏大的色誘計畫,一步步地愛上神秘的女子「克蕾兒」,並突破過往的人際潔癖,開始分享自己的喜悅與擔憂給周圍的人、結交朋友。

就在他為自己突破了壓抑已久的情感渴望而感動,並且決定完全敞開自己的所有,展現給他認定真正的一生摯愛——克蕾兒 後,他被掏空了….. 他的愛、他的收藏,在他退休之際全部消失了。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看著比利寄來的畫作,那幅曾經出現在克蕾兒房間號稱是她母親的肖像畫;望著勞勃協助歐德曼拼湊的半成品機器人用答錄機說:『每個贗品都藏有真實的一面,這句話再令人同意不過了』

觀眾跟歐德曼總算意會到:完蛋了完蛋了芭比Q了 這一切都是騙局。

不曉得其他人這樣一路觀看歐德曼的改變與心碎後,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我是一個簡單的人,第一時間我覺得歐德曼犯了錯,不應該去相信任何人的。



〈真正的問題在於:不熟悉自己〉

可是在冷靜下來後,我開始覺得要一個人永遠不心動、永遠不相信任何人,生命中一直保持“只有自己”,其實是很困難,而且極為殘忍的。

但歐德曼這樣悲劇收場的經歷,難道就不能避免嗎?

我樂觀的想:也許是可以的。

仔細回想劇情,不難發現,歐德曼會這樣一步步陷入感情騙局之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
他不擅長面對自己的情感變化。』

想到前陣子很紅的Netflix紀錄片《Tinder大騙徒》,雖然我沒有直接去看這部紀錄片,但也聽聞過很多人分享當中受害者被詐騙的經歷。

我認為《Tinder大騙徒》這樣的紀錄片,還是會讓多數人把議題聚焦在「誰對誰錯」。然而,無論箭靶對向誰,其實都對整件事沒有太大的幫助。既不能讓受害者減少,也沒辦法讓加害者試著同理被害者,而停下去欺騙傷害他人的行為。

因為人之所以會被騙,問題一直都不在於對方用什麼手段、方式,而是在於:你內心有渴求、有缺陷(這裡提到的「缺陷」是一個中性的名詞,並不是要說有缺陷就是不好的)。如果我們沒有去正視實際的內心問題,那麼被騙就只是時間跟手法的差異,遲早你都會遇上。

你說你絕不會輕易相信別人?
你說你已經放棄談戀愛這件事,所以不會遇到感情詐騙?

恭喜你!你離”成為下一個歐德曼“的距離,又更近了。

很多人會說,只要不貪,就不怕會被騙。
但是,想感受愛人與被愛、想好好談一場感情,是貪嗎?

擁有財富、名譽的歐德曼還需要貪圖什麼利益嗎?


因此,比起《Tinder大騙徒》,我想也許任何對「愛情」這樣的存在感到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人們,更適合好好品味《寂寞拍賣師》。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可以一起從電影劇情來看看:一個不熟悉自我情感、不熱衷與他人交流的生意人歐德曼,是如何被攻破心防,從拒絕多餘的人際往來,到對愛升起了無比的嚮往與崇敬。

在分析歐德曼的變化之前,還是想提醒:知道這些並不是為了讓你想出一個完美策略,去防範愛情的騙子,或是避免錯付真心。

畢竟,「心動」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但如果你能越來越熟悉且欣然接納心動時的自己,我想你在面對感情會顯得愈加從容。當你不著急時,自然也就更能看得清人們傳遞出來的是虛情還是真心。



〈讓人墜入情網的教科書範例〉:尋找獵物——沒什麼感情閱歷的人

這部電影有非常多細節可以欣賞,包括構圖、演員表情、聲音與肢體的呈現、以古典樂作為背景樂的情緒烘托等,甚至台詞中的暗喻都相當有意思。

但除此之外,男主角陷入愛情的過程,更是看得到細膩且用心的鋪陳。

同我先前一再強調,主角歐德曼是一個防衛心極強並且極為孤僻的人。乍看之下這是一個“少數極端”的人設。但我認為在現代社會中,雖然網路相當發達,表面上人跟人之間交流更方便,但實際上人們卻很清楚彼此的距離而無法敞開心扉。

每個人在人際網絡中,無論線上線下,都趨向把自己安置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不願意去冒險,也不輕易相信他人。

我也太常看到、聽到人們(女孩子尤其多)對於感情有嚮往,但對於拓寬實際社交圈卻極為抗拒的情形。

這樣的人,即便行為沒有像歐德曼一樣明顯的排斥他人,但兩者內心封閉程度並無太大的差異。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像多數與異性交流感到不自信、挫敗的人們一樣,歐德曼在行為上將這份挫敗感包裝成對異性的厭惡與貶低,好讓自己看起來不會那麼狼狽。

可是,越是不想面對自己的不自信與惶恐,就越容易用過於扁平的概念去解讀他人,也就更常過分在意某些行為,而將這些有著自己不熟悉行徑的人,解讀成「特別」的存在…. 甚至,隨著多次的情緒起伏後,會開始期待自己也能成為這些特別的人心中無可取代的存在,而停不下來的投入。



〈讓人墜入情網的教科書範例〉:製造交集與情緒波動

盯上歐德曼的克蕾兒,利用歐德曼「藝術品估價、出售」的專業,刻意將自己打造成擁有大量收藏卻家道中落,而需要販售收藏變現的「客戶」,好來跟歐德曼的生活有所交集。

接著,克蕾兒利用放歐德曼鴿子、遲遲不現身、多次強調一定要是歐德曼本人親自到住宅處理收藏品、盤點估價等奇異行為,讓歐德曼不爽卻也不得不注意起這名女子。

當成功吸引到歐德曼注意力後,克蕾兒還為自己的人設添加了所有兩性專家都再再強調的「神秘感」。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她是一名連在這個老宅工作十多年都從未見過面的「廣場恐懼症」患者。長期獨自待在房間,只有在自家大宅裡完全沒有其他人後,才會在家中其他空間活動。

這下好了,這個神秘的女人不只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行徑,還有坎坷到令人心疼的人生。

畫個重點🖍:此時在歐德曼的眼裡,克蕾兒的內心猶如被城牆防衛著的殿堂,鮮少有人到訪過。

『或許,只有真正被認可的那個「對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她的世界、她的內心。』

基於為期不短的合作關係,看起來鐵石心腸的歐德曼,也無可厚非的開始時不時關心起這名特殊客戶的身心與生活情況。

即使嘴硬的歐德曼說自己對克蕾而並沒有男女之情,但這一連串的鋪墊已經隨著時間開始在歐德曼心中發酵。

就像你聽到電話那頭跟你說:『謝謝你這麼晚了還陪我聊這麼多,我被過去的感情傷得太深了,現在都沒辦法相信別人,也不想再碰感情了…. 』 的時候,是不是也一邊心疼對方,一邊感受到肯定,同時心裡隱隱的醞釀著:What If….

在這般有著重重障礙的奇妙關係下,兩人日積月累地加深彼此的羈絆….. 歐德曼開始會望著那些在過去光是看到就能排遣自己內心慾望的各式女子畫像收藏品,心裡卻想像著神秘的女案主會是長什麼樣子….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他會忍不住尋找自己跟克蕾兒的共同點,試圖與對方的生命有所共鳴。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也會把對方分享的小事放在心上。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到這個程度時,或許很多人都覺得:克蕾兒已經成功進入歐德曼的心了~

但克蕾兒是真正的高手。她並不著急升溫關係,反而在兩人逐漸超越一般的委託人與接案人關係時,她開始會時不時挑剔歐德曼,一下說他不專業、虛偽,一下說他其心可議,還選擇在對方特地要為她慶生時,指責歐德曼不顧自己身為賣家的權益,賤價出售收藏品。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當歐德曼翻臉打算再也不要跟這女人有任何瓜葛後(就像你常常在對方冷落你、失約的時候也會在心裡告誡自己:不要再當舔狗了!),克蕾兒又會滿是愧疚地道歉,說自己過去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感受,都是因為歐德曼讓自己人生有了極大的改變,才會有這樣反常的行徑。

這些反反覆覆的行為,再再使歐德曼的心情起伏不定,對這段關係更加的欲罷不能。

因此,歐德曼在每一次被惹毛後,還是選擇原諒對方,甚至告訴對方,沒關係,自己一點也不介意。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這些退讓,為的就是能夠“繼續”這段關係,卻也同時製造出越來越高的沉沒成本。

雖然電影到這邊, 歐德曼的愛情才正要堆砌出更偉大更戲劇化的樣貌,不過畢竟這是電影,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歐德曼一樣會遇到這麼專業的詐欺犯(而且我們也沒那麼多值錢的東西可以被騙🥲)。比起被騙的少數可能性,我們更在意的,其實是:『自己感情是否錯付給不對的人』 這類時不時會上演在現實人生中的議題。

因此,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另一個形象與歐德曼完全相反的角色——勞勃。



〈比起設置重重篩選標準,我們更應該去擁有一顆敞開的心〉

勞勃是一個有魅力的年輕男子。

他的魅力不僅僅來自於他的年輕氣盛,而是他擁有自己擅長領域的專業,並且總是溫暖待人的親和力。他非常擅長各式各樣的機械科技,也不吝於提供自己的長才去協助周圍任何向他求助的人們。

這樣的人格特質,不僅讓他的周圍不乏女性圍繞,也讓身為男人的歐德曼對他有好感。每當歐德曼拿到需要修復的機械古董時,就會去找勞勃。

除了年齡、親和力,勞勃和歐德曼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勞勃有一顆「開放的心」。他面對各種事物都有著不帶批判的好奇;對於未知的變化,更有勇於冒險和樂於接納的心態。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這樣一顆「開放的心」正是避免步入歐德曼後塵的良方。

很多人時常會跟歐德曼一樣,用一句『我不擅長』來推託,利用偏誤的認知去暗示自己人際互動這件事是沒辦法改善的,好讓他們可以理所當然地成為被動者(甚至受害者),而不需要面對自己的課題、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

他們在看到像勞勃這樣積極友善的人,會主觀認定『這些人“天生“就有自信,他們的人生一定沒遇過什麼情感挫折』,來合理化自己稍微遇到一點矛盾就覺得受傷的玻璃心。

但人際關係中的不愉快,永遠都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課題。只有親身面對自己的內心,才能有勇氣做出不一樣的行為,也才能看到不同的可能。

這件事沒有捷徑,不用去想說找到一個方法、一個專家,來告訴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得到「好結果」。因為如果你心裡面的癥結沒有去處理,所有外界提供給你的建議,都很可能會把你推向另外一個深淵。


你可以想像,如果今天歐德曼和勞勃一樣擁有開放的心態,在人生中與人們保持良好的互動往來,那他的大腦就會累積各種人們行為背後可能會有的複雜原因。即便看到克蕾兒這麼莫名其妙的行徑,他也會寬心地想:『不曉得這個案主發生了什麼事,不過我尊重她的選擇,也相信她應該有自己沒辦法輕易透露的理由。』

他同樣願意幫助這名神秘的女子,願意在對方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但他不會把對方所發生的事、所做的行為擺放在自己生活的中心,也就不會輕易的被牽一髮而動全身。

即便他今天真的動情了,他很想靠近這名年輕女子,他也不會只是跟一個自己其實不算太熟的維修師詢問要怎麼做。反而,他會主動在克蕾兒家對面的咖啡店打聽這戶人家的情況,那麼這齣電影一個小時就會結束他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一場騙局。

今天,就算沒有人要來欺騙你的錢財,可能你只是遇上一個無聊想有個人曖昧的對象,或甚至只是你的感情對象後來有新的體會、做了新的選擇而不繼續跟你在一起,「開放的心」才能讓我們在遇到變數時能夠穩定自己的世界,而不是耿耿於懷一輩子,或判斷誰是壞人誰是受害者、急著奔赴尋找所謂的「對的人」


當然,心態養成、心理課題的面對與處理,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大家才喜歡聽“專家”提供的意見或可以簡單操作的方法)。我自己從意識到原先對於「感情」的心態太過偶像劇(?)而開始學習與調整到現在已經兩三年了,都還是時常發現:我天~原來我這麼淺🙈

我也明白了,要改變自己原先的認知、強壯內心是需要充分的勇氣與耐心的。因此我不想要一直催促人們應該趕緊去做些什麼。相反地,我會想邀請有一樣困擾、恐懼或是期盼的人,可以先學習稍微敞開一點自己的心,去感受不一樣的觀點所呈現的事件樣貌。

從讓光線透進微小的縫隙開始,看看在多了一點點外面陽光照射的心房,有什麼不一樣。

也許有一天,你會因為這些新的感受,而願意主動打開心門,去體驗舒適圈外的世界。

所以,接下來,想分享我二次觀影後對《寂寞拍賣師》的全新感受。



〈財富與名利 vs. 心的怦然〉

「錢財」跟「愛過」哪個更重要?

是我第二次看完電影後,特別想問自己的問題。

不得不說,以前的我真的把錢財看得滿重的,我很討厭買貴、或是買了不符合期待的東西,很害怕我的錢不是以我預期的方式變成我喜歡的樣子。

所以在看到歐德曼的珍貴收藏被搬光時,那股對於錢的損失厭惡感直接掌管我的大腦,讓我第一時間想的都是:要怎麼“避免”錢被騙走。

可是當我重新再看這部電影時,可能是年紀大了,我對於錢的態度已經逐漸從“超級無敵重要”轉變成“夠用就好”時,歐德曼的遭遇甚至讓我忍不住升起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念頭。(好老頭啊我🙈)

我認真比對著,守住錢財的歐德曼跟因為愛情而失去財產的歐德曼,各自的人生樣貌後,坦白說,我認為:這一切的際遇或許是最好的安排。

在還沒有遇上克蕾兒之前的歐德曼,整天看著各種藝術品,進行大大小小拍賣會,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吃高級餐廳…… 還被服務生強制慶生,回到家後一個人看著自己的巨大保險庫中的珍藏品。

就這樣,日復一日。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我相信多數現代人即使再怎麼欽羨歐德曼的財富地位,都不見得能說出:『這就是理想生活。』

也可能會有人想:誰說像歐德曼一樣謹慎不愛社交的人,就一定不能守著財產又遇到真愛?

可是如果你仔細觀察歐德曼原先的生活,體會他的心理狀態,應該會明白,從前那個拒絕一切非商業人際往來的歐德曼,在沒有經過克蕾兒這般強力又專業的手段,要如何撬開他心扉、讓他正視自己寂寞已久的心呢?

一個正常無所圖的女人,會有這麼多的耐心與精力去感化一個孤僻、頑固、一言不合就貶低自己的男人嗎?

如果你還是相信:『當然會有,這就叫作「真愛」』 的話,那我只能提醒你:你很可能是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投射到歐德曼身上了。

請記得:越是想拯救他人的人,在心裡越希望有人可以拯救自己。
(或許歐德曼內心也是有這樣的希望,所以才會一直想拯救克蕾兒吧~)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而現實中,多數人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對象,會主動釋出善意、會嘗試跟對方相處,但如果幾次都被冷淡、刻意保持距離、只談工作上的事,那麼也只能摸摸鼻子離開了。畢竟,每個人的人生中要善待的第一優先對象都是:自己。



〈美好變化〉

我換了個角度看待這部電影,把原先歐德曼步入陷阱的過程,看成克蕾兒將他從封閉壓抑的人生中解放出來….. 留意到電影所呈現的是一個更美好、更令人感動而非感慨的故事。

所有的改變,初期都是令人恐懼且折磨的,正如同克蕾兒帶給歐德曼情緒起伏時的不適感。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不過這份不適感,同樣也讓歐德曼德起了變化:他開始能覺察到自己的內心的狀態。

甚至直面了自己內心世界的不完整。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除此之外,歐德曼漸漸習慣與他人交流,越來越能感受到人際互動的愉悅。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或許,要愛上一個人,你必定要打開自己的心房,而打開心房後除了感受到心愛的人所傳達給你的愛意,你也會能夠感知到其他人傳遞出來的情感、善意。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我特別喜歡歐德曼退休前所主持的最後一場拍賣會結束時,所有與會者發自真心的為歐德曼鼓掌致意。而歐德曼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欣然的接受這些真誠的祝福。

這一幕,彷彿所有人在為歐德曼總算有能力敞開心胸接受別人的善意而歡呼。



〈作品名稱:《偉大愛情故事》〉

在電影中對於『「愛情」是什麼?』、『感情是否有真偽?』 也用了幾場戲來讓觀眾深入探討。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如果「愛情」作為一項藝術品,你認為該付出多少才能經歷、擁有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你又會怎麼看待歐德曼與克蕾兒的愛情呢? 

有人會想:哪來的愛?一切不過都是一場騙局。

不過,會不會如同歐德曼對「贗品」的見解一樣,這世界上沒有假的藝術品,每個贗品在製作的當下,都會留下專屬於製作者的真心。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克蕾兒進入歐德曼的內心深處後告訴歐德曼那句:『要是我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我想要你知道我是真心愛你』,或許正是克蕾兒在這個愛情故事中的那個“暴露出自身真實情感”的痕跡。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就算這兩人的愛情故事最後看起來是一場騙局,但當中仍包含了(一些些)克蕾兒的真心,以及歐德曼努力贏得芳心的真情。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結局才是愛情故事的序幕〉

還記得我提到,第一次看到電影結局,歐德曼最後說:『我在等人』時,我整個人頭皮發麻,難為情到不行。

改變了觀點,同樣是看著歐德曼失去了愛與收藏後仍不停回憶起過去與克蕾兒相愛的情景時,我不再感到悲哀。

反而認為這一幕幕烙印在歐德曼腦海的畫面,就是他們倆愛情的痕跡吧~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維基百科寫說:『最後,佛吉爾(歐德曼)進到養護中心,只能不斷回憶這段真實又虛假,令人痛徹心扉的戀情。』

但我卻認為,歐德曼是心理受創後進療養院一陣子,努力復健,最後出院仍選擇前往布拉格定居,並來到那間克蕾兒曾經提到的餐廳。

也許從表面上看來他整個人陷入這段感情太深,但相較於過去一點矛盾就封閉內心,我認為愛過之後的歐德曼顯得更加勇敢。

他勇敢的親身見證過去愛人所描述的場景,勇敢的走進那間曾經被提起的餐廳,勇敢的坐下來並告訴服務生:

『我在等人』

Photo of The Best Offer
我想,他等的不是克蕾兒,而是下一位要走進他生命中的愛情。

歐德曼用了他一輩子的收藏來換得感受到人跟人之間情感流動的能力,以及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但我希望你不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來體驗愛情。

所以,也許就從看完這篇文章開始,試著再跨出去一小步,去體驗、去感受各種可能性。

喜歡我的文章,或想給我一些鼓勵,歡迎幫我拍拍手喔!

如果對文章內容有疑惑想交流提問,歡迎至About/Contact Me填寫表單與我聯絡~

原文連結On the way___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