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Au
AdrianAu

需要藍天

記憶的形狀

曾經介紹一本有關儀式的書籍——《戎禮馨香:1931-1937國軍對日作戰紀念儀式研究》,作者分析儀式如何提醒軍民士氣。今次介紹的書籍是從雕像、紀念碑等方向,分析是否幫助人去記念歷史事件。書名為《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作者是鄭安齊。

近年總會聽到一個名詞,叫「轉型正義」。究竟什麼叫轉型正義?學者有這樣的解釋:

紐約大學的國際關係學者 Paige Arthur,曾經在法學期刊 Human Rights Quarterly 講述轉型正義的發展史。Arthur 認為,轉型正義即是「對過去暴行問責」(accountability for past abuses),以彌補往日的不公義行為,撫平社會傷痛,鞏固新生民主政權,同時警惕在位者要尊重人權。有些新生民主政權會採取一系列行動,例如尋找真相、調查和拘捕涉暴者、充公不義財產、對受害人作賠償,以及對公營體制進行大規模的改革。[註1]

世界有好幾個國家地區,如南非、南韓、台灣、德國等,都有這樣的做法,就是彌補往日的不公義行為,撫平社會傷痛。當中以德國做到最長。當中亦有很很多人以為,德國是做的很好,很多國家地區都以它為模範。不過作者在序言就有這樣的講述:

史蒂芬妮常說,若沒有民間率先發起的倡議和行動,便不會有後績紀念碑的設立。她總是以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和自身經驗,以高度批判的視角,審視德國在轉型正義工作上的文化實踐。這使我對於德國所設置的紀念碑/物不僅停留在正面肯認的認識,而是有機會深入其設置過程中的各種背景脈絡,理解其中缺失與複雜度。
因此,本書所談論的德國各式紀念工作中的文化實踐,並非單純以「模範」的方式出現。(頁7)

書分開三大部份。當中第一部份佔書的份量最多,差不多三分之二。它記錄了由二戰開始至统一後的德國。作者很詳細每一個雕像/紀念碑/建築物背後的故事。比如蓋世太保地段保存,民間與政府各有看法,現在的模樣,包含了民間倡議的理念等。又如柏林圍牆,現在的柏林圍牆,只剩下東西柏林邊界部分,且是斷斷續續的一少段。當年的柏林圍牆是包圍整個世柏林。如何讓人知道當年是圍牆,主要是在當年圍牆位置鑲嵌銅線鏤字的地磚,或者紅藍鏤刻的水泥帶。這兩個背後理念不錯,但往往鑲嵌位置上有汽車停泊,或者遊客未必能理解不同形狀的水泥帶的背後意義,誤以為只是為了設計不規則的水泥帶,而成效不周。

第二部份是分析各種紀念的方法。作者先為「紀念」下了一個定義:當我們談「紀念」,我們在談的是什麼』?紀念除了紀念碑/物的設計,還有檔案考掘歷史研究。這些紀念是為了推廣詮釋與教育,而建設紀念碑/物時,需要凝聚共識。當建設紀念碑/物,究竟應該是中樞式(由上而下)還是去中心化?這一部份最有名的中樞式紀念物是〈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而非中樞式的例子則是各種紀念標牌。作者在這部份有很多案例分析。最後一部份是分析現在很多要求去紀念碑/物的議題,即紀念碑從「歌功頌德」到「標誌不義」時,是應該如何處理。

書的內容並不容易消化,但很佩服作者很用心去研究每一個碑/物背後的故事、民間與政府的對紀念碑/物的取態,還有如何轉向現在的處理。作者資料之豐富,從那本別冊可以看到。

讀畢這書後,正如作者開宗明義地講,並非要得出這樣的模式是「正確」。記憶,是否一定要有載體?紀念一件事件,是否一定要有碑/物?作者覺得最重要的,是應該各方討論,採納民間意見,才能建立一個真正讓人可以「紀念」的碑/物,或者不存在的碑/物。

~~~~~~~~~~~

[註1]糾正歷史錯誤:轉型正義的起源(CUP媒體)——https://www.cup.com.hk/2021/02/23/the-origin-of-transitional-justice/

《不只哀悼:如果記憶有形狀》(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7329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