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相处

艾德牧
·
·
IPFS


人的相处着实是一个难题。还是前面写的时候涉及的那位S室友,会偶尔困惑,并不甘地说,为什么Y室友(女生)越来越冷漠了,常常表露出一副对他视若空气的样貌。S自以为只要他愿意,外界的人物都应该顺着他的想象发展下去。Y的确从外在看是个家姐型的女生,宽容,大度,开放,似乎有很多朋友。但是随着生活的推进,S和Y的外在关系就有点触礁了,他们在本质上并不相容,尤其是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里,若时时刻刻要处理那一份不情愿,就只能交给冷漠了。这份隐隐的尴尬和疏离,就是人的相处中最为微妙的时刻。

 我最近也面临一份这样的友情。Z是一个两年多的朋友,人很精神,格外有伶俐的开关,也算得上有趣。有一次来我家吃饭,喝的微醺,聊起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我那时刚从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回来,人很活络,感到风清月明,离地半尺。走的时候,将他送出东门外,化作一缕出租车的青烟而去。看着看着,我觉得,这是一个朋友了。然而时间一晃,有些事情被逐渐拉长,包括人的秉性,境遇,心态,智识,都一一显形。从元旦到三月,整整三个月,我没有和他说上半句话,原因种种,但大多逃不了“与这个人说话,又能得到些什么呢”的那种心情。而就在昨日,他在一个群里宣布,要离开北京,似乎终于整理好了自己,重新出发。我犹豫了很久,给他发过去一个“好久不说”,过了半天得到一个响应:“我在朋友家玩游戏呢,刚看见”。敏感癌瞬时间发作,便不再想回应了。想必他应该与我是同一种心情:与你说说,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人的缘分好像就该尽止于此,没有想象中忘记联系的那种渐行渐远,而是事实上的心生冷漠和疲倦。

 我时常感觉,自己是一列谁也踏不上的列车,每一个试图上车的人,每一个被我邀请的人,都一一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自在。我似乎无法为这些人停车,前一秒我考虑刹车,后一秒我就痛恨刹车的那个自己。生活仿佛就是时刻都要保持矛盾的前进,退一步,进三步。我原以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够睿智,不够热情,不够大度,不够吸引人,甚至只是薄情。但我后来又发现,也不只是这些,似乎是这游戏规则的问题。每个人身体里都装了多个相互矛盾的自我,每个自我都想找到自己的朋友,而在每个时刻都会发现自己的朋友还有许多自我。世界让我们越来越容纳不下对方不一样的自我,关于世界的想象已经被固定在媒体上,文字上,被污染的语言里,被疯狂印刷的畅销书里,随时打开的Google和wikipedia里,我们不再会观看身旁每一个多义、复杂、流变的个体,去体会他们的存在,而是在大脑中搜索对于他们的认知,找到合适的关键词之后就停止了思考。我们的思考停止了,世界不再流动,那就只好抱残守缺,相互争斗不休。关于世界的解释已经太多,被奉为Canon的思想也已经太多,多到人们无需再费力寻找答案去解锁每一个当下的时刻,也多到平庸和狡诈的注脚横行四方。所以认同的危机,后现代的危机,都来自于真实思考的停滞,世界变成了已存信息所拼凑成的不自洽的世界。

我很期待有一天,深刻的情感能够复活,我们可以雕画出细腻丰厚的情感世界令人可以栖息和发展。信息和世界的广度吃掉了我们自身能量的深度和丰度,也将要吃掉我们引以为豪的几千年人类文明,外在世界的探索对于内部世界的创造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侵蚀和进攻,这是科学技术与人文宗教之间的斗争,也是我们丧失族群优势的开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艾德牧自由职业者,艺术爱好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戴口罩

一种懦弱,来自夏娃

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