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cheWu
WencheWu

前國際新聞編譯,韓劇、書籍成癮人士。 每週分享讀書心得,偶爾介紹韓國文化。

【閱讀筆記】他們幻想 也勇於賭一把島嶼的未來—《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

因為地處遙遠、人口不多,就連交通也不太方便,馬祖可說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離島,尤其是在「親中」的標籤之下,甚至曾經出現過「金馬割棄論」,提議讓國軍全面撤離曾經的反共、保衛台灣最前線。在各種複雜的因素作用下,對於「台灣」的主體認同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但在「台澎金馬」逐漸被約化成「臺灣人」的同時,犧牲的卻可能是彼此理解、包容的能力,以及更多面對未來的能動性。
馬祖的例子雖然獨特,事實上與臺灣的處境卻非常類似。尤其二者都身處強權的夾縫,每當政治經濟產生變化都必須快速回應、重新定位,並設法與世界創造新的連結。因此,當我們從想像的觀點切入,就可以看到二者如何不被地緣政治決定,以及面對艱難情境所做的嘗試與努力。馬祖的故事,就是臺灣的故事,也是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故事。

因為地處遙遠、人口不多,就連交通也不太方便,馬祖可說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離島,尤其是在「親中」的標籤之下,甚至曾經出現過「金馬割棄論」,提議讓國軍全面撤離曾經的反共、保衛台灣最前線。在各種複雜的因素作用下,對於「台灣」的主體認同已經逐漸成為主流,但在「台澎金馬」逐漸被約化成「臺灣人」的同時,犧牲的卻可能是彼此理解、包容的能力,以及更多面對未來的能動性。

與台灣相似的命運 勇於拼搏的島民

《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是一本關於馬祖的民族誌,作者林瑋嬪從2006年首度造訪馬祖後,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觀察、紀錄與深入探索。從馬祖的歷史、社會風俗,軍事壓迫的背景與影響,到馬祖人對於馬祖的情感與未來想像,這位外來的觀察者,分析了住在破碎島嶼上的人們,如何在科技、時代的演進下,形成主體性的認同,同時也讓讀者看見那些,過去在媒體渲染下看似荒謬的願景,底下的真正想望與以小搏大的勇氣。

「暫居之處」、「棄置的無政府狀態」,書中的段落若是略掉主詞,其實就是教科書中台灣早年開發的歷史;而在中國、台灣間夾縫求生存的命運,也巧妙地對應著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而在相似的命運底下,漁業養成的賭博風氣、因為戒嚴而對海洋全然陌生的海島居民、現實中的「圓形監獄」(panopticon),這些則是身處在台灣的人們,通常不會看見的另一個馬祖,同時也就更容易理解為何比起台灣政府,馬祖人更會將願意聆聽的博弈外商視為「父母官」。

馬祖幻想曲能否照亮台灣未來?

隨著社群軟體與自媒體的出現,分化儼然成為現代政治的特色,理解與信仰(不論政治、裡面或宗教),更經常對立於光譜的兩端,無法並存。尤其是身處於民主政治下、以移民社會構成,同時又經常被島嶼、高山及海洋阻隔的台灣社會,更需要彼此的理解,才能更靠近共榮的願景。《島嶼幻想曲:戰地馬祖的想像主體與未來》中的「島嶼」,指涉的或許也不只馬祖,藉由馬祖人的想像,也能夠映照出更多台灣的未來可能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