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cheWu

@Wenche_Wu

【觀影筆記】五星好評!怪物怎麼可以那麼可愛?!適合大人的成長動畫電影—《怪物少女妮莫娜》

「內心醜惡的人,才是真正的怪物」,光是看到這樣的設定,就可以猜到《怪物少女妮莫娜》的劇情走向。然而,就算是在這樣老派的框架下,這部動畫作品卻依舊能夠展現出令人眼睛一亮的創意。

【閱讀筆記】它們不僅是歌曲 更反映了本省族群被殖民的心境—《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

隨著本土文化受到越來越多重視,台語歌作為一種社會寫實的文本,重要性也開始被看見,儘管如今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界線已逐漸模糊,它們仍是了解台灣近代化歷程,與社會變遷的重要史料。

【觀影筆記】一部電影帶你認識猶太成年禮—《我的成年禮誠摯不邀你》—《我的成年禮誠摯不邀你》

由影星亞當・山德勒帶著女兒們一起主演的這部青春成長喜劇,以猶太成年禮為主軸,講述青少年與同儕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風風雨雨。儘管笑料不斷,有時卻發人深省,單純故事背後,藏著的也不僅是青少年的課題,尤其對於外國觀眾而言,其中關於猶太文化與思想琢磨不少,可說是一部認識猶太文化的入門作品。

【閱讀筆記】除了踏實 逐夢還需要受挫力—《勇闖大蘋果!紐約的受挫力養成課》

儘管共事時間不長,但作為新聞界的前輩,琬柔姐不論在職場,或是後來離職前往美國後,在社群媒體上的經驗分享,都讓人眼界大開並且深受啟發。作為她的第二本作品,《勇闖大蘋果!紐約的受挫力養成課》寫的是她在美國紐約的生存心法,同時也蘊含著一位追夢者築夢踏實的哲學。

【觀影筆記】民主、法治、全球化 現代原民社會面臨的衝擊與掙扎—《哈勇家》

《哈勇家》以原住民社會及漢人帶來的選舉文化為核心,講述主角「哈勇」一家,因為家長巴尚決定參政,而引發天翻地覆的改變;儘管有不少素人演員,但卻也因此增添了紀錄片般的自然感,並且深刻地呈現了現代原住民家庭,所必須面對的衝擊與世代衝突。

【觀影筆記】現實中的「卡爾爺爺」大概就是這樣(?—《超難搞先生》

說實話,整部電影的起承轉合並沒有什麼驚喜,但流暢、完整的敘事,加上好的演技,依舊足以讓觀眾感動到不行,並且值得一個四星推薦。

【閱讀筆記】中州科大事件的完整報導—《報導者事件簿001:留學黑工》

以「事件簿」為名,將專題報導集結成冊,報導者團隊推出的新企劃,第一部選擇了「中州科大留學黑工」這個題目。結合了漫畫與深度調查完成的文字,報導者從被害者、加害者與政府監管方,多重的角度拆解這個人權議題的方方面面,而這樣的新嘗試,也讓讀者看見了更多平面新聞呈現的可能性。

【觀影筆記】三星普通!冒充活屍片的日式中二英雄真人版電影—《殭屍100》

一個活屍片迷來說,《殭屍100》可說是不太及格,不只殭屍設定草率、整體的情節方面也偏中二,或許是因為漫畫改編,讓它比起活屍片更像是過於青春的英雄動漫,若不是最後大魔王勉強算是有創意,恐怕還沒辦法獲得「三星普通」的評價。

【觀影筆記】五星好評!移工、廢死、漁業、司法 多重議題共完美並列的精彩作品—《八尺門的辯護人》

或許是因為導演即作者,電視劇的內容大致符合原著(尤其是結尾幸好沒有改),演員的表現也沒有原本擔心的那麼糟,甚至可說是超乎預期,儘管呈現的議題複雜,卻還是能夠把故事完整且好好地表達,絕對值得一個五星好評。

【閱讀筆記】與八〇年代台灣政治緊緊交織的女性—《時光悠悠美麗島:我所經歷與珍藏的時代》

就如同編輯將文章集結後,分成「時代發生在她身上的事」與「她所看見的那個時代」兩個比重相當的部分,本書的主體是作者唐香燕本人,雖然她是美麗島受難者的家屬,但也不僅僅是如此;而《時光悠悠美麗島》寫的,則是她個人的生命經驗,台灣歷史只是配角。

【觀影筆記】四星半推薦!物理只是配角 重點:科學家報仇十年不晚(?—《奧本海默》

就敘事結構來說,《奧本海默》很有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一慣的風格,儘管有很多物理內容,但因為重點某種程度上不在於此,就算真的不懂也沒關係;加上還有強大的卡司,以及角色吃重卻又能夠讓觀眾難以察覺的背景音樂,絕對值得一個四星半推薦!

【閱讀筆記】自然界的性取向 從不是教科書上那麼簡單—《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事實上,自然界遠比人類想像的更加複雜,科學家的觀察與紀錄,更證明了同性戀的行為模式,並不只是人類的專利;儘管這一切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卻也足以動搖反同人士看似最為「合理」的論點。

【閱讀筆記】在自然與人造時間的縫隙中 故事誕生—《少年與時間的洞穴》

「跨過換日線是否就能年輕24小時?」、「不同時區是否代表著某種程度的時光旅行?」當人工的「時間」遇上自然的流轉,難免會產生不和諧的悖論,而黃暐婷的長篇小說《少年與時間的洞穴》,正是誕生於這樣的縫隙中。

【觀影筆記】性別議題?有,但或許更接近一部娛樂爽片—《Barbie 芭比》

藉由男女角色對調,戲謔呈現出現實世界中的性別不平等,加上科幻(?)的設定,確實讓《Barbie 芭比》在題材上有了不少優勢,但制式化的故事情節,有時太過天馬行空的串場,加上過於扁平的論述,都讓它成為了一部可能會讓不少人失望的娛樂爽片。

【閱讀筆記】演算法與自動化 並不是公平正義的解藥—《懲罰貧窮:隱藏在演算法之下的不平等歧視》

「AI」也就是人工智能,可說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隨著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人更期望這樣的科技革新,能夠帶來更加進步且平等的社會秩序。然而,這樣的思維卻忽略了科技是「由人而生」的本質,儘管運算邏輯上並不會帶有情感,卻可能在一開始的設定就存在人類的偏見,進而無形中成為加深社會不平等的最佳工具。

【觀影筆記】救贖?地獄?這次將帶觀眾進入他們看見的世界—《蒙上你的眼:逃出巴塞隆納》

承繼了第一集由珊卓・布拉克主演的《蒙上你的眼》,《蒙上你的眼:逃出巴賽隆納》將場景搬到西班牙,在擴張世界觀的同時,也更深刻地談論外星力量來到地球後,激發出人類社會、心理的黑暗面。就主角的設定來說,這部續集確實有了不少新意,儘管是相同的架構,卻帶領觀眾進到故事另一側,加上完整的敘事結構,也讓它值得一個四星推薦!

【閱讀筆記】人類仍在危害昆蟲 甚至將因此自取滅亡—《寂靜的地球》

或許是因為牠們外型不討喜,在關於環境議題的討論中,昆蟲類的關注與討論並不算是主流,但在在這本作品中,昆蟲學家戴夫.古爾森清楚地向讀者警告,若是少了這群不起眼的存在,我們的文明甚至是地球整個生態,都將會迅速崩毀。

【閱讀筆記】演算法是當代最危險的發明—《被消失的貼文》

老實說在讀完之後,有種明顯的空虛,總覺得關於「社群內容審查員」的探討,能夠再更深入一些。然而,仔細思考過後,卻發現好像也說不出作者到底遺漏了什麼,也或許就如同書中一再出現的提問——「妳到底看到了什麼」,我們的胃口都已經被養大,而看不清平庸之中所存在、不應該被忽視的邪惡。

【觀影筆記】四星推薦!自我成長的老酒 加上「元素」新瓶包裝—《元素方城市》

從動物、傳說生物、靈魂,到這次以「元素」為主角,在創意方面,皮克斯的動畫總是會讓人眼睛一亮,這或許也是《元素方城市》最吸引人的賣點。以風、火、水、土四大種族為基本架構,細膩呈現元素之間不同特性的同時,也談移民、家庭關係、階級與自我實現等社會議題,儘管故事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新意,但在近幾年的動畫中,至少就題材與創意方面,還是值得一個四星推薦!

【閱讀筆記】以小說填補台灣歷史的「台共」空白—《裡面的裡面》

或許用「得天獨厚」來形容有點不恰當,但身為台灣共產黨幹部後裔的朱嘉漢,在書寫相關題材時,想必會更有感觸。在《裡面的裡面》這本長篇小說中,故事主角正是他祖父的三舅舅、老台共「潘欽信」,藉由虛構他的口吻、心境,以及周邊包含兄姐、外甥、妻女等,作者更試圖描繪出白色恐怖受難者、遺族,在事件發生後所經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