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un
Shaun

觀察生活細節與自由書寫 / 在助人工作中,實踐生命價值

適應疫情時代的失業壓力,在伴侶關係裡,學習「重新發聲」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漸露曙光,或許我們將可以更快的離開疫情本身帶來的健康威脅與社交影響。然而,如同各類型經濟振興措施的推陳出新,無不凸顯一個在疫情時代的嚴峻問題:經濟民生議題。而其直接的反應即是民眾的就業穩定性與實質薪資收入。或許,單純從失業率的統計數值變化來看,台灣社會的六月份失業情形(失業率為3.96%),相較四、五月份均突破4%的失業率,已有緩和下降的變化。但是,台灣作為緊密嵌入全球化市場的經濟體,在世界各國疫情尚未完全降溫的情況下,實質的復甦步調與前景,想必仍舊堪慮。

失業之於個人來說,是嚴苛的生活挑戰與危機,之於社會所造成的影響也是多面性的。而在諸多影響當中,從社會整體的失業率變化,則還可以觀測離婚率的變動趨勢:如以政府已公告的社會統計資料來看,2000年至2019年的離婚率升降情形,多跟隨著前一年的失業率變化。雖按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標準,還必須有更多的研究分析,方能謹慎地說明兩者間是否存在著顯著的關聯。但我們還是能從兩者既有資料相近的變化趨勢,思考其之於政府或個別個人的意義。

壓力讓伴侶關係變了嗎?或許是我們可能不太熟

在自己目前的助人實務服務中,伴侶間的關係問題,一直都是許多求助者最常述說的主題之一。而諸多述說內容,也多半圍繞著一個主軸:他(她)變了。確實,從述說者所持的視角來看,關係中的伴侶一定有著某些實際行為或態度上的不同。然而,真的是變了嗎?或許不全然是,特別是處於壓力情境下。

我想我們都能從對自己的理解,知道每個人會存在著多面性。例如在面對不同關係時,我們時而安靜、時而瘋狂;有時堅持、有時順服;同時,也會因為生活情境的改變,而讓我們常態的行為或習慣,出現變化。換言之,在理性意識下,我們都能理解自己以及關係中的伴侶,有著多個不同的樣貌。然而,在彼此親近的關係中,我們會期待伴侶的行為和態度是相對穩定,可以被自己預測的,以利於情感上的依附,在應對上也能較為放鬆與自在。

但如若有生活壓力的干擾,特別是需要較長時間調適的壓力類型,則往往會帶出內心的另一個自我,並且對於尋求穩定互動的伴侶關係,產生較為負面的影響。

「重新發聲」,介紹另一個自己

失業或在工作上遭遇挫折,不僅僅是事件本身看得見的影響,如在經濟與物質生活層面的壓力。普遍也會動搖原本的自我概念與人際形象,形成多重的心理負擔。而在壓力情境裡的焦慮煩躁,反應在伴侶關係裡,可能是變得散漫不拘、在互動上以自我為中心,或者是面對關係的不安全感等。我們或會稱之為行為或性格上的改變,但也可以轉換一個認知,稱其為另一個自我的浮現。

一般而言,我們多半會在關係開始的初期,特別花心思了解交往中的對象,可能的性格、行為、習慣與愛好,這一方面是讓自己好好看看這個對象是否適合長期互動,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交往對象面前,呈現合乎期待中的自我。而如若當我們自身或伴侶處於失業狀態,或者其他類型的高度壓力情境時,或者可以再次將這份心思拿出來,而可以有的嘗試是,讓自己或邀請伴侶為心中的另一個自我「重新發聲」。

在實際練習的方式上,會像是彼此在初認識時的行為,選合適的時間與地點進行約會,重新作自我介紹。但較有不同的是,彼此不急著回應對方。因為,這個在壓力反應中的「我」,很多時候不會是對方喜歡的樣子。可以試著想像一個畫面是,我們邀請關係中的伴侶附耳在傳聲筒上聽著故事,隨著知道更多故事的內容,聽故事的人,便能對故事主角的各種心情緣由與行為反應,有了更多理解。

一起走過低谷,才更像極了愛情

「像極了愛情」在過去這段時間,成為社群媒體上廣為流行的網路梗。而無論如何造句,不外是凸顯了愛情的動態與多變性質,以及人們在親密情感關係當中的矛盾和複雜感受。不過,令人玩味的是,相較網路梗的靈活運用,處在真實的關係裡,我們往往卻又顯得僵化與固著。

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業或其他生活挫折,伴侶關係中的彼此,都必然會有所感知,或表現出措手不及的慌亂,或強作鎮定的壓抑情緒,但如若可以藉著重新發聲的自我介紹,讓伴侶從心、重新,好好地認識那個可能不那麼樣討喜的自己,這會像是在森林的幽暗低谷中,嘗試讓自己站在伴侶身前,引領可以持續相處、適應的方向。當然,最終的結局或未必是可以一起走出低谷,但會因為有了這樣的嘗試,而可以成就一段更好的關係與愛情。

文章已登載於獨立評論@天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