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Ruby

Kommt Zeit, kommt Rat. 透過文字的書寫,表達&紀錄當下的生活!

Jan. 2021-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Think Like A Rocket Scientist: Simple Strategies for Giant Leaps in Work and Life)

         在上周的發文中「2021新的開始」提到最近在讀這本書「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9大策略,翻轉你的事業與人生」。通常我的習慣是讀完之後會在子彈筆記本裡面做一些筆記,畢竟人腦是個很不可靠的東西,留著紀錄以便將來好翻閱以及未來的哪天會因此萌生什麼新想法也不一定。這本書重點放在「如何思考-> 從基本命題出發」&「重新建構問題」,就我本人而言,某些時候我會進行從基本命題出發的方向作思考的延伸;但是「重新建構問題」這就是個我從來沒練習過的一件事。

         人腦很自然而然會隨著過去的經驗、現有的選項來做出不費力的選擇,人類的天性也是偏好如此。最近開始從職場上碰到的一些事情,從基本命題出發來做思考,其實會發現某些事情根本不需要做?或是若重新建構問題,團隊focus的方向也會完全不一樣,這個發現著實讓我感到很有趣XD 這本書的作者是Ozan Varol ,是火箭科學家也是名律師,更是屢獲殊榮的法律學教授與作家。書中不會看到艱困的火箭科學知識,反而是作者藉由火箭發射的案例、失敗的原因等來傳達本書的核心概念,很容易理解的一本書!

         書中也提到了「冗餘」的概念,意旨為了避免單一故障造成整個任務完全失敗所準備的備 用方案。要讓冗餘可以正常發揮功效,其中的組成因子必須完全獨立運作,單項元件的故障才不會影響其他元件。這概念就好比像是我們規劃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有Plan B, C, D…etc. 不過書中也提到,冗餘也依然遵循「邊際效應遞減」的法則。在某個規模以上,冗餘反而會增加不必要的複雜性、重量和成本。以前做出重大決定時,基本上只會規劃出plan B,且衡量過失敗的風險不算大之後,就會去做;但發現隨著年紀增長後,即使環境外在因素都是差不多的狀況下,我卻開始要有Plan C, D等,才願意進行下一步,是什麼原因導致需要有超過兩個以上的備案下,我才願意GO?思考更深一層後,我覺得是看待自己的標準跟以前不一樣了。說好聽一點是「比較深思熟慮」,其實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後,發現是自己不能接受「失敗」!

         針對此點,本書中有其中一個章節在說明。我們人類天生就知道要害怕失敗,為了避開失敗,我們很自然而然與它保持安全距離。不過書中卻說「這麼做反而會推著我們走向失敗。」多讓人吃驚的一個結論?書中還提到目標應該放在快速學習,而非快速失敗!如果能夠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失敗將教會我們成功無法教導的事情。

         仔細想來,4年前覺得自己待在台灣很失敗,也開始自我否認及感到恐慌。不過當時還是逼自己要找些事來做,分散這種自我否定的情緒、也藉由吃中藥改善體質、穩定情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都沒發現到已經走向穩定且正向情緒,還是藉由身邊親近的人所提醒才恍然驚覺!

         看了這本書後,我發現我好像也沒有所謂「失敗」過。因為人生截至目前為止,都在走安全牌路線。話雖如此,今年給自己的目標之一是「建立個人品牌」。這個領域是以前都沒接觸過的,跟很多人比較起來起步算很晚;不過現在已經學會「走在自己的時區內,比昨天的自己就算只好一點點->也是進步」。此個人品牌的內容和生活有高度正相關;也是我很有興趣的範疇;同時也設立3個「可衡量的指標」,來確認自己是否有達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