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琛琛
於琛琛

半路出家的政治學徒一枚,文字時而溫柔,時而暴烈,時而浪漫,時而尖銳,時而簡潔,時而瑣碎。【近注】不需要追蹤我,最近忙於家事和讀書,也沒新文章可以追蹤。

終於升等為10000等級之讚賞公民

(编辑过)
就只是做個紀念。

實話說去年以前要掏出10000枚Like Coin真心不難,但在Matters這樣社交性極強的平台一旦兩個月疏於迎送往來、噓寒問暖,再發文就得乖乖從頭累積,總之,好不容易才湊到5000枚升等(揮汗)。

會想繼續加碼的原因是有鑒於Like Coin比以前更難賺,要像以前光靠寫文賺幣後亂灑幣已經是不可能(而我對虛擬貨幣的買賣毫無興趣故不會花錢買幣),如果要提升對喜歡文章的支持,只能支持港幣(可又有很多人覺得領不出來也沒意義),或提高自己拍手的價值

而據說委託越多拍手價值越高?所以啦,儘管和很多大戶不能比,但還是希望自己能繼續將委託推進到25000個Like Coin。不過光是第二個五千就花了我好一段時間,何年何月得償所望?


人氣走下坡的好處是終於可以講點真心話。

加入Matters快兩年,高低起伏都經歷過,一直覺得平平淡淡寫文和當個沈默的讀者也沒什麼不好,我習慣從首頁「新文」這一欄一篇一篇閱讀下來(讀到的文章都是隨機的,取決於閱讀和發文之時間點剛好遇上)、喜歡幫讀得完的文章拍手、雖然繁體追蹤者眾,但自己為了研究似乎追蹤簡體字作者多一點、讀完文章不習慣留言、欣賞一篇文章就支持也不在意對方曾不曾回訪。這樣的做法套句某人在LS上對我說的:「不會增加妳的拍手數和支持者。」然只要不把「該支持誰」當成重要的事情就不會壓力,就算自己支持者不多也挺安適的。

這樣的歲月靜好在去年的某個節點遭到挑戰,禁不起別人說而感到「加入Matters較久的自己似乎有責任照顧新人」,原以為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錯,如今以結果論回頭看,除了增加焦慮感,到底是徒勞,人家會視這些都是應該的,而只要自己因私事稍稍停歇兩個月疏於支持和拍手後,那些人就消失於讀者群了。倒也不是抱怨那些支持浪費了,我很清楚當初支持的都是好文章,只是現在想來:消失和不回訪既然殊途同歸,至少心理上從來不會對那些明知不回訪的作者有所期待,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才是長久以來能安適地邊當讀者邊寫作的根基。

看穿了這點後,就覺得去年年末的自己有點可笑,有沒有支持新人根本是假議題,閱讀和付費喜好原就不需要讓人說嘴也不該在意。還好,既然看穿了,也就釋懷了。

在Matters上寫作兩年來,有很多自我懷疑懷疑這個平台的時刻,每每遇到這種時刻,再發一篇文章總是不會錯的

這篇只是紀念和碎念,沒什麼好加入圍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