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
Robin

一個站在人文與科技交叉口的人,幻想著國人每年換一次 iPhone,而且花等值的錢在藝文消費上頭。

我對「理科太太開課爭議」的觀點

關於什麼叫「課程」?並不是把有流量的內容,加上課程標題,列出大綱,就可以叫課程。當「課程」一詞模糊,也意味著我們把學習看得太淺薄了。

稍早看到下方連結的文章〈當內容變現質變流量變現-談理科太太諮商筆記課程炎上事件〉,楊先生把事實爬梳的很清楚,也引述了諮商心理界的意見,都很有代表性,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優先推薦閱讀。

https://matters.news/@kcyang617/354899


以下則是我的觀點———

關於什麼叫「課程」?並不是把有流量的內容,加上課程標題,列出大綱,就可以叫課程。當「課程」一詞模糊,也意味著我們把學習看得太淺薄了。

「線上課程」開立的重要條件是,承諾「內容能促成付費學習者有所改變」,也就是學習者經由步驟一二三的實作,就能實現課程宣傳頁面中關於「課程目標」提到的成就。

上述是我之前上過「如何製作線上課程」的課程所獲得的認知,一堂課要開得成,對學生的承諾很重要,攸關賣相也攸關老師和平台的信任資產。


心理勵志的書持續爆炸,也意味著心理問題沒有標準解答。

據新聞分析,平台和理科太太為了迴避法律條文,弱化「諮商」企圖,強調這門「課程」是諮商「筆記」,那筆記可否作為課程的基礎呢?

我以曾作為講師的經驗來談課程一詞的意涵。

課程成立的條件是,有老師、學生和內容,而內容是經過組織、有學科理據,或經過驗證的有效內容。

比方說「 iPad 的產品特色」這堂課,內容會包含當時它問世時,Apple 是怎麼想的,以及這些特色能帶給生活什麼好處。

又「如何銷售 iPad 」的課程,內容會包含成功案例,以及展示練習,過往修過此課程的人,都會提高成功銷售的機率。

再來一個「如何有魅力的展示 iPad 」,課程內容包含探索客戶的技巧,說故事的結構,還有具體的情境演練,這意味著課程設計融合了社交心理學、文學、戲劇等學科知識。


反過來說,如果上述 iPad 課程的內容,都只有我一個人怎麼賣 iPad 的經驗,那不叫課程,那叫做 Robin 說故事。

又或者裡頭的課程都是實作,實作成果也不一定帶來日後銷售的提升,那不叫課程,那叫工作坊,或僅是一場啟發式的活動。


「課程」一詞有它的知識高度,還有內容經過實證有效才可謂之課程。

我們下課後會去補習班加強,不就是在學校遇到不好的老師嗎?你也不會承認在他的課堂裡你是在「上課」,你只會無奈的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


她的諮商筆記可以作為課程,那我和愛人的對話紀錄和反思筆記也可以叫課程嗎?很抱歉不行,因為我沒有流量。

我認為我們已經進到流量把課程一詞搞砸的時代了,我們已經活得很辛苦了,還要被一堆專家說你不夠好,專家的經驗可以讓你變好,我們不只 IG 在網美化,連人生也要被網美化了!


療癒故事、勵志日記、諮商筆記也好,我認為當文學看待比較好,包裹成課程的糖衣,上課後是否有成效,風險未免太大了。

再說,當「課程」一詞模糊,也意味著我們把學習看得太淺薄了,從課程製作者或學習者來看都是。

甚至,我覺得「課程」一詞簡直是被強暴了。

翻拍自花森安治的《那些美麗的事物》

我想諮商、療癒、覺察當道,反映了我們太渴望理想的自己,無法跟不理想的自己相處,不只如此,我們速食又天真的以為看個課程或買個書,就能完成往往要花上三五年人生歷練才能完成的功課......。

其實,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外來的療癒力量,而是去磨練自己的勇氣,面對各種對自己與外界的不滿,再練習轉為前進的智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