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夏
安夏

練習著將生活及想法用文字留下來。

【讀書日誌】03

鼓勵自己多讀書、多產文字,隨心所欲。抒發大於評論,所以書名不放標題。

2020/10/10:桑青與桃紅

讀完好一陣子了,今天忽然心血來潮把之前隨筆記錄的心得整理好。

這本書文筆、內容不是太晦澀,但書中擁有許多值得反覆咀嚼的耐人尋味細節。

就像某些評論所說,這並不是一本女性主義書,也不是政治書,唯一比較能夠確切正名的是貨真價實流亡文學


第一章在船上,發生場景的限制導致劇情很枯燥,常常是長篇大論的聲音與重複的對話。不過作為一個引子簡單讓人直接帶入流亡劇本、當下人群氛圍、時空背景。

此外,雖然「桑青」在本書一直作為保守、傳統女性的代表,但從第一章開始她經歷的事情就完全不符合這個人設。不過桃花女也是典型的矛盾人設,好似浪蕩,但又殷殷期盼著見到丈夫、生活重心也只守著丈夫跟小孩。完全顯示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多麼分裂。

第二章在講述家綱與桑青的戀愛過程,但其實兩人並沒有戀愛,而是接近於傳統婚姻,先說媒再戀愛,或許因為是近代的大家族,比較有談戀愛的空間,但也建立在兩人已經認識、預訂婚約的狀況下。這本書談論到許多經典的思想,無論是政治上的變遷、女性自覺的變遷、地理移動的變遷,都是可以讓人感受到其中掙扎之處。傳統婚姻與談戀愛的空間也是來自於此。

第三章在台北,是我最喜歡的篇章,整體來說好讀、劇情清晰、帶給我的畫面感跟反思感都夠強。桑娃被關在閣樓八年,只能跟癱瘓的爸爸長時間相處,媽媽還不帶她出門,可想而知她對媽媽充滿不諒解的同時,也產生了分離焦慮。因此桑娃的自白中擁有大量的錯字,一方面符合小朋友的表現,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她對這個世界認知的殘缺。

我很喜歡桑娃這個角色,但也許出於譬喻/象徵等手法,對於桑娃的敘述,總會讓人感到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她的文學意義遠大於做為一名重要角色的用途,她最真實的地方就在第三章結局,一個真實的小孩子,結局十分震撼到我。

而桑娃最後應該擁有了自己的生活(雖然我覺得蠻不可思議的,以這個成長歷程而言),彷彿中國經過大動亂之後進入新時代,或是流亡的人們最後總會在另一個地方生根。

第四章「桃紅」才真正完全出場。兩種人格皆有她們想要表達的事情。桑青受到了壓抑,卻在顛波流離的壓力跟恐慌(書中並不是這樣描述,但我無法找到更好的形容)誕生了無懼、無拘、奔放的桃紅。如果要用「對比」來形容,我會說桑青漸漸死了,而桃紅還活著,活著說完這整個故事。

其中我最欣賞的亮點是,桑青急於墮胎,而桃紅悠悠哉哉摧毀桑青的計畫,反覆交叉的橋段,雖然自我帶入桑青時會覺得超焦慮,但視角放在桃紅身上又會十分精采有趣。

敘述了一個精衛填海的故事,當一個多數人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突兀地放在這個地方,應該會讓讀者理所當然地去思考:作者到底想要藉由這個故事表示什麼?可是就因為「讓讀者思考」的部分真的是太刻意了,我可以說出好幾個(EX:人們流亡的歷史永不止歇、尋找安定落腳處永遠沒有結果),反而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不過這個故事作者真的選的很好,很驚豔,才會無論帶入到哪一部分都能夠解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