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book閱讀誌
Openbook閱讀誌

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書評》重建家族肖像,跟心頭的陌生人相認:張錦忠評歐大旭《碼頭上的陌生人》

無言,並不表示往事真的如煙雲般消散。個人家族史的無言,國家民族歷史的沉默或被消音,背後充滿被壓抑的恥辱、恐懼、創傷。唯有再記憶、再表述、說出話來,才能跟「心頭的陌生人」相認、和解,為歷史除魅。若不說,林中獸就永遠是林中獸;叢林不在半島東北部,總在不安的心頭。「沒空愛來愛去」的歐父後來終於打破緘默,在第一部分〈臉〉說了歐大旭祖父的故事,讓他的故事、家族身世至少浮現出大致輪廓。
(圖片來源:Unsplash/Yusdi Hassan、literaturfestival © Ali Ghandtschi)

撰文|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約聘研究員)

《碼頭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Pier)英文原著有個副標題:「一個家族的肖像」(Portrait of a Family)。作者歐大旭(Tash Aw)自承,想要藉由書寫重建一個華裔馬來西亞人的家族史,但在這本記憶之書被多番提到、現身的家人,主要為祖父、父親、外公、外婆、母親。作者對歐家、母親家族其他親人著墨甚少,甚至略過不提,似乎需要更多時間(或召喚更多記憶)才能為他們畫像。事實上,本書第一部分是刻劃身分認同的自畫像,第二部分則是多篇小品拼成的外婆瑞意(Swee Ee)肖像。

對許多華裔馬來西亞人來說,「一個華裔馬來西亞人的肖像」其實難以下筆,箇中有太多難言之隱。歐大旭花了不少筆墨描述他那張輕易「融入亞洲文化景觀中」的臉,及其族裔身份屬性。他追索自己的家族抵達南洋的歷史,尋根先輩篳路藍縷的種種遭遇與心路歷程,撫今追昔,心中無限感慨,因此頗能諒解先輩內向、唯唯諾諾的個性,不發一語背後心頭的恥辱感與恐懼。

然而他不甘成為自己國境內的「陌生人」,他要在先輩的「無聲處」發聲。這是一本坦誠面對現實和自己的書。

➤以家族記憶文本證史

這樣看來,歐大旭旨在以這卷家族記憶文本證史。1971年歐大旭在臺北出身,彼時父親在臺工作。兩年後,歐父舉家返馬,住在吉隆坡孟沙一帶。1970年代的馬來西亞,歷經1969年五一三華巫流血暴亂事件,種族政治與種族分化主義抬頭,政府厲行新經濟政策,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皆以馬來土著為優先,導致華人、印度人普遍在一個不平等社會中感到失落——說好的Malaysia kita sudah berjaya的多元民族家園呢?

歐大旭屬於「後五一三世代」,事件發生時,他還沒出生,沒有這場歷史創傷的生命經驗。在他的少年時代,五一三種族衝突事件自動成為馬來西亞人不能說的禁忌。歐大旭所擁有的是「後記憶」,或多年後才出現的倖存者「證言」,例如,覃心皓的五一三紀錄片《沉默的五十年》(50 Years of Silence)。

“50 Years Of Silence” Trailer - By Tham Seen Hau

在吉隆坡,歐大旭生活在一個廣東話的世界。不過北上吉蘭丹的「碼頭上的陌生人」,卻是海南島文昌縣人。

歐大旭祖父工書法,抵達南洋後,在道北(Tumpat)、東馬岸(Temangan)等馬來半島東北小鎮輾轉寄寓,四處找工作,後來終於在瓜拉吉賴(Kuala Krai)落腳擔任小學老師,最後像諸多海南鄉親,在當地開了間咖啡店,卻在歐大旭的父親16歲時病故。

這是歐大旭父親記憶中的祖父,沒有細節。但是有了父親的這段家族記憶,《碼頭上的陌生人》的敘事才能展開——故事從祖父與外祖父南渡七洲洋、抵達新加坡碼頭開始講起。

在一九二零年代,我外公和祖父先後冒著生命危險,乘船從中國南方來到馬來半島。當年,中國鬧饑荒,軍閥割據,內戰一觸即發,十幾歲的兩人不惜離鄉背井。

……數世紀以來,中國皇朝構築了一套貿易網,與附庸國、屬地建立恆久交情,以新加坡和麻六甲的海港為樞紐。南洋是新希望之邦。

有時候,我抵達紐約或上海這類歷代移民紛至沓來的港市,我不禁遙想外公和祖父步上新加坡碼頭的那一刻,他們雖踏進未知,所見所聞卻有一股莫名的溫馨感吧?當時空氣濕熱,完全吻合家鄉的漫漫溽暑。新家缺乏冬季,沒有涼爽幾天的機會,但他們暫時還不知道。環境充滿闊葉常綠樹和水道,鄰近大海,這特點也近似故土。氣息:潤土、腐菜,更有糧食和契機的氣息。但最重要的是當地人,當地人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在此地定居。這裡是英國殖民地,卻也是自由貿易城,舊時如此,當前亦然。外籍人士入境容易,找工作也輕鬆,於是落地生根。

——《碼頭上的陌生人》

➤從絕口不提到打破緘默

但是在第一部分〈臉〉,父親是個「無臉男」,自身故事仍然缺席。歐父幾乎絕口不提往事,因此,我們並不知道歐父究竟在哪裡出生,為何也在新加坡碼頭北上吉蘭丹?此外,讀者也無法知道歐父在哥打峇魯(Kota Bharu)的情形,以及當初為何前去臺灣工作、何時結婚?為何選在兒子歐大旭3歲那年決定返馬?

歐氏父子甚少交心,除了父輩沒有美國時間「愛來愛去」,認為世情(live) 比愛情(love)更重要,而且打從心底認為掙扎脫貧的故事「沒意思啦」,多說無益。但真的是這樣嗎?

無言,並不表示往事真的如煙雲般消散。個人家族史的無言,國家民族歷史的沉默或被消音,背後充滿被壓抑的恥辱、恐懼、創傷。唯有再記憶、再表述、說出話來,才能跟「心頭的陌生人」相認、和解,為歷史除魅。若不說,林中獸就永遠是林中獸;叢林不在半島東北部,總在不安的心頭。

2019年,歐大旭出席了覃心皓的五一三紀錄片《沉默的五十年》放映會。彼時五一三事件已過了50年,片中5名死者的5位倖存親人,也沉默了近50年。他們是沉默的倖存者。

 歐大旭將這片段嵌入本書第二部分〈瑞意:萬古千秋〉,因為他的外婆也是沉默的倖存者。主要場景則是本書開頭曾出現、外公立足的霹靂州小鎮,巴力(Parit)。

「沒空愛來愛去」的歐父後來終於打破緘默,在第一部分〈臉〉說了歐大旭祖父的故事,讓他的故事、家族身世至少浮現出大致輪廓。

早年外婆瑞意跟大多數南洋窮家華人沒什麼兩樣,將過去封存,不與他人說,外公也是這樣(「我們是移民啊。」他說)。不同的是,她年事越長,越活出自己來。走到生命盡頭,以往不說出口的萬語千言,更能坦然說給孫兒聽,於是有了第二部分的「婆孫對話」。

➤身分認同與文化屬性的複雜難言

在1980年代,歐大旭已在改成國民學校的La Salle 中學上課,先後通過初級教育文憑考試與大馬教育文憑考試,準備到英國讀書。當時的馬來西亞快速形成「馬哈迪時代」,馬哈迪醫生將馬來人的困境,轉嫁成華印裔馬來西亞人的困境。

在1980年代末,歐大旭還是高中生的年代,種族意識高漲、教育文化問題衝突白熱化,引發政府在1987年展開「茅草行動」(Operasi Lalang),大事逮捕反對黨人與異議人士。

茅草行動:馬來西亞政府援引1960年馬來西亞內安法令展開的大規模逮捕行動,於1987年10月27日展開。馬來西亞警方在當時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搜捕扣押107名朝野政黨領袖、華教人士、環保分子、社運分子、宗教人士等,國家局勢緊張;同時,三家報章媒體包括英文報《星報》、中文報《星洲日報》及馬來文報《祖國日報》(Watan) 也被勒令關閉。

《碼頭上的陌生人》描述動盪的80年代之處不少,倒是沒有提到茅草行動。他跟外婆瑞意最後一次「婆孫對談」,時序邁入21世紀,他也成為知名小說家,多番往返國外與家園,即便如此,身分認同份問題還是身分認同問題。

歐大旭顯然無意將本書寫成直線發展、歷時性敘述的家族史。他掇拾時光斷片,剪輯往昔,時而抒情,時而敘事,完成了還不算完整的「家族肖像畫」,讓讀者知道:祖父在半島東海岸建立了家園、外婆在西海岸撐起了外公的雜貨店,為後代子孫謀得安生立命之地——儘管仍然不時被他者視為「錯過班機的中國旅客」(這當然是個冷笑話)。

透過父子交心與婆孫對談,歐大旭一方面追尋了自己逝去的似水年華,另一方面亦將先輩不可說的過去,從記憶的黑暗牢房釋放出來,彰顯了被壓抑的集體記憶。

➤譯者的困境

《碼頭上的陌生人》是臺灣出版的第5本歐大旭作品,中譯本理所當然以臺灣讀者為意設讀者(intended readers),故譯者宋瑛堂採取了翻譯論者如韋努惕(Lawrence Venuti)所謂的「歸化」(domestication)翻譯策略,把華裔馬來西亞人歐大旭送回出生地臺灣的語境當「華僑」:讓他搭「計程車」與「公車」,用很「萌」的中文詞語說話,讓「運將」聽得「霧嗄嗄」(bū-sà-sà) ;跟沉默是金的父親小心翼翼地講話,以免「食緊挵破碗」(Tsia̍h-kín lòng-phuà uánn)聽不到「爺爺」的故事;在英國接受高等教育期間,放「寒暑假」到外公家住,準備考「檢定考試」,在倫敦有「蓋高尚」(kài ko-sióng)的同學。

譯者宋瑛堂譯筆流暢,本書譯文堪稱佳篇,採用歸化譯法有助於臺灣讀者消除書中的陌生感,並無可厚非。不過,「麻六甲」不是馬六甲,「羽毛撢子」不是雞毛掃,「福利社」不是食堂,「碼頭上的陌生人」的星馬後裔讀來可能會覺得在自己境內「被陌生化」,臺灣讀者也可能想當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的「機場陌生人」,到異地去經歷域外語境。這,或許是「譯人的困境」。●(原文於2023-04-18 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碼頭上的陌生人
Strangers on a Pier

作者:歐大旭 (Tash Aw)
譯者:宋瑛堂
出版:時報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歐大旭 (Tash Aw)
在台北出生,父母是馬來西亞人。他成長於吉隆坡,從小生活在多語言、多族群的環境下,會說中文、廣東話、馬來語和英語。之後遠赴英國修習法律,曾於律師事務所服務,但最終決心專注寫作,並於東安格利亞大學完成文學創作碩士學位。

迄今著有4部小說,每部皆佳評如潮,其中《和諧絲莊》(2005)獲惠特貝瑞圖書獎,以及大英國協作家亞太獎,隨後推出《沒有地圖的世界》(2009)、《五星豪門》(2013)、《倖存者,如我們》(2019)。他的著作兩度入選曼布克獎,已印行23種語言譯本,為近年在國際上最炙手可熱的馬來西亞華人作家。

譯者簡介:宋瑛堂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新聞碩士,著有《譯者即叛徒?》,曾兩度入圍梁實秋翻譯大師獎,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文學譯作包括《內景唐人街》、《幸運之子》、《分手去旅行》、《十二月十日》、《霧中的男孩》、《修正》、《迷蹤》、《該隱與亞伯》、《霧中的曼哈頓灘》、《斷背山》等。非小說譯作包括《長橋》、《親愛的圖書館》、《鼠族》、《被消除的男孩》、《間諜橋上的陌生人》、《永遠的麥田捕手》、《蘭花賊》、《宙斯的女兒》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