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M編,接案編輯,分享與編輯有關的事與其他。 「為乾旱流淚,為涼夏可能欠收而不安踱步,即使被人說自己一無是處、沒人讚揚,也不以為意。我想成為,這樣的人。」宮澤賢治 頭貼 by lulljevic 個人網站:https://editorstw.com

出版課程筆記:《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Ep2:書與它們的產地:龐大的出版產業與其靈魂

本系列筆記為觀看《給人文書編輯的職能升級課》線上課程隨堂筆記。本套課程為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一系列進階編輯講座與課程,如對相關課程有興趣,建議主動關注文策院或光磊版權的FB唷!
前言

第二堂講座為:「書與它們的產地:龐大的出版產業與其靈魂」,由八旗文化出版社的主編王家軒主講。這系列講座共12堂,每堂兩小時,總時長共24小時。前兩堂課作為暖身與開場,先從資深前輩的經驗分享開始,再銜接到當前出版產業大環境所面對的現況。

就內容而言,這兩堂課都尚未涉及真正的實務面,而多半是概念上的認識。包括當前出版產業的環境與需求的職能。王家軒主編在講課過程中也提點學員,儘管我們現在常常對台灣的出版業感到灰心喪志,但台灣出版業仍有他精彩的地方,值得我們為此驕傲與努力。

書與它們的產地:龐大的出版產業與其靈魂

為什麼會進出版業?

王家軒主編在課堂伊始,先簡單揭露了自我的職涯簡歷。畢業於政治系的他,過去曾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在結束政治學研究所學業後,在朋友介紹下成為當初剛起步的八旗文化出版社第二號員工。後輾轉當過獨立編輯、到麥田出版社服務過,最後再回到八旗擔任編輯至今。

家軒主編提到他的興趣在於兩岸關係、美中關係、中國觀察與國際政治等,近來也相當關注中東的議題。呼應第一堂課黃秀如總編提到的,政治系是怎麼跑來做出版,家軒主編在此簡單說明了自己所認為,何以政治系適合做出版的原因。

一方面,政治系的訓練相當龐雜,重要的社會人文科學訓練,政治系幾乎都沾得上邊,這使得政治系畢業的學生觸角得以伸得很廣;另一方面,受過政治系訓練的學生,較一般人文學科專注現狀,更能面對現實與即時的突發狀況。注重現實與民意,不會停留在過去的想像。

他也提到,出版本身也是一種政治:

  • 掌握對群眾宣傳的機器:業內大通路的採購才是決定台灣人可以讀到什麼書的關鍵。
  • 精準評估社會的喜好:銷量決定生死,因此出版物可以精準反應社會關心的焦點與社會風氣,比民調還精準。
  • 磨練溝通與宣傳的技巧:現在做出版,網路聲量、吵的行銷方式,已經成為決定一本書生死的關鍵(如知名編輯朱亞君、顏擇雅、富察)。

八旗的起家

家軒主編自認八旗是相對特別、怪異的出版社。在過去得書展編輯大獎時,評審陳穎青曾評價他們,儘管出版的都是相對冷門、小眾的主題,卻能獲得穩定的銷量與成績。

八旗的出版類型種類相對少,聚焦於歷史、政治、中國觀察、科普、軍事與財經上;但路線明確,透過出版近代中國的書,八旗靠這一類書打下一定的根基,做出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擴展到歷史。不做主流、需要花大筆金額搶版權的書,選書只選自己有興趣、對台灣當下社會有意義的書。選擇非正統的觀點,勇於挑戰主流。以富察總編為首,透過網路行銷、總編本身的個人魅力與活動,是個較敢言、較吵的出版社。同時無論是客群還是員工,都以中年男性為主。

出版銷量下滑這件事:近十年的數據

營業額砍半、書種也減少。平均一本書帶來的業績,從2010年的每本85萬,降到2020年的每本54萬。電子書業績起步,但資料統計上尚不健全,也有斷層。

台灣出版的驕傲

  1. 數量大:全球人均出版量名列前茅。
  2. 自由:在華人世界的言論出版自由首屈一指。
  3. 親近:24小時書店、大量與多樣化的閱讀人文空間。

台灣出版產業的特色

家軒主編提到,資深的編輯前輩傅月庵曾指出:出版是一種手工業。也就是說,出版靠的是編輯個人的手藝、技藝與品味,而不能工業化量產。在實務上,由於每一本新書都是獨一無二的商品,有各自的製作背景與條件,因此也難以套用SOP去複製成功模式。在編輯工作中,從業者的個人眼光、因事制宜的手法,的確是出版的關鍵。

不過家軒主編也開玩笑地指出,整個出版閱讀產業,也像一個教派似的。有神(作家)、有先知(如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城邦與PChome的創辦人詹宏志等等)、有儀式(閱讀)、有慶典(書展、通路年度大會、閱讀節)、有烈士(AKA第一線的編輯)⋯⋯而且出版人之間,都有一種共同的氣味。

他引用聯經發行人林載爵先生在2016年的演講,輔以2020年國家圖書館的報告,認為台灣出版產業的特色可以歸結成四點:

  1. 規模非常小:
    ・56%的出版單位每年只出版一本書。
    ・88%的出版單位每年只出版十本書。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出版單位每年出版超過十一本書,就成為台灣出版量前10%的出版單位。
    ・能每年出版500種新書的出版單位全台灣只有三個。
  2. 資本小:每年營業額1000萬以下出版社占了半數。
  3. 書單少
  4. 多元多樣

在此家軒主編也指出,就他了解國外編輯的工作量,其實台灣與國外編輯每年要經手的書量其實差不多(每年8~12本;但國外的分工更細,編輯可能只做編輯的事,而台灣編輯要負責的事可能更龐雜些)。而以銷售比例來說,其實台灣也並不沒有比人差(譬如一本學術書在台灣只能賣2000本,但在美國可能也是賣差不多這個數字)。

出版產業的困境

同樣引用林載爵演講所提出的,關於台灣出版產業的困境,他整理如下:

  1. 缺乏資金開發長遠的出版品:
    八旗:講談社的《興亡的世界史》
    聯經《中國史新論》:中研院史語所80週年,花費六年撰寫的巨著
    林載爵指出,像這種耗時多年的巨著,如果不是聯經,其他出版社可能沒辦法做。
  2. 無法累積雄厚的舊書品項:舊書不夠多、不夠經典, 沒有資產;必須一直出新書。
  3. 比較不可能發生合併或併購:出版社其實沒有實質價值,手上沒有版權,往往只有總編輯個人的實力。
  4. 大學教育的崩壞:教授有力無心、學生出路焦慮。連社會教育程度最高的一群人,對他們所學都沒有投入、不願意看書,連他們都不買書時。
  5. 缺乏書評機構

在這個段落,著眼的點在於「一個出版社真正的資產是什麼?」這其實也呼應到上一堂胡金倫總編指出的,出版社與編輯要怎麼「投資」,讓後人可以善加利用、活化資產。

出版產業的挑戰

  1. 購書人口變少
  2. 銷量下滑、銷售期短
  3. 小通路萎縮、大通路壟斷
  4. 出書量大
  5. 編輯的宿命:・低薪沒前途 ・過勞工時長 ・業績壓力大

這部分有點老生常談。不過家軒主編也提到,他開始當編輯的時代,其實就已經沒有真的經驗「銷量雪崩」的時期,因為對他來說一直以來都不好。不過最近因為疫情關係,有感受到一波明顯的下滑。

出版與其他內容產業的比較

不是只有出版社在面對變革,所有的內容產業面對新科技、新型態的閱聽習慣都受到相當大的挑戰。像是電影、音樂、報章雜誌無不面臨網路與串流的威脅。網路新聞敵不過即時的社群消息,大量複製網路社群的素材(ptt文章、FB社團流出的影片、行車紀錄⋯⋯)。

  • 出版的相對優勢
    所需成本少:一部國片的成本可能高達2000-3000萬美金。
    通路相對廣:電影院數量少、檔期少、片商壟斷。

出版相對其他內容產業來說,還是有他存活下來的條件。其實出版一本書相對其他產業來說,成本並不算高,和電影根本不用比。而該擔憂的是:圖書的雜誌化——搶快、搶話題、(生命)週期短

為什麼台灣人不讀書?

大部分知識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沒有什麼新的主題,沒有什麼資訊是一定要靠書才能學到。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現在的書要吸引人去看,編輯得要能清楚地向讀者解釋,這本書到底有什麼是很重要的東西,是讀者一定要知道或需要知道的。

因此自己有什麼專業背景、可以做出什麼特別的書,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做出真正的差異。

(中場休息)


如何藉由努力讓書賣得好?(來自學員中一位作家、譯者的分享)

身為譯者沒有業績壓力,但因為會推書給出版社,如果沒有賣也會覺得對不起出版社。如果推了不賣的書,人家以後也不會找自己推書,因此身為獨立工作者,會需要對自己推薦出去的書負責任。

《明日之書》(西班牙繪本套書),當時剛好遇到台灣內部民主受挫的環境。因此這本書賣得好,也有點天時地利人和。剛剛家軒提到書市能反映社會,但其實我覺得是反應台灣人的焦慮。

所以明日之書的成功,應該是剛好回應到當時社會的焦慮。我覺得我做對的一件事就是,把這本書跟台灣的經驗連結起來。我並不覺得每一本外國的好書都需要在台灣出版,而是希望我選的書能回應台灣社會的一些問題。

王家軒:許多編輯都因為書賣不好而挫折,但其實天時地利人和真的很重要。但冷酷的現實是,你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大家會喜歡,但如果他沒有賣起來,也沒必要感到太挫折。你覺得你花了很多時間推他,但還是說,只有你認為花了很多時間,這其實是很主觀的事情。其實每個編輯願意花在出版上的時間也有所不同。

你想做什麼樣的編輯?

工作vs生活
小眾(內容)vs大眾

家軒以上述的分野,簡單劃分四個維度區分出版社的屬性,也指向不同的極端。譬如完全以內容為重,並讓工作滿載;或是可以正常下班,並專攻大眾、銷售導向的作品。


「大家出版」的分享

大家的做法,就選書方面會以領域當中的經典為基礎,而不是以現在會大賣或搶的。而是選定一個相對冷門或還沒被重視的領域,出版當中避不開的經典。比較不怕厚書,也比較願意花成本投入提升品質。我們的路線會是長銷型而不是短線衝高類型。讓我們有餘裕拉長更多的時間去處理每一本書(當然這類型的書也沒辦法短時間內處理)。成本高、編輯時間長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王家軒:大家出版會去找一些尚未被開發的領域,找其中的翹楚、必須要讀的作品。把書做到精、做到準,做到長銷。其他編輯最終也都要找到內容與銷售之間的平衡。


在這裡家軒整理出了四種類型的編輯:

  1. 業績導向:為了年終而拚
    ・開拓型:高風險、高勞力、高報酬
    ・保守型:跟風(如著色書、阿德勒)
  2. 專業導向:深耕專業學術領域
    如張老師、心靈工坊、大家出版
  3. 倡議導向:喚醒大眾對特定議題的重視
    如八旗文化、春山、群學
  4. 本土開拓:開發作者
    如寶瓶、印刻、允晨

在開拓本土作者方面,以林立青為例,寶瓶開啟了一系列本土作家,開拓個人的影響力與讀者新關注的領域。

編輯的條件

到底什麼樣的人可以做個好編輯?現在的編輯因為賣書越來越難,以至於現在對編輯工作的要求、人格特質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雜。要用兩種性格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展現出一種矛盾的心態:要站在潛在讀者的角度,反而要清空原本吸納書的內容,用大膽直接,大眾能接受的方式去賣這個書。要知道這本書最特別、最核心的主張,又要用大眾能接受的語言去介紹。

  • 內容思維(加法):細心、深刻、廣博
  • 市場思維(減法):大膽、直接、聳動

大多人只能做好一個方面,平衡永遠是一個動態、不斷摸索的過程。

  • 文字:在中文與外文中找平衡。
  • 個人:在個人興趣與大眾市場中找平衡。
  • 業績:你要做文人還是商人?
  • 職場:團隊作戰還是單打獨鬥?

編輯的核心能力:賣書

沒有人會願意看到自己的書賣不好。這是一個對成就感的追逐。不用為了賣書而無所不用其極,而是在文化價值的基礎下,讓更多人看到。

真正的創意與知識來源是作者。編輯更核心的工作還是在書稿已經完成、或已經完成一半的狀態下介入。

編輯是作者跟讀者之間的連結、橋樑,所謂的賣書就是把這個橋樑工作做好。賣書並不庸俗,書賣得好就是讓讀者看見好書,讓好的內容被看見。而賣書能力是編輯被尊重的原因。讓作者願意聽你在專業上的意見。

  • 為了賣書,你得懂內容(內容導向)
    --->找到書的賣點
  • 為了賣書,你得懂讀者(市場導向)
    --->找到讀者的需求

編輯相對其他職業來說,其實相當自由。除了「業績」壓力外,其實沒有其他壓力。如果拒絕業績壓力,那還有什麼具體的指標可以評判你是否作為一個合格的編輯。應該將業績視為自己編輯能力的挑戰。

編輯的相關能力

  • 基礎能力:十五年前的編輯需要的能力,如熱愛閱讀、熱愛文字、人文素養、細心⋯⋯
  • 進階能力:
    1、熱愛溝通
    2、表達、說服、論述能力強
    3、有特定專業領域背景
    4、探索開拓能力:
    找到台灣人需要、想要的題材

當然也有很厲害的編輯,他沒有特別的興趣主題,但有很精確的市場敏銳度,也非常有彈性與適應能力,但不管學別人做什麼都能做到非常好,抓住市場的趨勢。但家軒其實也不懂那種能力是怎麼來的。

努力的方向

現在真心相信書能改變人生的人越來越少,這是外在環境對我們造成的改變。但我們還是要抱持書能改變讀者的信仰,相信知識是有用的,多理解這個社會、影響社會、參與社會的變化。

  • 相信資訊、思想、觀點能帶來的改變與行動
  • 試圖改變你的讀者、改變你的作者:知識有用、知識有價

讓閱讀、寫作在自己身上就發生改變,把這樣的成果分享出來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把自己體會的感動,用別人也能理解的方式傳達出去。我們賣的其實不是書,而是改變。(引用顏擇雅的文字,強調現在出版界要摘更高的水果)

從今天開始做起

培養自己的品味與專業,而不是被名人帶風向。看完一本書,要有能力賞析、評鑑一本書的好在哪、壞在哪。試著尋找問題意識:台灣現在面對什麼問題?探索問題,尋找能回答問題的人。

  • 有目標、有主題的閱讀。不追逐潮流、不被帶風向。
  • 試著寫書評或心得,500字以上:看完一本書後,你的想法與觀點有沒有什麼改變?

編輯的態度

在講座的最後,除了指引當下就可以開始嘗試的修煉外,主編也總結了七點編輯的態度,算是歸納了第二堂課的核心:在不斷變化的台灣出版產業,作為內容產業的手藝人,編輯應該要具備的核心態度。

  1. 在工作與生活中彰顯「書」與「知識」的價值。
  2. 期許自己為書添加價值。
  3. 不說「我喜歡⋯⋯」,編輯不只是一種喜好或興趣,是專業。
  4. 樂於分享知識。
  5. 尊重同業的貢獻:作者、行銷、業務、通路、排版、設計師⋯⋯
  6. 內容第一、知識第一、作者第一。
  7. 樂於面對業績壓力。
  8. 反覆琢磨文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