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
Michell

曾任幼兒教育老師,近年成立香港瑟谷社群,推動自主教育,每天享受著與小朋友一起玩樂、學習和成長。

過度社會化教養的缺點

人類經歷千百年進化而發展至社會化教養模式,確是有價值的。只是,這模式距離讓孩子情緒健康發展、做真實的自己、發揮內在原有的良好特質,仍有一段路。

現今大部分家庭已明白體罰對孩子的傷害,於是教養模式已進化至「社會化模式」,意思是不會痛打小孩,但以較溫和的方式要求孩子遵從紀律。父母帶着強烈的道德標準,定下好與壞的行為準則,目標是訓練孩子服從社會規範,塑造他們成為符合父母期望的人。這模式重視教出服從權威的「乖」孩子,孩子愈順從、行為愈「好」,就代表父母教養愈成功。

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大人期望,社會化教養模式的自動反應就是控制孩子的行為。最常見的方法是運用輕微體罰、言語懲罰(例如羞辱)、教誨,以及用獎勵和讚美來令孩子順從。比起虐打孩子,社會化教養模式在育兒歷史上已是一大進步。然而,這模式又衍生另一些問題︰

1. 壓抑

社會化教養模式的焦點在於改變孩子,而非理解孩子的情緒,普遍觀念是不鼓勵孩子真情流露,認為孩子不哭不生氣、沒有「負面」情緒才是 「乖」。小孩哭鬧時父母雖然未必會打罵,卻會羞辱他們,例如說:「哪有男孩子哭成這樣,那麼懦弱丟臉!」「這麼小事就生氣,太情緒化太煩人了!」「再生氣就不是乖孩子囉!」

這種壓制情感流露的氛圍,讓孩子從小對於自己的情緒羞愧,於是盡力壓抑「負面」情緒。這種教養下的典型產物,就是情感抽離的成年人。我聽許多太太都訴說丈夫太理性、逃避情感、抽離冷漠、不懂表達,而跟這些男人談起童年時,全都說小時候哭鬧必然會被羞辱。他們都不是故意抽離,只是感受情緒的機制早就封閉了。

Photo by brother's photo from Pexels

2. 自我批判

有些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愧,但又按捺不住哭鬧起來時,潛意識往往會很自責,認為自己如此「情緒化」並不好。

除了忽略梳理情緒,社會化教養模式亦推崇孩子必須表現出良好行為,當中有禮、禮讓、勇敢、服從等,是常見的要求。這些品格本是美事,然而當孩子內心感到受傷或困難的情况下,仍不斷被要求表現出「好行為」時,他們就很容易因為做不到而認定自己不好。 我近年做家長教育時,發現不少德育標準嚴謹的人,內裏的自我批判都非常強烈。他們都是善良的人,卻彷彿無法接納自己真實而稍有「不好」的一面,要靠不斷做「好」事來證明自己。這自我批判的聲音深深折磨着他們。


3. 壓抑後的反彈

不少人認為「過度的」同理心會寵壞孩子。大眾常常會列舉一些過火行為,證明若不壓制孩子就會釀成惡果。例如看到大發脾氣打人的孩子,就會認為他是被大人「過分同理」。然而我當教師時,在學校裏遇過不少大發脾氣的孩子,其實以往他們的情緒一直不被接納、長久被壓抑。他們難過時哭不出來,也不懂用言語表達內心感受,嚴重的甚至會以笑來掩飾,但當情緒累積至臨界點時,就瞬間反彈變成暴怒,失控地打人。

社會上確是有孩子因為成人沒有設定健康界線而被寵壞,可是,我看到更多的激烈行為,根本是源於社會化教養模式裏嚴格要求孩子服從和打壓情緒後的一種反彈。人類經歷千百年進化而發展至社會化教養模式,確是有價值的。只是,這模式距離讓孩子情緒健康發展、做真實的自己、發揮內在原有的良好特質,仍有一段路。感恩是,我們已開始有這方面的認知,可以互相扶持,一起改善。

(原文載於明報教得樂:https://happypama.mingpao.com/%e5%90%8d%e4%ba%bakol/%e5%96%84%e9%a4%8a%e6%95%91%e6%9c%aa%e4%be%86%ef%bc%9a%e9%81%8e%e5%ba%a6%e7%a4%be%e6%9c%83%e5%8c%96%e6%95%99%e9%a4%8a%e7%9a%84%e7%bc%ba%e9%bb%9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