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
Michell

曾任幼兒教育老師,近年成立香港瑟谷社群,推動自主教育,每天享受著與小朋友一起玩樂、學習和成長。

自主教育裡的「放監」階段

常有人說,生命是一場學習。對於在傳統強制教育裡成長的我來說,更貼切的說法是,生命是一場unlearn的過程,愈快放得掉固有的限制思維和信念,就愈能創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二十多年前,我考上了大學,過了頽廢但盡興的三年。記憶中,我的大學生活盡是玩樂:宿舍吹水、吃宵夜、看流星、談戀愛…… 我常常翹課,學業上一點都不努力,我把握大學裡的自由,用最少的力完成學業要求,用最多的時間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

在社會的標準下,我那時候簡直是虛耗光陰,浪費社會資源,然而,在我個人心理層面上,那三年絕對是一場療癒,因為我終於不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終於有自由可以跟隨內心,解放了在強制教育裡窒息已久的我。

若干年後,我認識了自主教育(Self-Directed Education),首次發現「deschooling」這個字(一般譯做「去學校化教育」,而我認為用「放監」來比喻頗貼切)。當孩子脫離強制教育,實行自主學習之前,常會先經歷deschool的階段,意思是孩子會需要一些時間適應,從強制教育裡的壓抑和扭曲之中復原過來。

大部分時候,deschool 就是一個完全體驗自己「不想」要什麼的階段。孩子從壓迫進入自由的環境,不再需要滿足外在標準和別人的期望,孩子終於可以為自己選擇時,第一個階段,往往會充斥著一連串的「不想」。那階段最清楚的,就是我們「不要什麼」,例如:

不想再上課;

不想再溫習;

不想再太早起床;

不想再為了別人高興而練字練琴;

不想再服從權威;

不想再用腦;

不想再為了外在的獎賞讚美而活,等等。

而有些時候,deschool也是一個「彌補之前的缺乏」狀態,會狂做某些事。例如:

不停打電動;

不停睡覺;

不停玩樂;

不停做無聊事,等等。(註:自主教育裡,打電動和玩樂可以是彌補缺乏的過程,也可以是健康的興趣發展,要視乎孩子整體狀態,在此先不討論。)

看著deschool定義所描述的情況,我才赫然發覺那不就是我在大學時的狀態嗎?

原來,孩子剛脫離喘不過氣的強制教育後,若要發展出百分百的內在學習動機,在沒有人威逼利誘、操控、強烈引導的情況下也發自內心知道自己「想」學什麼之前,往往要先體驗過自己「不想」學什麼,也要先能超越那種「彌補缺乏」的狀態。而這個「什麼都不想」和「放監」的階段愈被接納,他們才會愈快過渡。

就像一個大人,若每天上班都是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下班後的時間,往往只足夠透過「什麼都不做」來放空,或者以無聊地滑手機來彌補上班時的不平衡狀態,根本沒有心力去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

自主教育的基礎,是孩子可以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內在力量,擁有全新和有創意的思維模式,擁有「凡事有可能」的正面信念去面對人生。許多在強制教育裡掙扎求存的孩子,往往已付出了代價,無法信任自己的能力,深信人生就是「沒得選擇」和「辛苦」的。若要實行自主教育,孩子便須要摒棄(unlearn)侷限著他們跳出框框的思維模式、習慣、知識,解除限制信念。

Deschool 和 unlearn 本身已經不是容易的事,而當身邊的人不斷批評和指責,孩子就更難接納自己處於這階段,甚至會自責和自我懷疑,令復原過程拉得更長和更慢。

瑟谷給予孩子的,就是明白他們需要時間復原,在這鬆綁的過程中同理和支持他們。當我們看見孩子「什麼都不想做」時,並不會怪罪他們「懶散」和「不自律」,而是深層地理解孩子正在從窒息的生命裡自救,想要先回歸自己內心,才能找到真正的興趣,發展出自主能力,為自己的熱情而做事。

孩子「什麼都不想做」是一個結果,不是他的本質。我們要問的是:「是什麼因素導致孩子呈現這個結果?」我們要改變的,是導致這結果的制度、環境、對孩子的批判,而不是要求窒息邊緣的孩子趕快呈現自主特質。

回想起來,我父母對於我學習方面一直都是信任和放手,我並沒有「怪罪自己虛渡大學」的內在聲音。這種自我接納讓我當時的deschool過程很順利和徹底。「放監」的三年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畢業後不久,我就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生命熱情,走上自主學習之路。

常有人說,生命是一場學習。對於在傳統強制教育裡成長的我來說,更貼切的說法是,生命是一場unlearn的過程,愈快放得掉固有的限制思維和信念,就愈能創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如今我能做的,除了自己繼續unlearn之外,就是在孩子們喘息復原期間,信任和支持他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