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徒
狂徒

我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人話分享知識。 http://madx.ctcin.bio 歡迎各位批評指教,互相切磋。

被動投資人的主動配置

狂過,沒怕過。我一向對事不對人,用證據說話。

「你這樣會得罪指數圈前輩啦!」
「有趣。」

狂過,沒怕過。
我一向對事不對人,用證據說話。
況且,如果我傳播正確知識,會造成其它人類的不適,這反而是誘因。

這次又是什麼吵架內容呢?
事情要從一個被動投資人常用的「主動策略」談起。



1. 有些人喜歡將資金「平均分配」給國家或地區。

美國: 25%
歐洲: 25%
亞太: 25%
新興: 25%

看起來,這些都是廣泛的指數,為什麼依然屬於主動投資呢?

因為,指數投資的目標是跟隨資產成長。
所以如果基於主觀偏好而進行干涉,就和原始目標矛盾。


2. 什麼叫做干涉?

干涉,就是花費額外的精神、時間和資金成本,人工製造偏離市場比例的配置,試圖得到更「滿意」的結果。

這張Boglehead的圖,代表國家權重的變化。
1900年,英股市值最大;1990年,日本股市稱霸地球;2010年,美國才是王者。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市值比例隨時都在自然變動,而不是待在固定值。

所以,如果我們一次買下全世界的股票,那麼績效就會和「地球股票總市值」的變化一樣。
相反的,如果我們把一部份的國家比例「鎖定」,投資組合就會開始偏離。


3. 為什麼要干涉?

有人說,由於放棄預測國家的報酬潛力和趨勢,所以應該直接均分。
錯了。

如果投資人放棄對於報酬和風險等因素的預測,應該是順其自然,讓比例自由變動,而不是用「齊頭式平等」,強迫這些部位按照主觀設定分配。
事實上,均分只有在「每個區塊的特性都一樣」時,結果才會等於自然狀態。
換句話說,只要不同國家股市的風險和報酬有差異,那麼人為干涉就會讓投資組合的表現偏離市場。

注意,「不預測報酬」和「假設報酬都一樣」是兩回事;「不預測風險」和「假設風險都一樣」不能相提並論。
差別在哪裡?
不預測,代表接受「一樣」或「不一樣」的兩種可能;但是如果直接「假設」特性一樣,就是多了一個人為限制。

因此,如果投資人打算跟隨整體市場,採用均分配置策略幾乎會失敗。
唯一成功的那一次,必須要求各區塊的特性一樣,這時人工均分才會等於自然分配。
請問,各個國家的表現會一樣嗎?


有人說,國家均分是要防止單一國家下跌造成投資組合的創傷。
那麼,這是實質層面還是心理層面?

對於心理層面,這是「對」的,開心就好。
心理因素永遠正確,我不批評。
有人就是喜歡買代號有「8」的股票,有人則堅持要買「6」,不管它的投資績效如何,我們都無法否定他的心理感受。
心理上,自然分配的市場中,大市值國如果遭遇腰斬,那麼組合當然會損失慘重。
不過,大市值要腰斬,也需要大量資金的流出,實際發生機率高嗎?

至於實質層面,這是「錯」的。
真正造成組合風險的,是地球股市總體的下跌或波動,而不是哪個國家虧損。
不管是單一國家的風險,還是很多國家的風險,最終只有組合的總體風險會傳遞到投資人身上。

和前一段的原理相同,只有在「每個國家的風險特性都相同」的狀況下,國家均分才會等於被動配置。
否則,投資人把小市值國家的倉位提高,同時降低大市值國家的比重,幾乎保證偏離地球大盤表現。

況且,整體風險不一定會降低。
針對國家均分的例子,我們要先確認低市值等於低風險、高市值等於高風險,這樣均分之後,超配低風險國家、低配高風險國家,才會做出比自然權重更低風險的組合。
這個假設,真的合理嗎?
或者說,我們有必要做出人為假設嗎?

當然,如果這些主觀預測都成真,人工設定都生效,代表你是個成功的主動投資決策者。


還有人說,這種均分方式雖然不能保證降低總體風險,但是能避免風險集中在單一國家。
Nice try.
有點道理,但還是錯了。

首先,只是為了讓風險平均分散到不同國家,卻承受可能較高的總體風險,這是一件不理智的事情。
再者,即使投資人真的想要均分風險,這和資金均分也沒有必然關係。

資金是資金,風險是風險。
風險可能是資產本身或匯率造成的下跌,也可以是淨值波動的標準差,或是整體套牢時間長度。
但我們想要分配風險,幾乎保證不能直接使用資金分配。


4. 講這麼多道理,現在來看看實際證據。
究竟這種「人為均分」和大盤的「自然分配」有什麼差異?

我使用Vanguard基金公司的指數產品當作回測材料。
一組是強迫均分,另一組是順其自然。

我們可以看到,從2009至今,手動國家均分的策略,報酬更差、波動風險更高、最大下跌更慘、Sharpe和Sortino等風險調整後收益更低,從頭輸到尾。
別忘了,主動均分還需要額外動手腳,而被動投資人的自然分配策略負責看戲即可。
各位,滿意了嗎?

我不滿意。

我認為2009年至今太短,因此嘗試用更長的歷史數據回測。
不過考量到產品本身的誕生年代,我改採指數共同基金而不是指數ETF,所以兩組結果可能會有誤差。

這一次,從1995年開始回測。
可以看到,自然權重策略有更高的報酬、更低的波動風險,所以也有更高的風險調整後收益,不過最大跌幅也高出約4.5%
被動權重策略輸在最大跌幅,其它都贏,不過由於沒有完勝,所以我算它們平手。

接下來,我把債券和Bogle三基金拉進來,再比一次。

Bogle和自然權重互有勝負,但如果要我挑選最心儀的組合,我會以「風險調整後收益」為準。
回過頭看強迫國家均分的策略,在最終報酬、年化報酬、波動風險、最佳年度、最差年度、最大下跌、Sharpe和Sortino,都沒有贏的時候。

從過去20多年的歷史來看,人為干預市場比例的策略,並沒有額外優勢,根本在和自己過不去。
當然,歷史終究不能代表未來,搞不好明天市場巨變,強迫均分策略突然爆發,拿下總冠軍。
至於各位想相信哪一邊,請自行思考。


5. 投資不是比誰聰明,是比誰少犯錯。

被動投資並不可恥,順著市場自己的變化,往往就是散戶最佳的策略。
So don't be smart.
心理上,手動控制自己的投資策略,似乎比較安全。
可是實際上,放任、被動、不干涉的投資方式,會讓績效貼近資產本身,而有穩健的結果。

有些人,例如我,進入市場就是為了獲利。
我要用最小的風險換到最大的報酬,所以我很注重Sharpe/Sortino.
有些人投資則是為了安心,他們可能會注重波動和最大跌幅。
還有些人投資只是為了快樂,那基本上怎麼玩都可以。

我認為國家均分策略,承受高波動風險,卻只換到低回報,就是浪費時間。
但事實上,我根本不管其它人怎麼投資。
如果一個策略能帶給妳一些心理回饋或安慰,附上可接受的代價,那就放心的用吧。


6. 「狂徒,講點我不知道的吧。」

你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例如,我昨天喝什麼酒?
Or who's you daddy?
沒事,我覺得diss系列很適合放這句話。

以上的定性描述,對於一般民眾或許比較囉嗦。
如果你有資產配置的知識背景,就會發現這些疑慮就是笑話。

我們在優化組合的時候,可以根據手中有的資料來做出假設。
什麼都不知道,有很輕鬆的作法,例如Let it go.
什麼都知道,也有很厲害的作法,例如MVO
嫌均值-方差太簡單,你還可以繼續往上做。(連三句押韻)
對,var, covar, skew, coskew, kurtosis, cokurtosis......看你想優化到哪一階。

如果妳不喜歡這種只靠數據決策的方式,還可以加入更多主觀意見。
例如Black Litterman,或是融合因子的Augmented Black Litterman,以及更廣泛的Entropy Pooling.

至於分配的原料是什麼呢?
資產配置、因子配置、風險配置、波動率配置......都有人在做。

「聽起來講稿背得真熟,那你有沒有不知道的?」
「有啊,不知道何時解套。」


7. 話說回來,我對於要不要國家均分,持中性意見。

如果你以為這樣做是被動跟隨市場,代表觀念錯誤。
但如果妳知道自己承擔偏離市場本身的風險,而還想這麼做,那就是理性選擇。

我認為,手動固定國家的比例,例如均分,就是一種主動行為。
我也認為,被動投資有非常大的優勢,我們不應貿然挑戰。
但妳就是想要試試看,也很好。

我們資產配置的初衷,就是要建立投資系統的骨幹。
如果要考量投資人本身的心態,通常不能完全靠數學算式解決。
因此,只要確保推論和工具正確,就是適合的配置方式。

有人注重報酬,有人注重風險,有人注重風險調整後報酬。
有人喜歡資金自然分配,有人就是喜歡國家分配,或許還有人喜歡經緯度、人口數、氣溫分配。
在這麼多的工具中,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當然,要客觀比較工具的優劣,又是另一個戰場了。


8. 被動追蹤指數,卻主動調整權重,整體算是哪個陣營?

我認為,這仍然屬於,或偏向被動投資。

首先,沒有人可以做到完全的被動,也不可能完全跟隨「市場」。
有人覺得跟蹤大型股就算市場,有人覺得要把上櫃、興櫃、粉單都納入投資組合才完整。
如同有人認為股市必須搭配債市,有些人認為要把房地產、黃金、原物料、虛擬幣都納入,還有人把直接併購、pre IPO都當成市場的一環。

再者,投資人必須考量自己的倉位,也就是資金比例搭配「槓桿」。
假設台股市場占全世界的2%比重,世界股市投資人給它25倍槓桿,就會擁有50%資金的部位。
以AOA而言,80%股市和20%債市,整體剛好是100%的部位。
NTSX原本是40%股票和60%債券,套用150%槓桿,總體就是60%股票和90%債券的部位。

以國家均分為例,我們對大市值的區域採用保守槓桿,同時對小市值區域應用激進的槓桿,最終就有國家均分。
相似的概念也一直用在Risk Parity中,我們對大波動的區塊採用小槓桿,並對小波動的區塊加上大槓桿,最終達到風險均分或平衡。

一般而言的風格因子投資,就是透過多空的組合,做出因子槓桿,所以才能突破自然市場的效率前緣。
有點像釀酒,雖然原物料都只有很低的酒精濃度,但是我們後天加工,可以得到烈酒。
不考慮槓桿的話,因子投資完全不可能實踐。

考量到時間因素,這個討論更有意義。

有些人認為唯有從頭到尾跟隨市場的人才叫指數投資,問題是絕大部分的人做不到,因為我們多半都會有後續收入和支出。
所以,投資人一定會面臨投入頻率的問題。
我是要每個月投一次,還是要每天都投?
我是要每年平衡一次,還是每個月一次?
或是,採用更原始的buy and hold策略?

以槓桿ETF為例,它就是每天的槓桿再平衡,維持對於板塊/區域/資產的部位比例。
以國家均分為例,可能是每個月/每季/每年的再平衡,維持對於區域/國家的部位比例。


我喜歡和投資人,尤其基本教義派討論這些問題。
最大的原因是,本來主動被動就沒有明顯界線,所以也不可能出現絕對的指數投資。

在我的觀念中,只要是廣撒網、不用盯盤、沒在操作、別付高昂的經理費用、每天晚上都可以安心睡覺、搭上市場持續成長的順風車......就是「指數投資」。
至於有沒有主動配置、主動擇時、主動選市場、主動調整倉位、主動決定交易頻率......留給基本教義去煩惱吧。

硬要把光譜分布的投資行為,切成非黑即白的兩個陣營,這只是在自討苦吃。


後記:

MVO, Risk Parity和BL我都寫過,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去翻。


我的Facebook

帳號不穩定,偶而發文


另外我有兩個DC

一個hardcore

https://discord.com/invite/kJRVXf8ENc

一個輕鬆

https://discord.com/invite/aw9RkXwedU

我大概三周回一次,但裡面有高手,歡迎提問。


參考:

Bogleheads

Markowitz和效率前緣

Risk Parity 策略和全天候基金

Black Litterman 資產配置的好武器

槓桿ETF適合長期持有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