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樂
閣樂

讓我快樂地躲在閣樓,可以嗎?

電影《末代皇帝溥儀》:一個人的故事


1

我的標題起得很老套,但確實是我步出戲院時的感受。

《末代皇帝溥儀》在題材上有其優勢,但亦有劣勢:三歲便被抱進紫禁城登基的溥儀,經歷重重高低跌宕,一生充滿戲劇性。然而,這位末代皇帝很難引起後人的同情,因為他那平庸的氣息沖淡了生命的悲劇性──許多人覺得他不過是無能的傀儡,甚至是小丑。又或者,大家都是「外貌協會成員」,總覺得溥儀架着眼鏡的樣子很呆氣。

另一方面,電影採用什麼手法呈現末代皇帝的一生?傳記電影的時間跨度向來很長,加上此次電影的敘述對象為皇帝──命運與大清帝國緊緊扣連──怎麼想都是一套大敘事的電影,而我對大敘事電影不感興趣。大抵是我對傳記電影的認識太少,最後結果出乎意料。重要的是,電影從溥儀的角度出發,情感呈現細膩,扣人心弦,令觀眾摒棄偷窺視角(不少人對正史缺乏興趣,卻津津樂道於宫闈秘聞),也忘卻這其實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帝皇將相」的故事。

2

戲中溥儀的老師莊士敦說:「皇帝在宮中有如囚犯,自登基直至遜位,他仍是個囚犯。」這正是電影中溥儀帶給觀眾的感覺。

和時下流行的清宮戲不同,戲中的紫禁城牆壁破損褪色,正如清室一樣已是強弩之末。而宮中的太監、先帝妃嬪等人,通通散發出腐朽的氣息。原應朝氣勃勃的小朋友,被迫困在這樣的環境成長,想來也是可悲。更可悲的是,他生於宮外,只因命運而被迫走進這座浩大的「牢獄」,與親人分離。

登基後,溥儀問:「我真的可以任何想做的事情嗎?」服侍溥儀的貼身太監說:「你是皇帝,當然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然而溥儀最大的願望──回家──根本無法實現;七年後,弟弟溥傑首次進宮,溥儀對溥傑說:「我從未遇過其他小孩,他們都和你一樣嗎?」溥傑邀請溥儀到家中與其他弟妹一起玩耍,但此時的溥儀已經深知不可能。

3

若說溥儀童年的主旋律是寂寞,那麼長大後則是反抗。一般人認為溥儀軟弱無能,但導演從人性角度看,溥儀曾經一次又一次嘗試反抗,希望掌握自己甚至是大清的命運,只可惜迎來重重失敗:小時候,奶媽被秘密送離宮,溥儀無論如何追跑,仍未能見到奶媽最後一面;少年時期,溥儀騎着單車到達紫禁城大門,外面的世界觸手可及之際,侍衛趕緊把門關上,溥儀繼續被「囚禁」。

後來,溥儀被迫娶婉容為妻。他氣憤地對老師說:「我想逃走,莊士敦。我有行李箱和英國機票,我要去牛津大學。」然而連最開明的莊士敦也婉轉地反對:「結婚或許是比較實際的逃避方法。」鏡頭一轉,馬上到大婚當日的盛況。(不得不說,戲中許多鏡頭轉接都非常精彩!)

長大之後,溥儀毅然剪去辮子,並決定改革紫禁城。此時支持溥儀的除了莊士敦,還有婉容和文繡,溥儀不再是孤單一人。很可惜,溥儀在此已經到達人生的最高點,因為不久之後他就被逐出紫禁城。

到達天津後,婉容在舞會上興奮地問:「這次我們真的去(外國)嗎?」句中「真的」一詞觸動了我──原來溥儀沒有放棄出國的念頭,現在曙光終於出現。但作為觀眾固然知道,他們的願望最終還是幻滅。我頓時感到心酸。

4

我不懂得把我對這套電影的喜愛寫下來,劇本、演員、音樂、佈景、拍攝、剪接等各方面都配合得非常美妙。電影即使片長近三小時,裏面選取的溥儀生平片段不算很多,但每一段都拍得很精彩,令人觸動。我想,假如電影多選幾個片段,再加長兩、三小時,那就好了。

要將溥儀一生如此精彩地呈現,藝術加工是少不免的。有指電影劇本根據《紫禁城的黃昏》和《我的前半生》編寫,因為未讀過這兩本書,所以不知道電影多大程度忠於它們。有人指出有的情節、場景、打扮不符史實,我個人其實在這方面不太執着。然而我還是想:我感到觸動,很大程度是因為電影對歷史的藝術加工。當然,作為觀眾應該有分辨史實與藝術創作的能力。可是電影有否過分加工、改寫歷史呢?

舉例說,電影對後宮妃嬪的描繪比較誇張:她們有奸猾的眼光凝視溥儀,笑裏藏刀似的;溥儀飲母乳一幕更甚,後宮妃嬪竟坐在船上離遠窺望。透過這些片段,溥儀的寂寞與不安被深化,觀眾無疑對他產生同情。其實現實中,後宮妃嬪沒這麼陰森恐怖吧?

另外,溥儀、婉容和文繡的感情令我傷感,因為溥儀終於擁有家人,最後卻仍要分開。後來我才想起,現實中三人的關係可沒有這樣親密。(導演對溥儀真好,但欺騙了我的感情。)再說,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後,其實回了父親載灃的皇府居住,家中有兄弟姊妹,不至於孤身一人。

5

最初我沒興趣看溥儀的傳記電影,因為他的故事太耳熟能詳,而他缺乏個人魅力。更不用說,電影由外國人拍攝,主要對白以英文進行,會否充滿對東方國度的獵奇視角? 然而近日戲院宣佈重映,此時我才發現身邊不少朋友喜歡這套電影。我懷着疑惑的心情進入戲院,然後馬上明白為何這是一套經典之作。

衷心推薦大家入戲院觀賞這套電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