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鸡汤的Kevin
反鸡汤的Kevin

独立写作人,喜欢观察世界 坚信: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中国:活人买不到药,死人排不上号,何以至此?

优秀的政府要懂得管理预期,避免民众恐慌...

看了一则新闻,武汉有个小区昨天还在封控,给阳性患者家门安装感应贴片,小区住户包围警车,群起而攻之。如今的情况就是这样,封了三年,人心已经很沮丧了,造成现在“哪里有封控,哪里就有反抗”,反抗的不只是社区居民,更激烈的反抗在各大高校,高校发生的一系列“白纸革命”事件,让政府决定全国大学生提前放假,况且病例的大爆发早在官方宣布“放开”之前就已经开始,原因就在于“封不住了”。

三年,封了又解,解了又封,封控之后的“清零”就像吸毒后的幻觉一样,只是假象而已,“清零了”病毒就不存在了吗?都说“封控”是为了“放开”创造更好的条件,三年可以去建设医院,增加床位,去储备设备物资,研发药品,普及疫苗,而这三年,我们把大部分的金钱人力物力全都花费在了“隔离封控”、“全民核酸”这种高成本的措施上,本末倒置,现如今一方面是人心已经封不住了,另一方面是钱花的差不多了,人力物力也都消耗殆尽,先不追究其中是否存在官商“利益输送”导致政策被绑架,突然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可能不是在和民众“赌气”,而是闹到这一步,真的没办法了。

封控短期看起来效果很好,封个十天半个月,换来另外十天半个月的“正常生活”,但这终归是不可持续的,人是要生活的,是要活动的,这个病毒对全人类来说,消灭它,是一场几乎不可能胜利的战争,细数人类历史上,消灭过几个病毒?既然不太可能消灭它,我们就要想办法把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在中国这种体制下,把“封控清零”上升到政治高度,就只会成为一个政治任务而已,而且你敢开口子,就有人敢钻空子谋利,政策早已违背了它的初衷,就像毒瘾一样一阵又一阵发作,我们不能轻易依赖封控和清零,封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终究还是要想其他办法让人们重归正常生活。

为什么说现在的“硬着陆”是不对的,因为国外的“作业”摆在面前,却不知道抄。新加坡、澳洲都曾是进行严格封控的,走出来、走向开放并不容易,放开的同时必须保证很多东西要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过渡。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前的演讲中很好的阐述了他的做法:“放开一点点,待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再放开一点,等稳定,然后再放开一点。最终回到社会常态,而避免巨大的代价和政策骤然转弯造成的混乱...我打算一步一步推进,我没法保证不出任何差错,可能得偶尔踩一下刹车,但这就是我的整体计划”。

所以优秀的政府要懂得管理预期,避免民众恐慌,反观我们的专家,真是甩锅的好手,不是说现在将这个病毒描述成“流感”,重症死亡率不高,就可以坐视不管,要知道我国每年因流感直接死亡的人数就有8-9万,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流感引发的其他原因死亡,新冠的R0很高,管轶教授在20年就预测全球90%的人可能会感染,如果说感染的基数这么大,再乘以死亡率,死亡人数就不会是个小数目,最近有研究声称中国会有130-210万人面临生命危险,从这几天的北京各大医院、殡仪馆来看,这个数字可能并不是玩笑话。再来说疫苗,众所周知灭活疫苗的保护效力是远远不如mRNA疫苗的,大多数人接种的最后一针灭活疫苗已经差不多有一年,其保护效力还剩多少?为什么中国迟迟不引进外国先进的mRNA疫苗,是因为中国人的体质和外国人的不一样?还是说为了面子不肯承认国外的技术比我们先进?或者是国内的疫苗厂商和官员有更多的利益往来?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

柯文哲作为外科教授,自述在参加“上海台北双城论坛”时,质疑到“全世界都在放开,为什么大陆还在封城,大陆的科学为什么和全世界的都不一样?...双城论坛上我跟上海市长良心的建议用mRNA疫苗或更新的疫苗,就是打一轮开始慢慢解封,有热区再打第二剂,不理性不科学不务实,结局就是激起人民的反抗”。如今我们终于放开,但属于是“硬着陆”,毫无准备的突然掉头不说,而且冬季并不是放开的最好时机,冬季是各种流感病毒的活跃期,正确的做法是从今年夏天开始就逐步放开,明明可以走阳光大道,却非要拖到天黑去走夜路。如今人心封不住的情况,也拖不到明年夏天了,冬季放开属实是摆烂之举,我们经常嘲讽外国“躺平摆烂”,殊不知人家在放开的同时为民众发放抗原、药品、各种补贴、失业救济,而我们呢?如今躺的最平的就是我们了,活人买不到药,死人排不上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