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less
Moreless

自由撰稿人,平等公义追求者,资深时评员

美国政府限制使用微信三个层面的问题

由于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临近,中国问题历来都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选举中乐于操作的议题。加上美国新冠肺炎的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美国的种族问题也很严重尚且无解。鉴于美国的国内问题日益矛盾重重,导致美国跟中国之间的摩擦持续升温,新冷战有一触即发的趋势。

2020年8月5日,美国国务卿宣布美国进行清网行动,标志着中美在科技领域上脱钩的开始。清网行动包括五大方面:

  • 干净的运营商(把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排除在美国的电信服务之外)
  • 干净的应用商店(要在美国的应用商店中将据称是不受信任的中国产应用程序)
  • 干净的应用程序(不允许不受信任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预先安装流行的应用程序,例如华为的应用商店)
  • 干净的云服务(不受信任的中国厂商不允许对美国提供云服务)
  • 干净的电缆(不让中国公司竞标海底电缆建设,确保联系美国与国际互联网的海底电缆不受侵害,避免被中国大规模收集情报)

这五条举措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从网络物理层开始隔绝了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和像华为这样的设备提供商插手美国网络基础建设。从应用层面,也大规模杜绝中国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对抖音和微信这样在全球广泛使用的app打击很大。

2020年8月6号,美国川普总统又签署了两个行政命令。指责微信和抖音Tiktok替中国政府审查内容,并收集用户数据传给中国政府,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于是要求45天之后商务部开始禁止所有美国的企业和个人跟抖音和微信的母公司进行任何交易。不过这个文字还是有模糊的空间,到底所说的“交易”是指哪一种,是指商业往来,还是包括个人的一些资金交易,例如微信支付、转账、发红包算不算交易还各方说法不一,有待今后由商务部统一给出解释。同时美国参议院也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禁止联邦雇员在移动设备上使用TikTok。

在美国,微信与TikTok不同,后者主要是美国的年轻人使用,而前者主要是在美华人使用,西方人使用得较少,因此激起的美国人反弹也没有那么大。但是这则消息引起了广大身处北美的微信用户的不安,担忧过了45天以后,在美国,微信就不能使用了 ,将失去跟国内的家人朋友的有效联系。于是纷纷开始转到别的替代聊天工具。

与互联网的开放精神相悖,微信一开始的目的就是限制信息的流通,以及便于管控。微信的做法,是把信息限制在每个用户自己所在的圈子里,跟微博或者推特不同,其用户发的信息缺省是所有人可见,微信则是只有对自己的好友可见,在朋友圈给自己留言的人如果互相不是好友都看不见彼此对方。微信群则限制最多500人,所以群里发的消息,在没有转发的情况下,只有最多500人可见。

微信限制只能有一个移动设备可以登录。当在一个手机上登录后,如果想在另一个手机上登录,原来的手机上登录就会被迫贴出。微信公号的文章,搜索引擎搜索不到,普通权限的用户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里面也不让嵌入外部链接。所以微信对于互联网来说,就是信息孤岛,在微信上要确证一条信息的真伪,要付出的成本比较高。而传播谣言却是异常的方便。传播谣言的人,只要符合自己心理预期,不会在乎是否是事实,随手就转发出去了。而另一方面,许多人有反体制的心理,而体制本身又垄断了各种资源,导致反体制的信息不容易在正规渠道传播,而是通过一些小道消息的方式传播,所以一些表面上反体制的谣言,容易被反体制的人轻易采信,而不做确认。而理性客观的文章,传播效果则远不如煽动恐慌和焦虑情绪的文章。于是微信成为了传播虚假消息和散播焦虑的利器。

由于微信群建立的圈子比较小(微信群人数上限500人,电报群人数上限20万人),各个群之间又不可见。最后形成的就多是跟自己观点一致或者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而观点不一致的人多被边缘化或者排挤。导致的结果,就是各个微信群形成了同温层,或者叫回音室效应(echo chamber)。就是个个人偏见以及观点,通过微信群强化和放大。而对于不同的意见,则不容易得到关注和重视。所以观点就会越来越偏激和极端。

至少从2013年起,在美华人就通过微信积极参与了关于美国华人的各项政治活动。比如2013年的抗议脱口秀主持人Jimmy Kimmel在节目中出现要“杀光中国人”事件。2014年的加州反对SCA5活动, 以及2016年初的支持纽约梁警官在全美范围内组织的游行,都是主要通过微信群来组织的。

由于在全美组织了声援纽约梁警官的游行,微信群积聚了很多在美华人的参政热情。这个时候在美国华人网络圈小有名气的写手“解滨”和他的七位同道建立了“美国华人之声”公众号。用以引导舆论,主要是号召华人支持川普。推送的这些文章主要来自英文右翼网站或者来自中文社区。标题都比较骇人听闻,例如“选川普的理由:非法移民的问题必须解决”,“奥巴马公开鼓励非法移民参加选举投票”等。众所周知,美国选民要提前进行选民登记,投票日当天去投票的时候要核对投票人的姓名,如果被别人投了票,自己去投票的时候就会被发现。所以冒名顶替投票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川普上任3年多,上任的时候共和党控制了参众两院,美国的司法部门到现在也没有一个case是因为冒名顶替投票被发现。

据《揭底“美国华人之声”: 微信谣言何以成为挺川利器》一文,根据解滨的说法,“美国华人之声”是一个试验:“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创建几个月后,公众号有了超过 32000 个订阅者。在微信群和其他中文网络转发它的文章的人更是多不胜数。

关于2016年大选,华人以外的美国人社区热议的是自媒体传播的假新闻在川普当选中起到的作用,主要聚焦于脸书上面的假新闻,还有后来爆出的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利用脸书网站的漏洞,专门给用户喂料假新闻的丑闻,导致脸书股票大跌。

但是涉及大选的假新闻,并非脸书独有,也并非只有俄罗斯有意给选民投放假新闻。微信上的假新闻尤其泛滥。

虽然“美国华人之声”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其手法比起那些专门炮制假新闻的马其顿网站来也显得简单,它给了我们上了一度被忽略的重要一课:在选举中,操纵公众意见的舆论战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它的技巧无非是:明白如何在合适的网络平台上找到目标读者群,并及时地给他们提供按需剪裁的信息。
如今,尽管解滨已经暂停了他的写作和政治活动,“美国华人之声”依然活跃。没有了解滨,“美国华人之声”仍然每周推送不少文章,在新闻报道里夹带赞美川普、鼓吹右翼思想的私货,试图塑造华裔美国人的时代思潮。没有了解滨,“美国华人之声”寻找到了新的写手,并在一些文章里加上“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的免责声明,尽管这些文章作者并非实名。最近,该公众号还开通了打赏,接受读者自愿的金钱奖励。

例如最有名的一则谣言,就是希拉里的披萨店虐童的谣言。受过微信煽动文章洗礼的华裔选民,得出结论希拉里就是个变态和骗子,民主党腐败混蛋透顶。为了不让民主党上台,为了自己的下一代,川普哪怕就是个十足的混蛋,捏着鼻子也要选川普。2016年川普当选,华人社区支持川普的选票来源,以“美国华人之声”为首的众多微信公众号传播了大量政治谣言,功不可没。

另外,据纽约客杂志一篇名为《后真相时代,在美中国留学生获取新闻的读物》指出,2014年由留学生林果宇在北京以个人的名义创立的北美留学生日报。,在2016年美国大选后主要推送带民族主义色彩的中国新闻。并不惜编造新闻来达到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为目的赚取点击。2019年的统计,“辱华”是《北美留学生日报》文章里的热门词汇。截至当年2月,已被使用了至少145次。北美留学生日报报道的,多是一些fake news。因为北留就是一个靠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赚点击的自媒体而已,他的受众从来不会主动去看新闻,而是去找消遣的。因为老看这些fake news,尤其是大陆的留学生们,根本不会留意CNN、纽约客这种主流媒体的报道,所以与待在国内并没太多区别。而且北留的读者群,也不只限于身处北美的留学生,更多的则是墙内受众,以貌似一个侧重于海外的自媒体的形象现身来演绎国外的新闻,则更加有欺骗性。

著名的犹太人作家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写过,在极权主义国家,宣传与恐惧相辅相成。大选中显现出的一些宣传手法,倒是印证了汉娜阿伦特的论断。在宣传中充满散布恐惧的谣言,比如说,选了民主党就是选择搞社会主义,拜登上台美国就完了。按照欧洲的标准,民主党里面代表极左的桑德斯或者AOC都是在中间偏左一点点。别说这些偏左翼的没有称为总统候选人。就算这些人能选上总统,也不代表美国要搞社会主义。而Obama和拜登都是中间偏右。

所以,在彭佩奥关于清网行动中的第二条,“干净的应用商店”里面提到的有关于宣传和虚假信息的内容,确实是有所指的。

川普的行政令,和前一天国务卿蓬皮奥的关于清网的几点框架比起来,并没有提及微信上面的虚假信息的问题。所以国务卿跟总统对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并不尽相同。微信上的虚假信息客观上是有利于川普当选的。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猜测,川普并不是真的想要禁止微信使用,而只是把这个作为一个精选议题来操作。或者对于决策者来说,他们也不清楚微信上的虚假信息具体内容是什么。

关于川普关于微信的行政命令的解读,有律师分析指出,对微信的限制,表明今后对于微信上有关内容,美国政府将会拥有管辖权。美国将严格管辖的这一类信息包括:疫情等方面的假消息,干扰大选,美国动乱等其他伤害美国利益的消息。

今后如果再有微信公众号发布这类不实信息,影响美国大选的话,可能就会受到美国司法部的管辖了。

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实行严格的管控,从2009年以来就彻底封锁了脸书,YouTube,推特,whatsapp,Instagram等社交网络网站。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2014年谷歌的各项服务在中国被全面封锁,包括gmail都无法使用。而微信对言论的审查也无处不在,一篇公众号的文章,不给出什么实质性的理由,说违规就看不到了。微信对用户的封号禁言,也从来不给出具体的理由,直接说违规就删帖封号了,有时候连任何提示都没有,被封号,被禁言,被限制群聊功能都没有提示,当事人用户都不一定知道被封。

微信的安全性,也经常成为被人诟病的地方。因为没有端到端的加密,微信在跟wired,whatsapp, telegram, signal, Facebook messenger等十几种即时通信软件评比里,安全性最差。(参考链接

The report placed Tencent last out of a total of 11 companies, including Facebook, Apple, and Google, for the lack of privacy protections built into WeChat and QQ. The report found that Tencent did not make use of end-to-end encryption, which is a system that allows only the communicating users to read the messages.

另外社交媒体上也时不时会登出,在微信群里批评了政党和政府,就会被公安机关轻则罚款,重则刑事拘留,或者被捕的例子。可见微信上的言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都是透明的。

而美国如果封锁了微信和抖音,也给一些从政府层面限制言论自由,钳制网络自由的行为提供了口实。

另一方面,大陆的中国人,和从大陆来美国的青年学生或者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以及跟中国有商业往来的人,确实日常生活会对微信有所依赖。

《纽约时报》也发表了一篇题为《打击微信,川普针对的是中国沟通世界的桥梁》的文章。大意是说川普政府打击微信是要切断了华人沟通的桥梁。

微信是腾讯公司因应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由曾经开发国foxmail的工程师张小龙于2011年推出的主要面对移动平台的即时通信软件。经过近十年的增长,微信已经远远不是即时通信工具这么简单,微信变成了手机上的一个超级应用。可以用来聊天,分享图片,获取新闻,购物,交友,移动支付,付账单,买火车票,买电影票等等,不一而足。微信是集合了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Uber的功能的一个巨无霸。注册用户超过了10亿。整合了这么多功能的app在海外的互联网环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由于中国的政策原因,以及其他应用被打压的情况下,这种超级应用在中国的互联网称为了可能。

可以说,微信已经渗透进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如果没有微信则是很不方便。因为微信成为了在美华人和国内的亲朋好友联系的唯一快捷有效的方式,所以川普的禁令一出台,就引起了一些在美华人的焦虑。

十年前,当微信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日常使用的即时聊天工具有MSN,QQ,Skype,或者是google talk(后来的hangout)等。这些工具当年都曾风靡一时,但是当今这些工具或者因为用的人不多已经死掉,或者在大陆被封了,所以现在剩下在大陆能用的只有微信和QQ了。

微信可能被封的消息出来以后,很多人纷纷决定把用微信作为聊天工具转移到其他的即时聊天工具例如WhatsApp,telegram,Line,或者是signal。不过这几个工具在中国大陆的都是被封锁的。这也是他们在中国大陆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因此也有人提醒,跟一些激烈的反体制的人,对美国最近的比较激进的相关政策保持强烈支持的态度相比。人们可能忽略了和一些日常生活依赖于微信的人的共情能力。因为要是一旦取消了对微信的访问权,翻墙对很多人来说也有技术壁垒。确实会对一些上了年纪,或者对新技术没有适应能力的人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即使微信今天不被封,也很难保证将来某一天微信不会对一些人群停止服务。如何满足这些人在后微信时代的社交需求,也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微信被封的可能,可以让很多人开始考虑,把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寄托于一个单一的通信工具是多么的不靠谱,也很不安全。一旦这个聊天工具因为某种原因被封禁或者不能使用的话,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替代选择。

关于微信该不该封的三个层面的问题

微信该不该封,川普会不会封微信,以及川普该不该封微信,是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微信该不该封,基于前面的论述,微信上的言论审查,无故封号,通过微信来监控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以及微信被用来传播假消息。这些都是微信至少应该受到有效监管的原因。政府的职责大部分情况下是监管,公开。监管这个App没有侵犯隐私,公开侵犯隐私的行为,责令整改。广大用户看到公开的证据表明这个App问题这么大,就不会再用它了。

至于限制微信所带来的日常生活的不方便,应该寻求通过别的替代方式解决。

第二个问题,川普会不会封微信,据目前的政策执行看来,川普并不一定真的想要封微信,他就是在做选举操作议题。所以行政命令的言语也很模糊,对于什么是交易的定义并不十分清楚,留下了很大的扯皮空间。也许过了一两个月以后,他自己都忘记了这回事情。

关于第三个问题,川普该不该封微信。其实这是一个价值判断。如果川普是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政治议题来炒作,而不是真正的出于要维护公民言论自由的正当权利,那他这么做就不对。至于微信如何违规,并没有明确公示任何证据,至少缺乏了程序正义。正确的程序是,先公开证据,再实行监管,最后再封禁,这个程序正义应该要有。如果他真想捍卫言论自由,就应该公示证据,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现在这种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处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