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我將永遠不去那裏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我將永遠不去那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巴菲特
但若沒涉獵投資領域
可能不知道這位影響巴菲特很深的投資者
他是巴菲特的合夥人
也是個投資大師
他也被稱為長著兩隻腳的圖書館
他很低調
他也很亞斯
他是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
他是我的偶像(絕不是因為我也叫查爾斯XD)
巴菲特從85%的葛拉漢(註1)+15%的費雪(註2)
轉變成85%的費雪+蒙格再加上15%的葛拉漢
奠定長年期無人超越的投資績效
蒙格佔了很重要的因素
蒙格有許多影響我的思想
尤其這一句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我將永遠不去那裏
聽起來多像玩笑話
我想很多人會說這不是廢話嗎
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我幹嘛去
但其實這句話應該這樣解讀
大多數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會死在哪
但真正去思考這個問題後
試著找出自己會死的這個想法
可能都不曾萌生過
但偏偏這個大哉問
是需要流程去解析的
我用三個步驟說明
●第一步-思考事情的正反面
我們要先去思考
我們到底在承擔甚麼後果
這個後果我們有沒有可能承擔不起
如果是
這就可能是我們會死的地方
●第二步-大量學習
不去學習
不把經驗化為成長的養分
總是人云亦云
用本能跟框架看待事物
怎麼可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去判斷這個地方會不會讓你死
●第三步-控制可控面(風險)
即便前兩步都很清楚
但我們仍然有可能面臨到意外
也總有不能控制的運氣
所以我們要知道的是
我們不要自己往會死的地方走過去
甚至還要盡量做好防衛措施
不被人架過去
不被車撞過去
不要不受控到了那裏
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要去控制風險
不是任由命運掌控發生跟嚴重性
1.思考事情的正反面
2.大量學習
3.控制可控面
當做好這三步
才能像查理‧蒙格用這想法看世界
並且實踐
看到這裡
再看這句話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我將永遠不去那裏”
是不是有產生新的想法呢?
#查理‧蒙格
#價值投資
#多元思維模型
#人類誤判心理學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
#我將永遠不去那裏
#思考事情的正反面
#大量學習
#控制可控面
註1
葛拉漢是巴菲特的老師,價值投資之父,也是影響巴菲特走上價值投資思維的啟蒙者。
註2
費雪是成長投資之父,費雪跟蒙格讓巴菲特由撿便宜的思維,轉變為更重視公司長期的發展,更確立長期投資的效益。由便宜的價格買入普通的公司轉為以合理的價格去買很棒的公司。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