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媽媽
佛系媽媽

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創傷,深受感動,最後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爵士鼓的人生課

不經不覺學爵士鼓已經兩年了。

還記得當初我抑鬱時,輔導員叫我去做一些自己有興趣的事,那時候我完全想不到我有甚麼興趣。那時候我也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後來我的心靈導師阿賢說,隨著我的療癒成長,我會慢慢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可傾訴的伙伴,後來真的慢慢遇上了,真的很奇妙。

我遇上爵士鼓是十分機緣巧合的。當初朋友說讓小朋友去學音樂很好,於是我便帶著孩子去了音樂室試堂,孩子們很開心的每種樂器都試,試完後他們說要學爵士鼓,於是我便付了3個月學費,結果他們學了幾堂便說沒興趣。其實這也很正常,當孩子說想學一樣東西時,其實他們的動機是「我想在有大人陪伴下自由地按自己方式去玩樂器」,而不是「我想很有系統地循序漸進學會演奏一首歌」。

既然孩子不想學,但又已經付了學費,那就讓我來頂上吧!

本來是抱著「付了錢不要浪費」的心態,怎料卻一試就愛上了!那是有panic attack的我完全沒想像過的。聲音 - 尤其是擴音器的聲音和有迴音或泛音的聲音,十分容易觸發我的 panic attack (我超怕頌缽)。雖然我上課時有時候會有 panic attack 情況,但那個強烈的節奏感和可以全力擊打的感覺讓我很釋放!

加上我遇到一位很好的打鼓導師 Brian。

作為一位學霸,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加上我本身有8級鋼琴底,讓我開始時學得很快,但為了保持「好學生」的形象,我學得很緊張,上課時全神貫注,很怕打錯,畏首畏尾,不敢用力打。Brian每堂都不斷重覆對我說:「別怕錯,錯也沒問題的,我寧可你打錯,也要放膽地打。」

寧可錯也要放膽?!

OK,把我一大人生課題點出來了,我真的很怕犯錯,因為小時候犯錯會換來懲罰或嘲笑,而當我成績好時大家才會讚美和欣賞我,所以我必須要是完美的,我要比其他人出色,這是我的價值。但這個心態讓我經常性的十分緊張和焦慮,也不能放膽地全情投入。

然後我的節奏感也不是很好,其實這在我以前學鋼琴時已經發現了,我總是跟不到拍子機,甚至連自己快了或慢了也聽不出來。一次上課時,我打完了一段,知道自己沒跟到拍子機,於是問 Brian: 「我是太快還是太慢了?」

Brian答:「你是太驚了,你太不相信自己了。」

嗯,把我另一大人生課題點出來了。

Brian總是很耐心的陪我練習,如果我在打鼓時有錯漏,他也會讓我把歌打完,才指出有哪個位可以改善。他也從不說些讓人感到有壓力的話,例如他不會說「你必須要學會聽到拍子機」,他只會說「你練好這一個,之後可以打的歌就會多很多」。他不會說「必須」「應該」,而是說「可以」。他知道我怕犯錯,有時我打錯了又會風趣的幫我找下台階,讓我放鬆一點。而且我經常沒有練習就去上課,每次我尷尬地說:「我這次又沒有練鼓了」時,他都會說「不要緊,很小事」。他知道我不喜歡練基本功,就直接讓我打歌,打到某些位我有困難時,才把那一段當成基本功的讓我練。而當我上課時發 panic attack時,他又會想辦法減低鈸的泛音。

這跟我以前學鋼琴的經驗真的很不同。以前的鋼琴老師總是說「必須要練琴」,「必須跟到拍子」,「你不練好基本功,就沒法再考上去」。彈錯了時就會被馬上指出「錯了」然後彈到沒有錯才可以繼續(這其實讓我很緊張,好像無時無刻都會被捉錯處般)。而且要練習十分沉悶的 scale 和要抄音名。那時候我上課時常會發 panic attack,但都沒敢對老師說,只好硬著頭皮的繼續上課。

Brian完全是善養版的音樂老師! 他的包容接納和支持,讓我慢慢的放下焦慮,敢於在他面前放膽地犯錯,在他面前做自己,大叫「呀!這個好難!我做不到!」。每次上完堂我都覺得被滋養,好像上了一節心靈課。

「雖然你未做到,但你打的時候有用力,感覺肯定多了,這很好。」

錯了也不要緊,與其畏首畏尾,不如放膽地痛快活一場,瀟洒走一回。
人生不也是這樣嗎?

同場加映: 腦幹調節活動

專家發現,曾經受創傷的孩子,腦幹會停留在求生模式,影響安全依附、EQ及學習等。
而腦幹調節活動則可幫助過度焦慮的腦幹平伏下來。

腦幹調節活動需要符合以下6個條件:
由可靠的大人陪伴、適合孩子能力、有重覆性、快樂、有節奏、尊重的氛圍。
有陪伴的慢跑、呼吸、打鼓、唱歌、跳舞、跳彈床等都可以是適合的活動。

例如我的善養爵士鼓課就很乎合了,但我小時候的鋼琴課則不乎合,因為老師的評語沒讓我感到被尊重,只感到被要求。

想知更多可參考 https://chosen.care/the-repair-of-early-trauma-a-bottom-up-approach/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