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这件事都一做十年。这种癖好曾引起有司关注,后来在Matters的活力一落千仗。但仍然在记,不在这里,就在那里,而且一想到有人会因为你的记录害怕,就更觉得这记录的价值。我会继续。

刘心武老师推导出来的《续红楼梦》

刘心武老师在《锵锵三人行》上说,读者批评他的续红楼,他很高兴,因为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借由他的“续”,能再返回原著研究其精髓。可是他写在续红楼之后的附录,用了很多反问句和批评者对线,显然还是对有些批评比较上头。大概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你懂个屁,老子研究《红楼梦》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敢来批评我!

哈哈,我觉得挺有意思,作家们往往都在序言或者附录里感谢这个感谢那个,搞得一团和气,很少看到像他这样如社交媒体般的和读者对线。

个人觉得,续写红楼是个勇敢的尝试,尤其是在现在,续写古书,指定很难讨到好。首先最基本的语言上就太难了,这一点,高鹗当然占尽先机,后来者没办法和他比。自然,再一百年后,有人要续写的话,又比刘心武面对的困难多些。

只是,我偶尔觉得,红学研究会不会有点儿太过了?一部小说,有人喜欢,又有能力,做做解构、阐释甚至续写,都无可厚非,但抽丝剥茧非要让故事按所谓的“伏笔”发展,会不会脱离了文学作品的本原呢?文学不是科学,套公式算出来的小说能是出色的小说吗?反而,被刘老师猛烈批评的高鹗的续作,虽然很有可能如他所说背离了曹雪芹的初衷,却好歹体现了高鹗自己做为一个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刘心武老师的这个,当做经过文学加工的学术专著,可能会更好。但我还是觉得,从一本古书里看到历史、看到民俗,借由此去研究历史长河中人们的生存状态,这样比较有意义。研究伏笔,猜测原作的创作意图,试图按他的想法补足残本,多少有点跑偏。

刘心武最推崇的《红楼梦》之精髓,说在于它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好像前八十回里的每一句都在为后来的情节发展埋伏笔。他这么想的另一个重要根据是脂砚斋的评注,后者在一些地方写了诸如“敷黛玉之死”,前者便根据其推导出后来的故事走向。所以刘的续作,据他自己讲,都是有“理论依据”的,他也一再call back前八十回,提醒读者,你看前面有讲噢。希望读者的反馈是,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

前八十回里一些被撵出二府的丫头、本来相忘于江湖的人,在他的续二十八回里,又回到了读者视野,并且全部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巧合。这给我的有点刻意,也使得小说变成了一颗蛋。本来是开放的,发散的,突然有一双大手自外向内收拢,越来越用劲,最终盖棺论定。

生活中,我们讲有些话,不过是一时起意,比如我在酒场上讲起柳湘莲这个人,说他萍踪侠影,天马行空,今天当了和尚,明天蓄发还俗也不是不可能。这话说完就完了,不一定后来柳湘莲就真的还俗回来了。我想曹雪芹应该很多话也是这样的意思,说来是为表现人物性格,而不是规定人生走向。

我当初之所以想读这个书,是抱着颠覆原作的期待的。窦文涛说刘心武写赵姨娘和贾政的房事,写成了金瓶梅,这我就很感兴趣了。谁知是个幌子,不过一笔代过。

当然真的有颠覆性的人物,像李纨,她在前八十回里给人的印象是无欲无求,一心教子的滥好人。在刘心武笔下,她成了全书最大的“心机女”,抠门、冷血到见巧姐被卖妓院而无动于衷。我还挺喜欢这种转折,看上去是颠覆,实际也许只是前八十回里,你们从来没有将视角真正放到过她身上,而已。

我怎么光想着颠覆呢你说。最近大火的《中国奇谭》,小妖怪结尾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的时候,我差点含着眼泪花花站起来叫声“好”。结果几秒钟后来了反转,大圣还是那个火眼金睛的大圣,一切还是“最好的安排”。说到大圣,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大圣里,我最喜欢的是《西游·伏魔篇》里黄渤演的那个大圣,幽默、丑陋、心机、残暴……

这篇其实只是“突然想起”,随便写几句感想发在微博的,但微博说我写的东西违反了社区规定,不给发。我又贴来LS,LS说我超过了500字。于是索性发来matters,添油加醋,扩展成个长文。可不是为了批评刘心武老师,做为一个只读过一遍《红楼梦》的人,我是真没那个资格,只是一点点微末的感想,请不要怼我。再者说了,有人读完了想讨论,说明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很成功了(不含《东八区的先生们》)。

而且我真的没想到刘心武老师已经八十岁了,十年前的锵锵上,我以为不过六十左右呢,原来那时候已经七十岁了,《续红楼梦》刚刚发表。真不容易,我爹也七十岁的时候,已经如风中之烛了。希望他健康,还能继续写小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