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哲明
蔡哲明

新埔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學系副學士 。 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學士 。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 撰稿作者(專欄、社論、副刊)。 專案顧問 。 企劃總監 。 座右銘:以黑血代替紅血革命 。

臺灣加密貨幣的監管之路-「特許行業」的顯規則

臺灣政府由於針對加密貨幣(虛擬資產)沒有明確法令規範,迫使業者與消費者之間產生消費爭議時有所聞,甚至造成各種社會亂象,若行政院未來責成專職虛擬通貨負責主管機關,目前傾向由金管會來負責管理,並且搭配數位發展部技術協防,未來勢必可將加密貨幣產業朝向「特許行業」方向監管。

加密貨幣的成長面向正以全球化的模式發展,卻衍生出金融風險或是人為詐騙,從去年加密幣交易所FTX一夕倒閉到今年加密幣貸款業者GGH聲請破產,已經引發美國、杜拜、香港、新加坡政府強化加密貨幣監管,反觀臺灣目前似乎仍在原地踏步。

  「鏈安領航」Postrings(https://reurl.cc/6Lzy7d)張總經理指出美國紐約監管機構今年二月暫緩全球第三大穩定幣BUSD的新發行,導致幣種遭到資金出逃,迫使加密貨幣再遭質疑,為了邁向虛擬貨幣合規交易,「政府監管」無疑是建置的第一步。當全球前三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在2022年破產,無疑是給幣圈重重一擊,包含投資人態度從積極轉為觀望、各國政府對虛擬資產的監管改為收緊、產業對幣圈產生泡沫化疑慮,也拖慢了商業模式的成形之路。

  美國對於加密貨幣商業模式的監管「動作」在FTX事件後愈趨明顯,負責機構普遍企圖脫鉤銀行機構與加密貨幣,目前常態是將這類危機歸咎幣圈式微,鮮少思考風險控管的基本問題,因此導致具有優勢的加密貨幣,可能因為財務狀況的「不良負債」而概括承受。加密貨幣的高風險性是否納管各國看法不一,對於加密貨幣採取收緊策略成為解套,鎖定加密貨幣業者強制登記、接受實地檢查、設定最低資本額限制等,亞洲國家當中以日本規範相對嚴苛,目的在於墊高行業門檻。

  臺灣如何有效管制加密貨幣已是避無可避的公共政策,行政院將來若以金管會做為權責單位負責監管事務,數位發展部納入國家數位發展政策之一,而非只是放任加密貨幣炒作熱潮,導致投資人在幣圈殺進殺出,還須承擔沒有政府控管的直接風險。根據央行研究報告指出其他國家開始進行加強虛擬資產監管制度,並且透過現有或是另闢單位控管,一般先以基本洗錢防制著手,政策目的針對投資人保護層面,鮮少延伸加密產業的發展導向;然而加密貨幣由誰管理、如何管理、管理時限、權責單位仍然莫衷一是,臺灣卻因數位發展部成立有望開創新的制度。

  臺灣加密貨幣的監管之路未來勢必朝向「特許行業」的顯規則邁進,我們對於虛擬貨幣發展必須納入國家數位政策一環,畢竟從2020年起在各國逐漸走出商業模式,以國情而言還是需要政府介入審核制定門檻,在金管會與數位發展部共構「金融監管機構」;一旦「系統風險」可以有效控管,發展「加密事業」自然水到渠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