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哲明
蔡哲明

新埔工業專科學校機械工程學系副學士 。 天主教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學士 。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 撰稿作者(專欄、社論、副刊)。 專案顧問 。 企劃總監 。 座右銘:以黑血代替紅血革命 。

NFT不死之身的「迷因現象」-「賦能」的反思

NFT作為虛擬數位資產,已是元宇宙中以Web3.0型態的交易模式之一,隨著2022年市場拋售的現象頻傳,使其原先價值造成了預期衰退,但其潛力效用以及網路效應依舊後勢看漲。

  作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提及「迷因」一詞,嘗試解釋文化資訊的傳播方式,透過模仿表達思想、行為以及風格,只為傳達特定主題、意義或是現象;即便國內NFT發展毀譽參半,政府推廣Web3.0整體薄弱,民間早已搭上熱潮創新傳佈,NFT自然可以創造無窮聲量。

  鏈安領航Postrings(https://reurl.cc/6Lzy7d)張總經理認為NFT就像「鑽石」,透過「區塊鏈」的型態得以保存,Postrings平台上的時間軸功能可在每個節點找到紀錄,避免遺失或遭刪除,NFT一旦發行就會從此鏈上永不改變。當各家產業品牌紛紛推出自家NFT有如雨後春筍,似乎都在會員加值上成為配角(例如累積點數功能贈品),甚至淪為藝術品項的圖檔範例(當藝術品的交易買賣),卻沒有人真正思考應該成為Web3.0應用的「起手式」。NFT的「賦能」從一開始就該定義,一旦市面上五花八門的NFT相繼推出,但都陷於短線炒作引發關注,對於品牌加值而言往往事倍功半,恐怕將讓未來發展侷限一隅。

  NFT與品牌經營有如小丑魚與海葵般屬於共生關係,業者必須掌握「錢包資訊」才能接續「客戶經營」,會員機制在NFT世界裡將以「錢包功能」展現,NFT持有者的會員資料串接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才能掌握NFT「賦能」獲取線上用戶紅利。以NFT租賃為例,在Web3.0遊戲中已發展純熟,遊戲玩家作為線上金融交易,例如Splinterlands這款區塊鏈技術的在線收藏卡牌遊戲,每張卡牌在遊戲中都可作為交易 NFT;透過各種任務型、排名賽以及錦標賽賺取收入,遊戲卡牌NFT便能透過第三方的在線市場租賃購買。

  Web3.0的世界中消費者與品牌之間需要搭起傳播管道,業者目前往一站式服務邁進,滿足品牌力、會員證、業務面的多重功能,NFT的持有者可以兌換某項品牌商品,為了獲取服務加入會員,完成交易行為兌換核銷,因此NFT平台強度決定他的賦能面向。

  臺灣的投資者跟進購買NFT依舊是以「獲利為主」,認為推出賦能議題只是為了宣傳目的,由於數位發展部在虛擬貨幣法規制定尚未完備,NFT賦能不再只是「個別價值」還會牽涉「公司利益」,造成購入「弊多於利」的刻板印象。以國內目前的NFT最大宗為PFP(Profile for Picture) ,由於個人頭像獨一無二也能代表網路身份容易帶來外界投資,若採用發展中NFT賦能來做推廣,先前嘟嘟房的負面新聞恐怕讓人投資卻步,因為推出NFT賦能主打購買享有「終生免費停車」,民眾購買才又發現多處停車位被裁撤而引發爭議。

  NFT即便毀譽參半依舊後勢看漲,全靠網路迷因的模仿效應造就聲量不死,鏈安領航張總經理認為除了品牌加值,也要達到租賃購買的賦能效應,才能讓Web3.0締造新的商業模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