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蜉蝣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两部关于女性堕胎权电影的比较研究

在2020年举办的第70界柏林国际电影节中,美国女性导演伊丽莎·希特曼凭借一部关于女性堕胎权的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一举夺得评审团大奖。而早在2007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上,来自罗马尼亚的男性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拍摄的《四月三周两天》也夺得了最高奖项金棕榈奖。可见女性堕胎议题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争议值得深入探讨和剖析。

尽管两部电影的核心议题皆关于女性的堕胎权,展现堕胎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限制和约束,但由于故事所发生的历史语境、社会背景、宗教文化的不同,以及由于导演的性别差异而产生的视角也不同,进而在人物角色的设置、影像呈现的表达方式上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从总体上来概括,《四月三周两天》着重呈现在由男性主导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之下,女性所遭受的压迫和欺凌,并以堕胎议题作为切口。而《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则将视角聚焦于女性在踏上堕胎之路中所深陷的内心情感的挣扎和波动,试图使女性所亲身体验的情绪和感情来唤起观众的共情。克里斯蒂安·蒙吉关照的视角更直接地揭露男权社会的结构性暴力,呈现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平的痛苦和弱势地位的现状,是更具社会性的视角。而伊丽莎·希特曼由于性别优势自然选择了更私人化的展现女性体验的视角,并将女性在面对歧视和压迫的处境时的感受以表示程度化的词语逐级排列。而笔者认为片中女性所感受到的“uncomfortable”恰好覆盖了被法律和道德维系的现代社会里,大部分女性的真实感受,不再像传统社会中遭受到的极度压迫,但也并没有完全消除威胁,而是更普遍化的“uncomfortable”。影片试图将从不、很少、有时和总是这四个程度化的冷冰冰的词汇具象化,而以“uncomfortable”来唤起更多人的换位思考与共情体验。

(一)伦理争议:女性的堕胎权VS胎儿的生命权

堕胎权是美国最有争议的权利之一。围绕堕胎权而展开的分裂立场主要有两个:生命派与选择派。生命派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的生命起源于母体受孕的时刻,而堕胎会引起严重的践踏生命的后果,因此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应当受到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以及法律上的管控和限制。选择派认为人的生命开始于出生,在此之前母亲拥有停止妊娠的主动权。对女性堕胎权的干涉和限制会导致女性处于道德绑架的处境中,不利于自由、民主社会的建设。

在影片《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里,故事发生在2019年的美国,女主角Autumn居住在宾夕法尼亚州。在家乡的医疗机构里检验出怀孕时,她十七岁,已经怀孕了10周。片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设计,这个机构里出现的两名医生皆是头发花白的女医生。负责女主角孕检的女医生,还曾在办公室内张贴小孩子的绘画作品,以及向Autumn描述成为一名母亲的成就感,并放映了反堕胎的视频以希望她抛弃堕胎的念头。

在《四月三周两天》里,故事发生在1987年的罗马尼亚。当时的法律严令禁止女性私自堕胎,而负责做手术的医生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到了2019年的美国,各大洲之间的堕胎限制不同,这也是导致autumn离开家乡宾夕法尼亚州而前往纽约的主要原因。在纽约市内详细展示了autumn由正规医疗机构转向非政府组织的过程,详细地呈现美国纽约市内女性堕胎的合法化渠道。

《四月三周两天》中的女性主角还保留着母性意识的不忍和内疚,体现在处理死胎的抉择上的。不同的是,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里,autumn的立场更坚定,因为还未决定成为一名母亲而选择堕胎。或许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由导演的意图来解释,克里斯蒂安·蒙吉倾向于以社会化的方式处理堕胎议题,因而在涉及到生命伦理问题的时候,选择了更符合社会期待的负罪态度。尽管他拍摄这部影片的主要诉求仍是支持女性堕胎权的合法化,但由于被胎儿生命权的顾忌所约束,定格了将近十几秒死胎的画面,导致该片在立场上比《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更暧昧。伊丽莎·希特曼的立场更坚定地凸显她支持的是选择派,从影片主要展现的是女性在堕胎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挣扎便可体现出。

(二)表达策略:私人体验VS外在因素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里的观众视角更倾向于Autumn的内心情感视角,当外在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摄影机总是会回到autumn面部的表情中,细微地捕捉她坚强的伪装下隐藏的微妙情感。比如在校园歌手大赛的舞台上被一位男生羞辱时,autumn的紧张与羞赧;在autumn于纽约的正规医疗机构内得知自己真正的孕期是18周而机构拒绝实施手术时的无助和迷茫;以及在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长镜头中,咨询师在询问autumn过往是否遭遇过性暴力时止不住的眼泪和停顿;还有autumn在发现内裤上沾满血迹时的恐慌和绝望。

伊丽莎·希特曼导演事无巨细地铺陈和描绘未成年少女autumn的心理变化自有一番用意。与其拍摄激进的游行活动、触目的性暴力现场又或者是独立女性的故作坚强,都不能够使人们完全感受到弱势的女性群体的私人体验。展现未成年少女在财务和身体自主权上的弱势处境,并非以此博取同情,而是揭露真实的未被社会目光注射到的现象,以唤起社会中来自支持者的力量的关照。

而克里斯蒂安·蒙吉在《四月三周两天》里采取了另一种表达策略,更直接地展现女性所遭受的来自男性和社会文化的支配和规训。手持的长镜头以及大量全景构图的画面特性,着重于呈现主角与周围的人与环境的互动。比如在旅馆内男医生提出以性交作为医疗费用的交换;或是热闹的餐桌上一言不发的Otilia想要吸烟却被身旁的男客人暗讽。对于不怀好意的男性来说,女性的身体只是他们发泄性欲和利益交换的对象,而在社会文化的层面,女性的身体亦被各种刻板印象和狭隘认知所规训,被其他人所指指点点,以便女性展现出符合社会期待的形象。

(三)人物的角色策略

《四月三周两天》相比起《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在角色的设定上稍显迂回和复杂。用一句话来概括《四月三周两天》的故事情节便是,Olitia为了帮舍友Gabita顺利完成堕胎,意外地将自身的贞洁和尊严交付给了男医生,由此将堕胎议题延申至女性所遭受的性暴力,因而其揭示的社会意义相较《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更具力度。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影片真正想要揭示的残酷现实是,在社会结构性的暴力之下,没有任何一位女性能够幸免。

相对来看,《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稍显温和,但并不意味着女性的社会处境稍显好转,而是导向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片中Autumn的女友Skylar为了获得偶遇的年轻男孩的资金援助,不得不接受他的示好。当Autumn目睹了两人的亲吻现场时,Autumn将自己的小手指悄悄地牵住Skylar,传递着彼此理解和支持。导演倾向于传递着一种讯息,处于相同处境的女性同胞们应当牵起手来相互传递力量,共同抵抗着现代社会下难以言说和拒绝的“uncomfortable”的感觉。从法律的角度看,正因为“uncomfortable”还不至于威胁到女性的生命和尊严,便由于其暧昧性而难以采取保护和惩罚措施,任其肆意地流动于女性的私人领域里,比如同学的污秽言辞、父亲的自大和漠视、示爱与性骚扰之间的模糊界限、地铁上的露阴癖等。

但两部影片在呈现女性堕胎的过程中,都凸显了意外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种需要隐藏的事情,是一种隐秘的事务。罗马尼亚的女孩需要向整个社会隐瞒,美国的未成年人需要向家中的父母隐瞒。

两者同样揭示着堕胎越像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越折射出女性身体所遭受的支配、压迫和规训的程度有多深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