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亲王
唯亲王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Super flumina Babylonis, illic sedimus et flevimus, cum recordaremur Sion. バビロンの流れのほとりに座り/シオンを思って、わたしたちは泣いた。 豆瓣主页:https://www.douban.com/people/167884399/

2023年4月19日 火 共和231年芽月孵蛋器日(07.30)

以下是上海之行(2023.03.07-2023.03.09):

3月7日晚上就宿下了,住的地方地角倒不错,但是比较累,并不想出去。3月8日清晨,就起床往佘山参拜去了。

坐地铁到徐家汇站的时候,在站里见到了《明日方舟》的宣传画,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地铁里见到ACGN宣传品。

下地铁后坐公汽,下车后从进教之佑门上佘山。路上已经能隐约看到山顶的教堂了。这一路上,见到不少十字标记,可见这地方教产不少。

走到半山腰,遇到一处灰色的小堂,这造型让我想起来南京的堂。堂里安静肃穆,不过有几件华贵的器皿。小堂对面是一处广场,里面有几尊圣像,有人在圣像下祈祷。在圣像下念了几串经,我就上山去了。

上山之路很平缓,是曲折的台阶,沿途是苦路。那来都来了,也不能白白上去,就一处处拜苦路。就这样,短短的山路感觉走了半个多小时。这里自然是严禁香烛烟火,来访人员也比较守秩序。

轻松登顶,见到了之前只在航拍片里见到过的佘山大殿。红砖垒砌的大殿,我说不上是什么风格,不过总给我一种英伦的感觉。并不出乎意料,这里修缮中,未开放。我只能在外边绕了几圈。

佘山大殿边上,就是佘山天文台。有个星座观景台,站在那里可以看到佘山下面。但是天文台也在修缮中,并不开放,我也只能下山了。

下山到半途,发现半山腰小堂在举行平日弥撒,就进去望弥撒,还在圣物组买了佘山圣母的立牌。立牌很便宜,但是质量极差,我买了三个,等回到宾馆有两个底座都掉了。

山脚有上海地震博物馆,和其他各地的地震博物馆都差不多,没什么有意思的。

下山后,我想去佘山修院看看。以前以为是很大的一个地方,到了才发现就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小院子。不过视角很好,就像大殿顶在头上。原本我是想从西佘山上山,横穿整个佘山下来。但走了一会,我对参观这种山野公园感到厌倦,就离开佘山了。

之后就往伊纳爵堂去。在地铁站里还见到了刘建航的雕像。

为什么要来上海,这次旅行在上海停一下,去佘山不是主要目的。我想重温一次几年前第一次来上海的回忆。那个清冷的早晨,我走在没什么人的街道上,从地铁中出来转头就遇到了光启公园,然后走到了伊纳爵堂,那时候还在维修。

抱着这种心情,我来到了伊纳爵堂。已经不是当初只能隔着铁皮看,现在红色的大殿已经显现出来了。地上是当年我踩过的ΑΩ,边上是我当初仰望过的上海主教府。堂外是产品丰富的圣物组,但是里面T恤只有均码,对胖子很不友好。

然后就去了南边的光启公园。这下午来到主要不是为了公园,而是去当年因为太早没去成的纪念馆。里面基本就是按照中西交流的套路介绍徐光启,不过没什么很老的东西。起码我不记得有徐光启的笔迹。这里也是本次第一次到徐光启相关的地方。徐光启在上海确实有排面,有不少以他命名的地方。

离开了徐光启纪念馆,下一站我前往龙华寺。来龙华寺倒不是为了来看庙,这也是一处和徐光启有关的地方。徐光启少年时代就在龙华寺读书。

门票十块钱,我进去之后才被震撼到。应该是第一次来香火这么旺盛的佛寺,站在院子里,就被香烟熏到睁不开眼睛。各处殿宇下都是成堆的鲜花,一片清新。佛像也很高大。

离开龙华寺,为了赶时间,就去了邹容墓。我很喜欢这种修成街边小公园的墓地,很适合进来散步或者缅怀。案板上的花,说明还有人记得邹容。无论人们记得的是哪一种邹容,还有人记得我就很高兴了,只要还有人记得,总有翻身的一天。出邹容墓就去了邹容纪念馆,纪念馆其实离墓地颇有距离,是爱国教育基地,以纪念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套路纪念邹容,时常有人来参观。

下一站我前往徐光启故居九间楼。九间楼确实是正牌徐光启故居,徐光启就在这里出生。但这栋楼本身就是忒修斯,经过四百多年不断改建,古建的原型早都没了。据说房屋里有万历年间的梁柱,但这是私宅,我也不能进去看。

但这次来我很不走运,正好两辆大卡车停在门口,我拍不到全貌。这片街区本身是拆迁街区,很多大车在这里跑,很不安全。所以我看了一会就走了。

离开九间楼,我去寻找现存江南地区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敬一堂。路过了城隍庙豫园一带,但天色已晚,自然不能进去看。

但是究竟也没到达敬一堂。这个地方现在看不到了。周边是拆迁街区,而且上海似乎比较有钱,拆迁区里的小巷不用铁皮木头拦上,直接砌一堵砖墙,这条路现在进不去。现在要是想来的话,在丹凤路与四牌楼路的交叉口向北进去,看见梧桐路路牌,西面路口有一堵墙,墙后面就是。当然拆迁区很危险,出了事故后果自负。

晚上跑去田子坊喝了酥油茶。第一次喝酥油茶,味道真不错,但是热量太高了。

次日早晨,一早就起来,奔光启公园而去。但没能像那年一样那么早到光启公园。在徐光启的墓前默祷了一会,把唯一一个完好无损的佘山圣母立牌,放在了大十字架下。(当然这里是文保单位不能乱放东西,不过好事者可以去看看立牌还在不在)然后就离开了光启公园,去伊纳爵堂望弥撒。

平日弥撒在小堂里,自然是没能进去大殿,只能看了看外面。和佘山大殿一样,是红砖砌成的,在晨光下泛点金色。周边有两处修院旧址,一处机关单位用了,一处现在是餐馆。


出来徐家汇,接下来我去了当初我来上海也来过的地方,新乐路东正教堂。几年前来的时候感觉这里挪作仓库一类用了,现在似乎已经保护起来了。白色的俄式老教堂矗立在干枯的树枝和电线后,别有一番风味。当然也是不开。

这时候我想起来,还有个改成书店的圣尼古拉堂,就过去了。可惜那天书店正好不开放,到底没进去。从来没进过东正教堂,哪怕是已经停止活动的东正教堂,是我一直以来的遗憾。希望有时间能去趟哈尔滨的圣母帡幪。

车是晚上走,房下午两点钟到期,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去哪里好,想到网友推荐我去犹太难民纪念馆,就去了。虽然我对犹太人兴趣不大。

期待不是很大,来了之后却很惊喜。这是我来过装修最精美,布置最用心的纪念馆,有丰富的展品、布置和当事人影像,虽然收费,物有所值。

院子里有一些犹太难民的遗迹,还有一处复建的犹太会堂,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犹太会堂。可惜来的时候里面在排话剧,我没能进去。

提篮桥附近是当年的犹太人聚居区,围绕着博物馆有很多犹太遗迹,跟着导览册就能找到。可惜我没做记录,不记得这些照片都对应什么了。

然后去了某个地方,缅怀那些为我们挺身而出的英雄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他们我就来不成上海。

下午回去退了房,到上海虹桥站坐车到杭州东站,这次上海追忆之旅就结束了。因为身上卫衣穿了太长时间不能换洗,反复被汗渍透,到杭州时,我后背全是痱子,全身都散发着汗水反复发酵的烂花生味,我自己都觉得恶心。晚上赶紧到朋友家歇下了,把衣服洗了后上床睡觉。就这样度过了我在浙江大地的第一夜。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