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蠶的繭居生活
大齡蠶的繭居生活

你可以稱呼我為阿蠶。Liker.social : @A_Tsan 平時拙嘴笨舌,不喜歡用嘴說話, 但生而為人,總是在生活上有點苦、有點樂、有點悶、有點體悟, 偶爾也想分享龜在蠶繭裡的生活觀察,和大夥兒交流,感受點人氣。 希望能夠讓相似經歷的人感覺到被理解 :)

堅持了三個月,真好。

最近很感謝看過我的文章,甚至願意點讚或給予回饋的人們,想想自己真是何德何能,讓素不相識的網友願意停下來看文,甚至回應、追蹤,內心十分感動,也有被接納的感覺。

我認為生活中頻繁出現的微小吶喊也是需要被聽到、被重視的,透過網友們的回饋,映證了「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認為!」的想法,相同的狀況可能會不斷地在各處發生,使人傷痕累累,不曉得究竟需要多久的時光才能恢復。沒有人天生就想要當個壞人,但還是可能會在經過一連串鳥事以後,不斷消極下去,或逐漸成為那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其中一員。

過去,在家庭、在工作並不允許發表意見,只被要求當個效率高、能力好的生產機器,長久下來無法得到想要的成就感,因此常感到沮喪且逐漸懷疑自己。最近因為固定寫文章,多了些和自己對話的時間,特別是寫到與過往生活相關的地方時,某種程度上像是做傷口清創,常常一邊寫一邊淚流滿面,甚至中斷多次,直到文章書寫結束時,就像有一個小人兒跑出來說:「不痛了。」而後蓋上新的敷料,加速傷口復原。

我想,為了解決不自信和偶爾冒出的情緒問題,需要動用一些手段與「過往的他人」和解。要求別人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事過境遷之後也不一定會得到任何道歉,但可以從自己做起,努力好起來,甚至學會不傷害別人。利用固定寫文的方式,半強迫自己一次次的回顧,也確實達到一些療癒的效果,覺得有慢慢地越來越好。

謝謝馬特市給了我一道光 :) (Photo by Josh Boot)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抱怨某些人換了地方就換了腦袋,認為「他變了」而感到受傷。然而,生活上遇到的大小事真要複雜起來也是挺慘無人道的,在一個人精神與專注力有限的情況下,真的很容易因為當下立場不同或情緒造就而傷害到其他人。或許有一天,自己也會這樣。

先前有提到過,把生活上觀察到的一些事情寫下來,是因為想讓其他發生過類似狀況的人覺得被理解,而更深層的意義則是,能在書寫的過程中可以一次次回顧、梳理自己的感覺,逐漸釐清「為什麼不喜歡」的想法,另一方面也留下紀錄用於自我提醒,將來有一天不要成為自己不喜歡的樣子。若馬特市能持續維運,等到五年、十年、二十年後再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另一方面,作為讀者,也透過四處逛逛別人家(?)的方式了解到許多看待事情觀點,或是被推坑去看書、學習新事物,都是很棒的收穫。而且還常自顧自的在別人的文章下面嘮叨一大串,感謝各位作者不嫌棄,願意回覆我。

網路匿名的管道,可以讓人用另一種方式敞開心扉,雖然一直都知道這個道理,卻也是最近才親身體驗,有點後悔怎麼沒早點發現這麼好的地方:)

生日快樂,未來的一年也會繼續和大家玩樂,我知道我的勸世文(?)寫得有點多,未來有機會也會嘗試多寫一些可可愛愛的故事 :)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