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不簡單
簡.不簡單

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媒體素養系列2》政治

民調(民意)改變政治。民意是根據什麼判斷呢?電視的力量很大。

一個政治家視為私慾,還是不顧利害全豁出去,就寫在臉上。


  1. 媒體如何影響政治
  2. 什麼是政治、政府
  3. 威權體制
  4. 媒體監督作用
  5. 新聞與政治人物/政策


  • 媒體如何影響政治

集權國家的政府會控制媒體;但對民主國家來說,健全、客觀又獨立的媒體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就算在民主國家,媒體與政治之間的關係也有陰暗面...

正面影響

  1. 挖掘真相,接露政治人物想要遮掩的秘密,讓人民知道政府在做什麼
  2. 隨時提供人民政治動態,例如政府通過那些法規、正在討論那些法案,或是國家未來的走向等。
  3. 向政治人物提出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讓民眾有機會了解政治人物在壓力下的表現,以及當我們深入思考時,他們的想法合不合理。
  4. 在選戰期間報導各種競選政見,提供人民需要的資訊,以便在投票時能做出明智的決定。
  5. 提供歷史背景:當前政治大勢往往和曾經發生的事件很類似,媒體可以邀請專家探討過去的類似事件,幫助民眾了解現在的情況。

負面影響

  1. 用誇大煽情的手法報導消息,例如將政治新聞描述得比真實情況更戲劇化。
  2. 刻意抹黑、對某個政黨或某一套信念抱持強烈的偏見。如果經營、管理某個媒體的人有強烈的政治信仰,就可能影響到媒體報導的新聞內容,以及報導的客觀性。
  3. 利益輸送:記者、電視台、平面或網路媒體可能會收受賄絡,在報導中美化或醜化某位政治人物;但其他媒體也可以透過報導,接露這類行賄事件。
  4. 受到媒體老闆的影響:這種情況跟收受賄絡不同,但媒體工作者有可能因為老闆付它們薪水,而刻意迎合老闆的喜好。由於許多新聞集團的所有人是億萬富翁,他們對政治人物可能有強烈的偏好,或是想藉由協助或傷害特定政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5. 協助偏激的觀點站穩腳步。如果某問言論偏激的人頻繁地出現在媒體上,大家就會開始習以為常、不再覺得他的觀點有問題了。


  • 政治是什麼

說到政治,我們想到的常常是「誰」在治理國家,還有他們「怎麼」管理國家事務。但事實上,在各種大大小小的群體中,大家為了共同目標而做決定的過程,就是政治。


政治實際上就是由群體決定最好的合作方法。

每個群體通常有自己的運作方式,而且每次都用相同的方式做決定。

這固定的決定(決策)方式,就稱為「政治制度」。

有時候,團體裡的人會想要改變這種制度。這樣也是「政治」。

團隊或是其他群體,可以看做一個社會。在任何社會裡,並不是每件事都能按照每個人的想法進行,因此需要制度,大家才能共同做出決定,並和睦相處,這就是政治的意義。


無所不在的政治,幾乎牽涉到日常生活的所有領域

學校與教育:

  1. 學校應該提供什麼學習內容
  2. 一定要限制每個人上學嗎
  3. 教師能得到合理的待遇嗎
  4. 學校教育應該免費嗎?大學也一樣嗎?
  5. 所有人都必須學習外語嗎?

戰爭與軍隊:

  1. 我們應該參戰嗎?
  2. 沒有戰爭的時候,軍隊要做什麼事?

環境議題:

  1. 有車的人應該多繳一點稅嗎?
  2. 為了阻止氣候變遷持續惡化,對經濟造成傷害也沒關係嗎?
  3. 應該獎勵用電量少的人嗎?
  4. 使用塑膠袋應該付費嗎?
  5. 應該從其他國家空運食物進口嗎?
  6. 我們可以蓋多少風力發電廠?

健康與福利

  1. 優先解決貧窮問題,再談醫療保健,會不會比較好?
  2. 看牙醫應該免費嗎?
  3. 誰該付錢給醫生和醫院
  4. 照顧年長者是誰的責任

外交政策

  1. 我們應該和敵對國家對貿易嗎?
  2. 援助其他國家一定事做好事嗎?

就業

  1. 應該付錢補貼失業的人嗎?
  2. 薪資該怎麼算才公平?
  3. 學校放假時,爸媽可以一起休假嗎?
  4. 幾歲才能退休不工作
  5. 我們需要外國人來我們國家工作嗎?

經濟

  1. 人民該繳多少稅?
  2. 應該讓政府來管控物價嗎?要具備那些條件才能向銀行借錢?我們的社會是否太不平等?想改善人民的生活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文化

  1. 媒體可以報導什麼?
  2. 博物館應該對所有人免費開放嗎?
  3. 該怎麼鼓勵更多年輕人從事運動?
  4. 誰負責決定電視可以撥放什麼內容
  5. 我們需要更多外國觀光客來旅遊嗎?

交通運輸

  1. 幾歲才可以開車?
  2. 兒童搭公車應該免費嗎?
  3. 我們的城市需要蓋機場嗎?
  4. 應該強制自行車騎士戴安全帽嗎?

住宅

  1. 怎樣才能幫助無家可歸的人
  2. 蓋房子的事該由誰負責管理
  3. 房屋的數量的足夠讓人民居住嗎
  4. 一般住宅的租金是否太貴?

法律與秩序

  1. 警察都應該配槍嗎?
  2. 具備那些條件才可以結婚
  3. 規定抽菸是違法行為這樣合理嗎?
  4. 誰負責決定罪犯的刑期有多長


誰負責管理?

在大型社會裡,「由誰管理」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因為管理的人必須做許多決定,並且告訴大家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通常我們不一定要照著別人說的做,但如果提出要求的是握有詮釋或具有權威的人,想要不聽就比較困難。

有權勢的人容易讓人心生畏懼,會利用這點強迫他人。

有權威的人不需要強迫你,因為當你屬於某個群體,而這個群體已經認同他,就等於讓他有權力可以要求你做些什麼。


誰具有權威?

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裡,負責管理的人不只需要有權勢,還需要有權威,也就是正當的權力。只有當大多數的人都同意,負責管理的人可以告訴所有人該做什麼,政治制度才能運作。

有哪些人可能會要求你該做什麼事?哪些人真的具有權威可以這麼做?

父母、學校主任、球隊隊長、政府官員、臉書朋友、武裝槍匪、校園惡霸、兄弟姊妹、警察...


政府是什麼?

在類似國家這樣的大型群體裡,談到「由誰管理」這個問題時,答案通常是政府。「政府」可能指一群人,也可能只有一人;關於群體該如何運作,政府幾乎握有最後決定權。

政府如果想要求大家做什麼,並確保人民願意接受,就必須掌握正當的權力。不過,政府的權力從哪裡來?有的來自傳統,有的來自另一個更高的權威,有的來自人民的擁戴,也可能來自統治者自身的智慧。

政府需要很好的理由,才能宣稱有正當權力,而且這個理由必須獲得社會上大多數(甚至全體)人民的認可,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政府,才能稱為合法。

有時人民不接受現任政府,認為他不合法而想要做出改變。這時人民可能會抗議、要求改革,甚至發動革命;革命後,可能建立新政府。


和官僚體系打交道

負責執行政策決策、將這些政策付諸實行的不是政治人物,而是各部門的公務員。由公務員來執行政府的日常事務,這樣的體系叫做官僚體系。英文原意是指「由坐在辦公桌後面的人治理」。由於政府對公務員應該協助那些人、可以做甚麼等,有嚴格的規定還有一套明確的規則與程序,一般民眾和官僚體系打交道可能很花時間...

從前英國的公務員會用紅色帶子(red tape)把文件綁起來,所以英文常用來表示人們想從官僚體系得到協助有多麼複雜、多麻煩;中文翻譯會把這個詞譯成「繁文縟節」或「官僚作風」。


如果沒有任何制度會怎麼樣呢?

有人認為如果世界上什麼政治制度都沒有,生活會更美好。這種觀點叫作無政府主義。

沒有政府也活得下去嗎?或許可以,但不像現在這麼長壽又過得舒適。聰明人發明農業、畜牧方式,還有醫藥和電腦等。如果沒有政府,就只能忙著尋找食物,保護自己,根本沒時間發明東西。


理想世界

從古代到現代,東方或西方,都有深思熟慮的思想家提倡不同的理念,挑戰當時的政治體系。這些政治哲學家的思想演變成政治與社會發展的基礎。

「即使人民並不完全贊同自己國家的法律,他們仍然是自由的,因為整個制度和人員都是自己選擇的。」~盧梭

說「人人享有權利」很簡單,但在真實世界裡,需要法律來維護受壓迫的人群的權利。

  • 威權體制

19世紀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由某個強人領袖統治,有些國家直到今天都延續這種體制。這類國家無論是由一個人(稱為獨裁者),或是由一個小型的委員會統治,都屬於威權國家。威權國家的領導人權力非常大,可以自己制定法律,並會為了確保自己權力而採取這些手段:

1.掃除競爭對手

許多獨裁者是透過選舉才獲得統治權,他們可以宣稱自己的國家採行民主制度,但不希望自己在未來的選舉中落敗,因此會在掌權後制定新法規,好讓其他人都無法勝選。

2.監控所有的人

一些權威國家的領導人會僱用許多特務,這些特務必須監看、監聽身邊每一個人,並向領導人報告。

3.控制媒體

無論電視、廣播或網路節目,都必須經過國家的審查員審核,審查員可以刪除所有領導人不希望國民知道的報導,好讓國民只看到好的一面。

4.禁止集會

為防止人民聚在一起策劃、發動革命,只要任何民眾集會人數超過一個家庭,國家警察就可以將這些人強制驅散。

5.嚴禁批評

只要有人在言談中透露或是用文字發表批評領導人、對國家的看法,就可能遭到逮捕入獄。


最嚴厲的獨裁者會用法律要求人民絕對服從,甚至塑造自己成為英雄崇拜的對象,採用這種極端統治手段稱為極權國家。

金正恩在2012年繼承他父親的職位,成為北韓最高領導人;北韓是目前世界上少數的極權國家之一。

軍人執政

有時候某個國家的軍事領袖會爭奪政權,然後由自己持續掌權直到認為可以舉行選舉;但這段走向民主的過程可能長達數十年。

由軍隊控制的政府稱為軍政府。

阿根廷在1930-1983年間,歷經了五次軍事政變,先後由不同的軍政府統治。


  • 媒體監督作用

選舉發生的問題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選舉會變得非常複雜,在大多數國家都違法。

例如:

投完票後有人會試著選舉結果動手腳。這樣的行為被稱為選舉舞弊或作票。

一般來說,選民都會在自己所屬的選區投票,但有時政治人物會改變選區的劃分,讓選民的組成變得對自己有利。這種手段稱為不公正劃分選區。


如果能密切留意政府、政治人物和各種團體領袖的行為,對試圖干預選舉結果的人,也能發揮警告效果。

1970年代,有記者發現當時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在某次競選期間監聽他的對手;這項醜聞最後導致尼克森下台,選舉重新展開。

除了媒體記者,一般人也能利用社群媒體揭露違法或不符合公平正義的競選活動,例如有選民遭到威脅或賄絡等。


  • 新聞與政治人物/政策

濫用新聞自由,模糊焦點報導層出不窮

台灣歷經政黨輪替、總統直選後,進入民主鞏固階段,強調民主的「分」之外,還有「妥協」,「合」的一面。台灣還是個年輕的民主國家,不能只強調「分」或「對抗」,更要學習「合作」與「妥協」。


不習慣「以民為主」,威權心態猶存

台灣過去的威權時代遺留的電視台優越封建心態是癥結所在

在過去電視最大任務是「政治工具」:

1.電視和統治者站同一邊,是下達政令的傳聲筒,洗腦工具,國民無權反抗,有耳無嘴,不必理解國家政策,不必思考政策對錯。

統治者巴不得國民永遠是愚民,媒體用來頒布指令,不是教育國民用的。為了凸顯政權階級特權地位,刻意將政策包裝得難又複雜,才可以顯示權威。國民越霧煞煞在知性上面政府才佔優勢。

2.為了縣市政府權威、威嚴,電視新聞的語氣、聲調氣勢要高壓凌下、鏗鏘有力,才能鎮服國民。(今日北韓和中國,台灣以前就是那樣)

台灣民主化後電視台心態仍在制高點:沒有站在國民的立場和國民的等高視線,沒有下功夫研究國民真正需要的資訊。也就是沒有培養把國民當成客戶的「服務」心態。

在播法、說明上不以民為主。主播口條、語速、知識等,記者角色定位,是使人易懂的輔具。電波是國民的公器財產,將心比心、把觀眾視為客戶。

像對客戶做簡報一樣:如何整理重點,用什麼邏輯、手法,才會讓客戶確確實實吸收消化。一個關鍵語、一個重要數字,不會隨口帶過去,會精心思考吧。


1.政治人物應多親自出面解說政策和案件過程中的曲折

2.不要黨利黨略,如新電業法、核電廠的處置

3.NCC禁止商業置入節目的壞處,報導美食卻不知是介紹哪家店,沒當下搜尋的話看過就忘了。如報導新家電,可讓觀眾知道最新流行和新技術。


國家安全與新聞自由分際如何劃分?

新聞機構與政府在本質上是對立的部門,各司其職,彼此尊重,法院無權禁止、管制或檢查任何新聞。

新聞自由基本上不受政府限制,為防止對國家產生直接、亦即無可挽回的損害,可有例外;法院對行政部門認定的機密資料保密,應徹底執行。

兩者間的平衡需透過個別案件不斷試煉,而達成對台灣整體較為有利的木。另外,新聞媒體絕非搜索禁地,但檢方仍須遵守程序正義且理由充分。

法定程序的搜索當作是妨害新聞自由,應要懂得自我檢討及認錯的意識。


結語

政治人物可說是世界上最辛苦工作的人,因為必須努力讓每件事對每個人來說都變得更好,而且還要盡快實現政見。此外,運用的資金有限卻必須讓個群體都感到滿意,即使不同群體真正需要(或想要)的期時大不相同。

政治家的工作有點像是表演拋接球的雜技藝人,每一顆球都代表一項民眾的重要需求。拋接時,加進來的球越多,失手導致落地的機率就越高。

政治環境和情勢不斷在改變,別忘了時常讀新聞、看報導,隨時掌握新知識。

此外還要多讀歷史,「凡是遺忘過去的人,必定重蹈歷史的覆轍」當你對政治使了解越多,就越可能防止未來發生不好的事。

還有,要多觀察、多聽,盡量不要有個人偏見。思考你自己相信的事物,也要質疑自己的想法,避免不經過思考就接受別人告訴你的訊息。

想辦法多了解自己的國家是如何運作的。知道得越多,才有越多改變情況的可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