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tchieslab
Ritchieslab

z.x ArtFund DAO (Z.A.F.D.)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学士 👩🏻‍🎨·伦敦艺术大学时尚管理硕士 👗·法国奢侈品牌Vesper Lynd形象顾问 🎨·『艺术疗愈』发起人 👱🏻‍♀️·形象管理&色彩搭配专家

艺术疗愈 | 梦境里的潜意识

(edited)
那些不能言说的秘密你或许可以留在画里。

今天上海终于解封了,喜不自胜。

然而,回顾两个月封闭在家的日子,睡眠变少了,还总是做梦,梦境里也都是不太开心的事情。于是我尝试将自己的梦境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画成画,整个流程走完感觉轻松了很多。

下面是两幅创作的作品:

《失恋》

这一幅是因为总是梦到前男友(但是分明白天意识清醒的时候并没有在想他),而且梦到的大多不是他出轨被我发现就是两人闹矛盾,整个过程就很痛苦、焦虑、纠结。所幸醒来之后发现不过是一场梦,大大舒了一口气。可能潜意识还是没有放下这段感情,还是会很在乎对方是否有了新欢之类的。所以可以看到我的画:下面是情感很强烈的笔触,主要是抒发梦境里难过的感觉,越往上走就是醒来的过程,发现是个梦的时候内心又变得柔软起来。并且对于前男友绝对不会做梦里那种事情而感到十分庆幸。

《晚风》

这一幅跟最近的邻里关系有关,本来是八竿子都打不着、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的人,却因为疫情而接触了不少,你会发现中国人的团结从来不是做了什么好事,大概率只会是作恶。而“夏至未至时的晚风”这样一种意象总是会让人有些哀伤,因为它是一天接近尾声的标志——不像朝阳总是充满活力与希望,不似夜晚的神秘以及富有灵感——在我的感受里,晚风只能是孤独和哀伤。可能跟回忆有关,这个时候想起已故的亲人,或许他们变成了星星在天上正看着我们呢。

其实说到艺术疗愈史,最早出现在美国的一战后(大约上世纪50、60年代左右),战争的伤痛让许多人在战后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用药怀有一定的排斥态度,且药物存在副作用。于是心理治疗师便采用艺术疗愈的方式进行治疗,收获了非常好的疗效。

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卡罗,从18 岁遇到那场改变了人生的车祸起,就每一天生活在病痛与死亡的阴影之下。

与预期的悲惨人生不同,弗里达投身过革命、遭到过监禁,醉心于艺术,还有着丰富的情史。如今她的自画像拍卖价格已经达到千万美金,与毕加索比肩,是被世界各大美术馆争相收藏的瑰宝。她的故事被制作成电影、音乐剧等等,人们从未忘记过她。

《两个弗里达》

在弗里达的自画像中,她总是打扮得体,穿着民族服饰,漂亮的大裙子色彩浓艳。画中的形象其实是弗里达潜意识里的体现,有时候一幅画里还会出现多个弗里达的形象。在《两个弗里达》这幅作品中,双胞胎似的弗里达手牵手,一个有着完好的心脏,另一个手持剪刀,剪断了血管,血迹溅在白裙上星星点点。哪一个是现实中的弗里达?也许是看起来心脏完好的那一个,也许是被命运之剪戳得斑斑血迹的那一个。但无论是哪一个,潜意识中的弗里达都与现实中的弗里达息息相关,就如同画作中,两个弗里达相连的颈动脉一般。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亨利·马蒂斯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作品以单纯简约的物像、鲜艳明亮的色彩,表达了自然的本质和丰富的情感。

晚年时间,马蒂斯的创作手法转向了剪纸艺术,这一转变绝非偶然,1941年,72岁的马蒂斯不甘于身体的缺陷,在养病期间便开始了剪纸艺术。晚年的马蒂斯,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了这些彩色的剪纸世界中。通过剪纸作品线条和颜色的结合,完美的诠释了马蒂斯内心丰富的情感和波澜,他的作品自由奔放,华丽多彩,块面平衡统一,被誉为 “剪纸艺术的胜利时代”。

《蓝色裸女》马蒂斯 ,1952年

当我们进行艺术活动时,较少或者完全不需要语言沟通,注意力自然完全投放在手头的画笔、耳边的音乐里,这时候对外界的防御心理比较弱,治疗师就能够绕过我们的防御机制,看到潜意识里折射出来的内容,更好地了解对方。

拿绘画治疗来说,我们用画笔画出来的是—个个图形或者符号,这些图案是中性的,不包含褒义或是贬义,仅仅代表它背后的意思。比如一棵树可以只代表「青春」,乌云只代表「沮丧」。而语言显然不是这样,词语的运用、句子的组合或者语气都能够表达说话者的不同态度,同一个词语,不同人的理解也不一样。在面对类似性侵、家暴等的创伤经验时,当事人往往难以启齿,这时通过绘画就更便于表达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当我们想通过绘画来疗愈自己的时候,应该更多关注当下情绪的变化和表达,绘画只是一种形式,不用完全追求是否符合透视、是否美观等因素,只管把情绪和想法画出来。

成功的绘画疗愈只有一个标准:把自己給画舒服了。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