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阅读|《打造理想人生的习惯大全》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fc1d5e4-d0ca-4361-b693-55b6023cc7fd.png)
作者古川武士
这本书在说什么?
这是一本能简单帮助读者分析自己习惯养成障碍成因为何的工具书,作者点出每个人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其实可以从四大面向来研究,分别是:行动、思考、感受与环境。
书中收录了65个习惯养成的方法,读者只需要对照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以执行就可以了。
要了解为什么我们想培养一个好习惯却迟迟没有成效的原因,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妨碍习惯养成的瓶颈,是属于哪一个层次。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6fcf82c0-dfd4-445f-ad85-c71ac14fc453.png)
如冰山模型结构来举例,如果只是行动层次的习惯,我们只需靠行动上小小的改变便能够解决;如果是进一步的思考层次,那么设法放下完美主义会是个好办法;至于感受、信念及本质这三层次属于不同深度的感受习惯面向;最后是属于外在因素的环境层次。
这本书带给我什么启发?
每个章节都有让我从中受益之处,容我分享认为最有共鸣的地方。
「行动的习惯」
只要明白我们在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时,总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心力才能学成,那么,就要留时间给它,然后尽可能地去接触、去尝试;如果做起来仍感觉困难,试着拆解成小区块,一步一步做。
这某方面有点像是我们买了一个新的家电,把说明书晾在一边不去使用,并预设了我们知道如何用它的立场,然而随着我们使用这个家电的频率,不断操作,有一天也能够摸熟它的性能。
实际写下自己做事的进度,能感受进行中的事情被「量化」那种成就感,进而提升想持续做下去的意愿。以我为例,看的书进度如何,我会写下几月几号哪本书,进度30%。
「思考的习惯」
鼓励自己、把焦点放在自己「做得到的事情」及「自己现在拥有的资源」上面,就不会焦虑于自己不可掌握的因素上,也能够趁机盘点自己当下所拥有的财富、人脉、技术、知识或经验等,从这些现有的资源出发,就不会感到自己做不到,因为只要在这些资源上面,在一点一点地强化就行了。
如有不如预期的事情发生,将思考方式转念成为「设法找出正面意义」,而不是把思绪停留在不好的层面,或许更能利用这个机会锻炼自己意想不到的能力,未来有一天说不定能够派得上用场。
「感受的习惯」
体认到有更多的时候我们需与自己对话,了解自己所期待做的事情,其动力来源是什么?例如想得到他人认同,或是自我实现与成长?
按自身经验,以往我总是压抑自己想要创作发挥的欲望,只因他人「做出来了能做什么」,但实际上更多时候更应自己赋予这件事的意义,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帮助找到心中热情动力的来源;另外了解自己在本质上的欲望还有性格很重要,是能成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关键。
「环境的习惯」
以内向工作者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因素,因此如果能充分加以运用,就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要试着改变环境、或改变所接触到的人事物。有意识地选择、往想要的地方去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设法让自己被想要的事物环绕,主动接触心理强烈祈求的事物、主动获取他人反馈意见,让自己越来越好。
不晓得有人在职场面试时,被问过「你崇拜的人是谁」「尊敬的伟人是哪一位」的经验吗?找个憧憬的人物,让他成为你真实成长的目标正是这个考题的核心问题,藉由外在一个成功的形象为基准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成为促使自己持续成长、有所突破的动力来源。
我一直相信,越了解自己,就越能够发挥强大的力量。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avatar/876e8dc1-8d0f-427e-9924-ad68d5c02869.png/publi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