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剛之氣”培養與男女刻板印象

诺特
·
·
IPFS
·

年前的一段時間,所謂教育部推動“陽剛之氣”培養的話題在微博上議論頗多。很多人的重點在於這是否是對於女性的污名化,雖然事後有澄清“教育部所強調的是'養成良好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錘煉堅強意志,培養合作精神'”,但畢竟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在前,有這樣的連接也並非來源網友臆想。

另一個有趣的議題是,一般網友看到“陽剛”一詞時,是否也第一時間與男性這一性別產生聯結呢。這同樣也無可厚非,傳統中國文化中,確實一直是男對應陽,女對應陰,幾千年來莫不是如此。

其實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個人成長經歷中性別意識形成和一些困惑的種種回憶,或許不怎麼具有普遍性,但也可以是一種參考吧。

如果你隨機調查一個中國國內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男孩,問他們老師是否更偏愛女孩,我想絕大多數人的答复均會是yes。記得初中語文課講解過一篇一個女孩因為自己的女性身份遭到不公平待遇的文章,我初中同班同學疑惑不解這種情況真實存在嘛?他立刻仿寫一篇作為,大體是講述自己因為是男孩就遭受不公平對待的一肚子苦水。我從不記得他是個很會作文的人,但那篇雖然乍一看立意好奇怪,卻也被語文老師認可還算寫得不錯,恐怕是他的真情實感了。而我自己,也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小學時我一直是班裡成績最好的之一,很多好朋友(幾乎都是男生)都想推薦我做班幹部,但到競選時,全部被班主任壓了下去,說現在有意見的都是你們男生雲雲。這大概是自己性別意識的啟蒙吧,也就是說會有一種意識:男女是很不一樣的,有一些事情是適合女生做的,比如班幹部。 (當然,一年後我還是選上了,而且也明白小學的班幹部完全不算是什麼職位,也確實不用做什麼事情)

但是,第一次真的對自己產生性別上的困惑,是在初中。一次聽到英語老師和我班主任閒聊,說我這個孩子好文靜啊。實話說,這評價對於的我來說沒有錯,從初中到現在的自己,一直是一個不喜歡宣洩發火都學不會的人,但是對於那時候的我,這句話的震撼在於,那不是形容女孩子的詞彙嘛,老師眼裡我更像是女孩子嘛?更誇張的事件是,自己作為全班最瘦小的一個男生,有一次班主任看見我給班級中的飲水機更換一桶新的水之後,把我和全班所有女生趕了出去,然後把全班所有其他男生罵了一頓。對於自己來說,得到的一個信號是,有些事情應該是男生做的,但是,卻似乎並不包括我。

這種困惑藏在我心底很多年,後來我確認自己只有意願女生建立浪漫關係和性關係,但這也不夠說明自己是個男性。直到最後我想明白,既然我對自己擁有的男性性器官非常滿意,完全不想改變,那我就是一個百分百的男性,這才是男女的最根本區別。

所以,無論如何,從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自己真的很討厭一切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多數時候,個體的差別遠遠大於群體的差別,即使奧運會上跑步最快的女性比最快的男性慢很多(這已經是男女差別最明顯的地方之一),但也不妨礙對於一個普通人,周邊不難遇見一個跑步比自己快的女性。作為一個不那麼擁有“陽剛之氣”的男生,我。的種種困惑恰恰是一些教育中充滿著性別刻板印象的結果而非相反。

所以,當我朋友對我說,你應該多鍛煉,這樣才能保護女生時,自己真的很不舒服。當自己遇到的同齡女性,太多長得比自己高,飯量比自己大,而自己的握力也到不了女生的及格水平,為什麼自己卻不是被保護的那一個呢?我擅長的本來也不在於此,我喜歡的事情,是一個人坐在那裡默默做一些研究之類的啊。巧合的是,作為一個在讀PhD,我從事的數學研究也是一個男性遠多於女性的領域,但是我最鍾愛分支的也就是代數領域,整個二十世紀卻沒有誰比諾特這一優秀的女數學家更為出色。而我周邊,也認識太多比我遠遠有天賦的女性,如果能削弱女性不適合數學的社會意識,相信這一領域的性別壁壘很輕易就會被打破。

區區個人經歷,恐怕難以代表多數人想法,見笑。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