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牙电子锁思考传产产品升级

Sam Huang
·
(修改过)
·
IPFS
·
台湾在很多领域都有世界级的隐形冠军,数位化浪潮之下该如何整合既有优势再创高峰一直是个常被提起的议题。

[ 软体系统开发顾问: https://consult.revtel.tech/ ]

台湾在很多领域都有世界级的隐形冠军,数位化浪潮之下该如何整合既有优势再创高峰一直是个常被提起的议题。

直接提数位转型就可能太过沉重庞大,一个较低风险的做法是结合资讯技术及既有成熟的产品来搭配出新方案,从中观察市场反应并逐渐改变组织流程。

这次的案例是一个过往合作,希望这个经验能对大家有点参考价值。

此外如果您对我们过往开发经验有兴趣,也欢迎到「案例分享」逛逛。

缘起

此合作业主为一个台湾本地、但在外国有工厂的锁厂,想要进行产品迭代而找上我们,因保密隐去其名及产品图像。

讲到智能锁不知道大家会想到什么?是家中大门那个整合指纹及NFC 卡的门禁系统,还是前些年很红的时尚锁具。

如果今天我们希望将应用情境延伸到工业使用的货柜锁又当如何?

这个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将会是频繁在码头柜场出入的货车司机,他们希望能在接近锁的时候自动解锁以省去拿钥匙及放下手上物品的时间。此外管理者也会需要能赋予不同权限给司机。在风吹日晒的外界环境且没有WiFi 下应该要怎么设计呢?

挑战

这次开发挑战其实蛮多,主要分成几个部分

  1. 团队
  2. 业主是业内执牛耳的存在,纵横市场几十年获奖无数,但在资讯技术上却是新手。该把双方间的合作界线切在哪里比较好呢?如果拿捏失准,过多的沟通来回反而容易造成合作失败。
  3. 产品设计
  4. 有别于一般坊间容易看到的消费性方案,应用在工业上的产品往往各有各的特性。该如何掌握应用场域的硬体及环境边界,避免过度假设及错误方向来适切的设计使用流程是一大挑战。
  5. 制造流程
  6. 货柜锁的生产已经是既有的产品了,产线流程早已成熟且不适合更动,如果增加了过多的繁复设定就会造成生产成本的不可控。此外,这个蓝牙锁的平台又该如何选择呢?市面上常见的prototyping 方案适合吗?

解法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做了以下的配置以切分团队间的权责

  • 锁商:保持原有流程,提供必要的资讯(如环境参数及需求)并在产线尾段新增一站做方案整合及测试。
  • 硬体:负责电路设计及电子件量产,并开发相关生产制具。
  • 软体:负责UI/UX 规划及韧体、APP、WEB 及云端一站式方案。

以上分责目的在于降低彼此间的相依性并让该做的事情都有人负责。这个合作里我们是软体方,以下稍微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首先是平台挑选,考量到开发及后续生产的需求我们采用德州仪器的方案。如果您最终有量产需求,建议尽量挑在业界支援度较多的大厂才会是首选,毕竟在供料及疑难排解上较有系统。

APP 上我们使用React Native 技术去降低双平台开发成本,并将系统抽象化出至少两部分(实际上持续细化)

  • 核心逻辑:控制使用者互动及产品功能
  • 硬体沟通:蓝牙通讯及相关机械控制

这两大部分我们也导入单元测试来确保每个环节的正确性。蓝牙段的流程控制也以NFC 这种近场容易快速测试的方式来做部分验证。

情境中有个有趣的思考在于,锁体结构本身的坚固性是一个严肃议题,屏幕及按钮等部件会使锁体脆弱,为了情境互动而打洞安装这些部件反而会降低锁本身的安全性!针对这个议题我们藉由调整蓝牙模式,让系统设定的情境可以用手机当成外接屏幕来解决这个棘手难题。

此外我们在阅读蓝牙规格后发现了一个隐密作法可以做到手持装置自动连结并打开蓝牙锁,这使得方便性大大提升(市售一般方案都得拿出APP 而后连结开锁,但这样就失去自动化意义)。

至此,蓝牙锁方案完成!


结语

其实这个案例真要讲还有蛮多可以探讨的,比如

  • 如何设置Debug 资讯来处理后续返修
  • 如果司机没有智慧型手机,情境思考时如何开发dongle 设备

如果您对于这个案例或相关开发经验有兴趣,欢迎跟我们交流讨论~

RevtelTech 忻旅科技https://www.revtel.tech/
email: contact@revteltech.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vtelTech/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am Huang[ https://www.sam-huang.info/ ] 一扁帽,一壺酒,一溪雲,佔得人間一味愚,此心安處是吾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平淡但輕鬆的年假

工作所思所想

陽台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