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我的Pitch Day PPT 游牧者计划

文倩
·
·
IPFS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知有行

犹记得《游牧者计划》公布时的眼前一亮,协力在简中几个数字游民社区做推广

自身也行动支持,很开心成为参加者一员,也在17号晚和众多伙伴们一起交流分享

很珍惜有机会&舞台为这个计划做一份周边补充,于是有了这一份PPT:

个人简介

我在2020年3月春天辞去香港五年体制社区工作,六月开始游牧在路上至今整整三年半时间

对于我个人,一年至少2/3时间在路上的数字游民是一种习惯&喜欢的状态,是生活的一部份。

我的疫情三年

2023年,本计划春节后去巴厘岛由于当地过于火爆,也刚好看到海南岛的快闪数字游民社区,于是机票转订从深圳直飞海口,一小时很快就到了。一个拥有闽南元素,有着大海和椰林的海岛

7月我在清迈旅居生活了一个月,8月飞了一圈应邀从东南亚直飞北京转机东北吉林共建华人第一个pop-up city快闪城市社群-山海坞在当地和从海外&五湖四海远到而来的伙伴们共居、共学、共创度过了亲近自然的一个月时光

11月去了土耳其伊斯坦堡参加Web3大会&延续pop-up city海外快闪社群生活,会议结束后我独自一人沿着黑海走了几个海滨城市去到了乔治亚(格鲁吉亚) 12月11日飞抵北京遇到当地初雪

12月中旬参加SeeDAO在清迈的两周年生态发布会+瓦猫活动也是共居约半个月时间,回来香港跨年,一周后又和家人去了趟东北哈尔滨。这是我挺丰富的2023 很喜欢,很感恩

这是我在海南生活过的人间四月天

很是奇妙,我个人的经历。尽管是城市孩子,只要我们返回到自然里,也能一秒上树,快乐地玩耍

我中意同大自然玩游戏” 不禁想起一句香港人的广告词~ 🧡

如计划书中所写,我十分喜欢人类学家项飙老师提出的“附近”概念和把自己作为方法这几年也一直在践行着

当我从远方而来,这个朴实的在地他方却依然敞开拥抱了我,让我真切感受、连接到附近当地的村庄,旁边的古墟小镇。让我明白附近与远方只是名词迷相,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转化与落地

计划去的农村边上小镇
曾在当地运营的2.0空间在自然农村的边上

这是我pitch day的分享内容,很开心与你相遇、连接。谢谢你的看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文倩世界公民,出生福建,台港成長; 5年香港立法會議員助理 2021年大涼山支教教師(NGO);2022年環球旅行&旅居 2023年海南島Ted演講者; Freelancer數字遊牧,社群運營 公眾號:應無所住2020 疫情三年,一個女生的全球生活漫遊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夏天·你那邊幾度?會熱嗎 「下開水」

2024年,一場從蒙古大草原開始的無目的漫遊

總是在說「不」尋找「第三条道路」的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