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斯日記第一百四十九日:我們選擇不了出生地,但可以選擇自己的埋葬地
時值高考之時,這句話曾引起同窗無數的共鳴。
我們所在的山東,即使坐穿自習室考出的600+分也不如一個身處北京、上海的學生四五百分可以進入的高校排名靠前。
很多身處北京上海的朋友會說,北京上海的學生是素質教育,考卷不同,可難道其他身居河南山東河北、偏遠地區的學生就不想要一個更輕鬆愉快的素質教育麼,誰又喜歡每天浸泡在無盡的模擬試卷海洋中呢。
有幸也曾在北京工作過三個月,昔日的發小已經以一個北京戶口沾沾自喜了,言語之中也能感受到無比的優越感,失望感無盡湧上心頭。
好像一直以來,無論去到哪裡,我一直都會自動的將自己代入在弱勢群體中,去體會他們的傷感和不公。
我還記得多年前,在北京驅趕'低端人口'的政策出台時,我去問另一個工作在北京的好友作何感想,她的回答是,挺好的,淨化了周邊的環境。
而我卻是悲從心起,今天可以驅趕沒有學歷的租房群體,他日是否可以驅趕大學學歷,再過段時間是否又可以驅趕碩士學歷。
我想不公平是一定會存在的,無論在何時何地,但我們每個人,應該要做的是去努力消除不公的存在,而非擠破頭皮,努力站上天平上高高翹起的那一端,成為既得利益者。
也只有每個人都在為不公發聲,無法消除的不公現象才有機會盡可能被消除,否則,我們終有一日會淪為不公的一方。
好像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好像我們山東的孩子都以能夠進入天子腳下工作為榮,又尤其以能夠端起皇糧的飯碗為驕傲。
其他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勵志投資教育,想要孩子通過努力學習考上985、211大學改變家庭出身的想法仍大有人在,甚至也有無數的父母希望通過改變孩子的命運,寄機改變自己遺憾的人生。
我想這才是華人為何如此重視教育的最重要原因,即使來到了澳洲,華人群體依舊是最重視下一代教育的社區,當然,這種企圖操控下一代命運下的悲劇也蠻多的。
在我看來這都是沒能盡全力把控自己人生,轉而尋求其他方式的錯誤做法。
由於做了很久的自媒體,又做了英語學校,接觸了很多很多嚮往國外生活的父母,很多已經將希望寄託於子女。
在我看來,這也並不是一個最優解,將對未來生活的期待植根於子女身上,但子女的生活依舊是異於自身的其他人生課題,且不說殷切的期望下極易失控,可控能力,也不如尋求控制自己的人生來的容易。
其實希望改變子女的命運,在我看來依舊是缺乏了勇氣去改變自己人生的一種表現形式,畢竟只是讓子女好好學習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比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要困難的多,且後者是沒有藉口退路的付出,只有自己為自己的努力程度埋單。
一場疫情,我想已經打醒了無數的迷茫者,20年疫情初起之時,我已經在自己過往的文章判斷出過去的每一年都會是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最好的歲月,現在的形勢愈發肯定了我當初的判斷,雖然不行命中,卻也讓我感到遺憾,因為來的太快太急,打亂了很多已經行動中人的計劃,但其實如果真的被打亂,也說明我們的行動已經足夠遲。
所以我們也無須為自己的不幸過多傷感,因為一切皆有因,我們也需要為自己的後知後覺付出代價。
但倘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也一定還是有機會,至少比接下來的未知情況更有機會,也比預判十年後子女的情況更有勝算。
人這一輩子,確實改變不了自己出生的地點,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自己將來生活的地點、子女出生的地點,以及自己被埋喪的地點,這些才是我們真正有機會控制的。
(最近開始專注於視頻方式的輸出,更多在youtube上,摘選個別轉發在視頻號上,有興趣請關注。)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