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核入海”,日本選擇了毀滅世界!

尼古拉斯
·
·
IPFS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月22日宣布,將於24日啟動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作業。這是對全人類和海洋生命的重大威脅,也是令人髮指的犯罪行為。

截至6月末,日本核污染水總量達到134萬噸,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完全排放出福島核電站所產生的核污染水將需要長達30年。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57天內,輻射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半年後高劑量輻射大規模擴散;只需3年,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污染。而在10年之後,全球海域將會受到核污染的影響。其後果對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的衝擊。

日本為何無視國際社會對排海計劃的合法性、正當性和安全性的質疑,堅持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對全球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風險視而不見?而且,為什麼日本選擇在這個特定的時間點公佈這一計劃?另外,為什麼美韓和一眾西方國家會站在日本一邊,替其背書站台?
處理過的核污水沒有想像中安全

日本東電一直強調,核廢水會經過處理,清除掉絕大部分放射性元素,對於永遠清除不掉的“氚”元素,會被稀釋到日本國家標準的1/40,不會對海洋造成污染。但這個在2011年福島事故中齷齪地隱瞞真相,撒了彌天大謊的公司,你還能信任?

美國《科學》雜誌早已進行了實驗證明,福島核廢水中的氚含量雖然最高,但海洋動物和海底沉積物並不容易吸收它。相反,碳14、鈷60和鍶90這三種放射性同位素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降解,並且容易進入海洋食物鏈中。

這些放射性物質衰變過程需要數万年甚至幾十萬年。要完全消除它們幾乎是不可能的。它們以非常複雜的方式影響著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放射性物質可以滲入各種生物體內,引發畸變,甚至對人類的DNA造成損害,導致癌症和死亡等嚴重後果。根據2020年2月發布的居民健康調查結果顯示,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

日本為何要在此刻作為宣布排出核廢水的節點?經濟和政治考量是幕後推手!

其一,排海計劃自2021年4月13日推出後,一直遭到漁業團體等日本國內民間團體的反對。據共同社實施的全國電話輿論調查,對處理水排放表示擔憂的民眾佔比達88.1%。岸田內閣的不支持率從48.6%變為50%,支持率33.6%為最低水平。為了避免漁業相關利益團體的強烈反對對排海計劃的影響,日本政府在福島當地解除拖網捕魚禁令之前的9月1日開始排海,這樣可以創造既定事實並順利實施計劃。

其二,福島、宮城和岩手三個受福島核污水排海影響最大的縣份正在陸續進行地方選舉。在這些選舉中,執政黨自民黨與公明黨在核污水排海計劃的時機選擇上存在分歧。自民黨面臨參議院席位未過半數的困境,無論是在國會還是地方選舉中,他們都無法順利實施早早解散眾議院並提前舉行大選,以爭取首相連任。岸田急於啟動排海計劃的背後,是出於政治考慮,他希望通過緊密實施這一計劃來測試民意,以避免自民黨席位的流失,並確保自己能夠連任首相。

其三,切爾諾貝利和三哩島核事故,其都是大氣釋放,到目前沒有核事故處理後廢水向海洋排放的先例。處理核廢水並非僅有一條路,如沿著地下管道排入地底深處、變成水蒸氣排入大氣、電解處理,並可以“在陸地上繼續建設大型貯罐”或“用灰漿凝固處理” 。然而對日本政府而言,排海卻是花費最少的選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所需經費約為34億日元、僅為水蒸氣排放的十分之一。日本政府不願意拿出更多的錢去妥善處理這一個問題,將核廢水往大海“一倒了之”,倒是更“省錢、快捷”的選擇。對他們而言,經濟考量在安全考量之前。

現如今對岸的鄰居終於撕下偽裝,扯掉遮羞布,放下所謂“工匠精神”的包袱,毅然決然地將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這無疑是要拉全世界下水,坑害全球,用全世界的“代價”換“划算” ,為“省事”不擇手段!是可忍孰不可忍!

西方國家為何集體失聲?

實際上在國際公約中,《倫敦公約》與1994年在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禁止向海洋傾倒一切放射性廢物”的決議,都證明日本核廢水排海的行為違反國際法,理應受到世界各國的譴責和抗議。但包括美國、韓國、法國、英國等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都集體噤聲。
日本就核污水排海一直在遊說國際社會。 8月18日,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在美國舉行會談。此事會談,日本極力證明所謂的“核污染水排海有科學依據” 美韓均已表現出默許之意。對韓國政府而言,自從尹錫悅上台,一直想通過模糊掉兩國的歷史恩怨修復與日本的關係,甚至在光復節78週年紀念儀式上稱日本是追求共同利益的好夥伴,這些正是美國想看到。儘管韓國政府在日本核污水上的態度也引發國內民眾的強烈不滿,韓國總統尹錫悅依舊堅稱“相信檢驗結果”。

西方國家對日本在整個問題上的默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治因素,美國希望通過對日本的縱容來獲得其在其他事務上的“忠誠” 。自從拜登上台以來,美國政府一直試圖爭取日本等其養的走狗們的支持。因此對於甚至危及到本國人民健康安全問題上,都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他們堅定地支持日本在排海問題上的立場,這並不完全是出於“科學”考慮,更多的是出於地緣政治對抗的私利考慮。

其次,美西方國家在向海洋排放核污染的問題上,本身就手腳不干淨,要在這個問題上大肆渲染,無疑是將自己曾經的錯誤架在火上烤。

從1946年到1993年,這些歐美國家向海洋裡傾倒了遠超20萬噸固體核廢料,其中僅美國就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丟棄了至少19萬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質。要知道,固體核廢料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比核廢水污染可要更嚴重。

此外,這些歐美國家將遙遠的海洋地區作為進行核試驗場所,自1946年以來,美國、英國和法國在太平洋地區共進行了300多次核試驗。無數島嶼和海域成為犧牲品。這些核試驗所造成的核輻射污染程度已經超出了核污水和核廢料的範疇。他們將海洋當作了排放核廢料的“大垃圾場”。

所以從這裡就很好理解美西方國家為什麼在日本向海洋進行核污水排放時集體噤聲了。

雖然美西方國家政府集體噤聲,但是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都對此表示出強烈的憤慨。

不顧民眾死活,日本國內民眾強烈反對

儘管日本官方堅稱排放不會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同時項目也獲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同意並於7 月批准。但日本漁業代表與其說是擔心其產品在日本消費者和海外消費者中的形象因此受害,不如說是對日本政府完全喪失信心!

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會長坂本雅信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見時發言時就表示了明確反對!坂本雅信還表示,核污染水一旦開始排海,恐怕要持續幾十年,日本漁業從業者對此無不感到不安和擔憂。

明眼人都知道,核污染是何等恐怖!影響又是何等深遠!日本政府將要排放的核污染水稱作“處理水”,但無論怎麼“處理”,核污染水的性質不會改變。不說廣島長崎的居民至今仍活在多深的痛苦與水深火熱之中,單說日本數以千萬計的靠打漁為生的漁民,請問日本政府,你們打算讓他們這些祖祖輩輩靠大海吃飯的人如何生存下去?

連漁民都不敢讓自己的孩子吃魚了,你能想像日本人有多愛吃生魚片嗎?你能想像昔日最愛的美味變成比砒霜還毒的毒藥嗎?你能放任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孫子自己的曾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受核污染的毒害嗎?漁民們不敢想像,愛吃生魚片的日本人也不敢想像!

以71歲的日本第三代漁民小野為例,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在新町出海。這裡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以北僅55公里,2011年在那裡發生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之一。該事件被認為是自切爾諾貝利事件以來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難。 “3·11”地震海嘯引發的福島核危機給日本這個不得不依賴核能的國家帶來了跨入新世紀以來最大的災難。福島核電站中的三個反應堆堆芯全部熔毀,四個反應堆爆炸。事故中散發的放射性物質銫-137比廣島原子彈所釋放的同類物質多500倍。

以打漁為生的漁民們更加難以想像,海鮮海魚海產品還將如何出現在世界其他各國人民的餐桌之上?

就更別說對農業、旅遊業、外貿業的影響了!

可以預見,日本政府如此強行推進核污染排海,如此倒行逆施,只會使得反對排海的民眾數量越來越多,反抗聲音也只會越來越高!

以鄰為壑,遲早要為此付出代價

巴爾扎克曾說過:“誰自重,誰就會得到尊重”。日本政府不顧周邊眾多鄰國的呼籲,仍然獨斷專行強行決定於8月24日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如此將核污染水排海的不負責任的危害行為,是對亞太地區人民的人權甚至全球生態的極大侵害!太平洋不是日本的太平洋!大海不是日本的核垃圾場!既然日本要以鄰為壑,那就必定會成為鄰居們的眾矢之的!

22日下午,由多個韓國市民團體組成的“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國行動”和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分別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召開緊急記者會,抗議日本政府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決定。日本政府仍強推這一方案,這將破壞海洋環境、損害社會經濟,給韓國和全世界帶來負面影響,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撤回排海決定。更有韓國市民團體代表說:“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是犯罪行為,強烈要求日本政府撤回該決定。日方應積極展開國際合作並承諾將核污染水保管在陸地上。”

菲律賓人說,日本政府的決定是“災難性的”。太平洋不只屬於日本,日本將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會持續很多年、影響多代人。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認為,日本單方面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海的做法是對國際環境保護相關法規的漠視。 “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它將影響包括菲律賓在內的許多國家。日本政府應聽取周邊國家的呼聲,撤回這一單方面決定。”

斐濟議員也譴責日本政府的決定,指出核污染水排海將威脅包括斐濟在內整個太平洋地區島民的生計。 “太平洋島國人民曾經目睹核污染帶來的毀滅性後果。”

總而言之,故意隱藏自己核廢料排海的歷史,而選擇集體失聲的美英法西方國家,和要把核廢水排入海的日本,都是一丘之貉,一條繩上的螞蚱,屬於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尼采曾說:“人是一根繩索,架於超人與禽獸之間”。向左行,是溫暖和善意;向右走,是邪惡與魔念。

顯然,日本選擇了邪惡與魔念。

CC BY-NC-ND 4.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