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與錯的迷思
我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最近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對一般情況下,怎樣看都絕對是一件錯的事。
我看著他泣不成聲的樣子,我只能陪在他身邊。
這裡讓我有了一個反思:這個朋友也不是智力不足的人,面對一般人都認為錯的事,我不認為他沒能力辨認,那,又是什麼驅使他步向這個錯誤?
曾經有一位心理醫生跟我分享過,我們心裡住了三個自己:
住頂層的:負責站出陽台向公眾,笑面迎人。
住中層的:以某套已學習的處理事方式,應付頂層住客所接收的喜怒哀樂。
住最低層:一個不常露面住客,房間總是昏暗無光,他不多與樓上住客打招呼的原因是認為他們不會明白他,因為他拿着你最深切的渴望,然而上兩位住客卻會將這些渴望厚厚地打壓着。
有時候一些錯誤的發生,往往就是連繫著心底那份渴望,不是說因為要滿足渴望就能犯錯,而是現今好多時候這些錯誤的發生,是我們以往沒有好好回應最低層住客的需要。
》假設你心底很喜歡吃糖,小時候因教育原因而迫自己禁食,長大自主後你可能會因暴吃糖果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疾病問題。
》又假設小時候的你心裡很想得到父母愛錫稱讚與認同,父母卻認為做得好是理所當然而對你冷冷淡淡,長大後你很多時會從利用愛情來填補這些空缺,但依我所見往往會出現好多感情的問題。
回到這個朋友的事件上,表面上沒錯這件事是錯誤的,但我卻看到他背後背負着的傷痛。當然,做錯了的事情是要負起相等的責任,重點是,只要有勇氣面對和解決問題,將來對自己最低層的那個房客多一點關注,相信會做錯事的機會會慢慢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