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奖学金第二季评选结果报告|深入不同民族的腹地,望向广阔的世界田野
经过一个夏天的报名与遴选,第二季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的评选结果揭晓。
从第二季开始,在场奖学金先选出获奖名单,最终名次将根据获奖者的作品评定;其中一等奖获得7000美金,二等奖获得5000美金,三等奖获得2000美金。而本季共有四位申请者及其计划案获得在场·非虚构奖学金的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黄钰晴| 中越边境的魓末和他们的追随者
- 评审团评语:一个跨越几代人的族群,一种熟悉的尝试。有多少次我们看到有人为了保护内心珍视的东西,努力把它套入与时俱进的社会,以护其周全?黄钰晴试图去捕捉这种尝试,以及阐释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冲突,立意准确而清晰,计划亦完整有详略。
谭威| 黄金海岸:中非跨国掘金者的暗流
- 评审团评语:作者长期专研移工、移民、跨国小商人等「流动性」议题,这次的企划显然是长期探索问题的延续。作者锁定的受访者,选定的采访地点,似能步步生莲地展开问题意识,计画全面、细致。作者的语言掌握能力很好,例如这个比喻,「仅2017到2018这一年时间,他在喀麦隆边境出入达34次,像一条非海域自由游弋的野生鱼」,能灵活调度并延伸词汇句式的意义、形象与韵律,又不陷入矫态求奇,明明是情绪张力很强的题材,还能精准保持既在情绪里又在情绪外的适当距离。
乌日汉|「治疗动物就是在治疗人」:狭缝中的牧区兽医实践
- 评审团评语:谁能够封锁风沙的流动?当现代的生态治理,遇上过度放牧的牧区经济,冲突的结点,也许就座落在羊只的细尿道所排不出的高蛋白结石吧。作者从内蒙古的东部农区,进入西部牧区长期田调,跟随着兽医进入家户,从经济性动物的医疗,看见牧民的生活与生存,视角独特,叙事生动,令人期待。
周悠游| 去爱沙尼亚寻找来自中国的电子公民
- 评审团评语:这一题目与时代连接紧密:在流动不自由的当下,我们是否继续有机会做世界公民?作者选取近年在爱沙尼亚出现的「电子公民」项目为写作的入口,一方面试图描摹渴望加入全球经济的中国公民如何跨越大洲寻找可行性通道,一方面探讨国籍、公民等被现代主权国家构建出的概念是否可以在未来成为流动的、可交易的、搭建在技术之上的新型态。这一议题尚未被主流媒体充分报导,值得关注。计画书更包含详细的旅行和访问计画,清晰合理。
四份作品提案建立在扎实的调查与田野之上,写作者们进入时代的不同现场,将视角放在主流视野中隐没的人群:从中国南方边陲到非洲的跨国掘金者;在困境中求存续的内蒙古牧区兽医;中越跨境族群中的「魓末」与其信仰追随者;尝试突破「国别的边界」前往爱沙尼亚的「世界公民」。他们在写作中细致地观察、研究,又「融入自我的观照」;深入不同民族的腹地,又望向广阔的世界田野。
可以用「他者」的目光来观察这个世界的人是不一样的,如果可以把以这种目光看到的东西,用某种文学的方式叙述出来的人,那就更不一样了。从内蒙古的兽医到中越边境的「魓末」,从死去的淘金工人到在异国文化里寻求身份认同的中产阶级,我有幸在「在场」计划里看到了许许多多类似的目光,这不得不说是令人感动的事情。虽然还没有进入成稿阶段,但许多作品计划都建构在扎实的调研乃至田野之上,对于写作主体背后的社会建构亦有相当的了解,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作者在「他者」的身份之中都融入了自我的观照,同时仍可以保持一种有距离的观察视角,这让写作的主题于他们而言不再仅仅是个「课题」或者「选题」,而是切实变成了某种人生经验。同为写作者,我感佩于这种同理心,也嫉妒这样的机会。 (评委杨樱)
本季共有13份计划案进入在场·非虚构奖学金的终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 谭威| 黄金海岸:中非跨国掘金者的暗流
- 阿钉| 香港长者疫苗犹豫与香港的老化想像
- 胡同| 异乡人:故乡与远方的共存
- 甄梓铃| 走进乌克兰现场——战火中的日常
- 党元悦| 「全现在」——中国全民审查时代一场畸形的媒体实验
- 乌日汉| 「治疗动物就是在治疗人」:在狭缝中的牧区兽医实践
- 武晓慧| 疫情之下在瑞丽的缅甸年轻人
- 沈佳如| 坚果兄弟:一个行为艺术家的环保战役
- 许鸿昌| 法治中的罪、辩、惩—— 对三位中国人的访问
- 黄钰晴| 中越边境的魓末和他们的追随者
- 周悠游| 去爱沙尼亚寻找来自中国的电子公民
- 明星辰| 「黑灯舞厅」、「小龙女」和吉祥村里的「姨」
- 白雪青蝇| 柔韧之网:新冠疫情危机中香港外籍家务工人们的联结、互助与抵抗
我们在近200份案中,感受到强烈的叙述欲望,记录者们以书写作为行动,见证、理解、回应时代向他们提出的艰难问题。
「或许有了第一届的经验参考,这一届在复审阶段看到的投件企划都在标准之上,也都具有非虚构写作的问题意识与认知,题目范围广大,看着这些企划书与试写稿的过程是很愉悦的,有些选题也让我颇为期待。整体而言,比起『为了投件而投件』,这一届我所评审的作品让我有一种深刻的印象与感受──他们发现了值得书写的故事(或议题),并渴望将这些故事(或议题)书写出来,这种热忱与企图心时常也让我产生共鸣。我也从这些选题萌生的叙述中,感受到绝大多数投件者确实抓住了『在场』的精神,而这也正是其与题目的『相遇』,而激荡出的说故事的欲望。这是非常珍贵的。」(评委阿泼)
和第一季相似,本季的报名者地域分布广阔,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荷兰和以色列等地的华语写作者。其中,中国大陆的作者有近百名,台湾与香港各有30~40 位申请者。 Ta们是留学生和务工者,是流亡者和离散的华人,是人类学者和战地记者,是世界公民,也是普通人,都在时代的现场孜孜不倦地记录着。
以下是本季「在场」的总结报告:
一、时代的故事需在场的记录:我们与社会的改变
在第一季的基础上,我们重新调适了第二季在场的遴选框架。除了提交清晰、具有脉络感的计划书,新增的试写稿要求拉进了评审与每一份提案之间的距离:即便是片段,仍如身临其境。此外,除了32 位评委对申请材料进行书面评分之外,亦有来自中港台三地的资深记者、编辑及非虚构写作者一齐组成面试评审团,与入围的申请者直接视讯对话。这些过程不只是为了给出奖金,更希望能够在真实的交流中认识每一位在时代现场的书写者。
我们也在第二季的申请中遇见了熟悉的身影。有的申请者在第一季落选,但并未中断与我们的交流,他们重新打磨提案,再次加入。还有许多申请者获得第一季获奖者的启发,在相近的领域和题材上进行了更细微、更深入的开拓。
这是在场・奖学金的初衷之一:当每一桩历史事件、每一个时代议题终被人开垦、种栽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辟土之列,由记录感发实践,再让实践卷动整个社会的改变。
本季的提案依然题材丰富、地区多元,以下是部分主题摘记:
- 【穿梭在界域与族群之间】
在藏区创作的藏族影人
中越边境天曲仪式中的巫师
图瓦的女性萨满
内蒙古牧区兽医眼中的牧民与牧群关系
以色列女性口译员之见闻
爱沙尼亚「电子公民」计划里的中国公民
斯里兰卡经济危机下的公民声音
藏区草根环保机构与社区实践
海外国企矿产人
乌克兰战火下的日常
- 【世界性的本土劳工】
印尼中国镍矿工人
跨国黄金矿工
铜都三代矿工的生命变迁史
中国巴士司机的生活日常
骑手的日常
在大陆多城工作的台湾烟火师
跨境民工的生存现状
- 【生育、生存与生活中的性别】
留守农村的妇女故事
中国大陆跨性别女性的生存状况
台湾变装皇后的生存状况
台湾拒绝生育群体的故事
在台越南妈妈的故事
鄂温克青年与城市酷儿的故事
- 【多感官想象与体验的空间】
从摄像头看家庭成员的权力与情感流动
从声音的角度切入西安的政治民生
「黑灯舞厅」的声色观察
广州独立书店与公共空间中的趣缘纽带
风筝广场放风筝的人
城市中老年女性的身体表达
香港「死寂商场」
洞庭湖村落之天气预报与民间信仰实践的交织
网约车车厢里的故事
- 【人间日常:形形色色的行业】
传销产业链中的日常生活
空中舞者的汗水与自由
一份「生不逢时」畸形媒体实验记录
按摩行业兴衰史
底层身体服务行业的故事
非营利创作群体的工作与生活
视障按摩师的工作与家乡
台湾游戏产业背后的职场女性处境
- 【时代的尘埃与山】
上海疫情记录
疫情下中缅边城云南瑞丽中低层行业者境况
追溯文革下两所北京精英中学的故事
一胎化政策下的失独父母
留学生遭遇种族歧视的经历
疫情对马来西亚歌台人员的冲击
上海虹桥火车站下的生活
坚果兄弟的环保战役
- 【一个人的生活史,一群人的现代史】
「兵团二代」的汉人舅舅成为穆斯林的故事
家族史背后的新疆历史
国营厂倒闭后对女工教育下一代的影响
在台陆生的冲击与记录
嬷嬷自杀背后的私人史
- 【医疗创伤与书写】
癌症病人境况与照护书写
白血病治愈之路
被遗忘的麻风病人/村
艾滋病患的故事
香港长者的「疫苗犹豫」
- 【文化研究】
国人的「底层文化困境」与文化认同
台湾独立乐团与社会运动的动态关系
小镇青年书写
二、多元的「在场者」与多样的「在场」
在以上的提案中可以看见,疫情创伤是写作者不断叩问的主题。 「中国依旧是非虚构写作的富矿区」(「八旗文化」总编富察语),无论是多么微小的人、事、物,其身后之历史脉络皆盈千累万;「但这不意味着台湾没有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议题」,这座自由岛屿上的山、地、景更有道不尽的地缘政治与本土觉醒。香港的提案较第一季而言少了移民的母题(而这个主题却某种程度「转移」至中国大陆的计划书中),多了对社会运作细节的观照与记录。
从本届投稿中,可以看到疫情带来的压力和伦理问题,在大陆和香港依然严重,两岸三地的写作者也都非常关心疫情之下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香港作者对持久抗争者的追踪描述也是时代暗流涌动的折射。选择了代际关系、心理健康、女性境遇、移民文化、老龄化、城市生活方式等议题的作者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社会关怀,但似乎都比较局限于个人和当下视角,如果添加必要的政治和历史维度,这种关怀会更透彻到位。 (评委覃里雯)
我们在提案里读出了彷徨与决心,也常在试写稿中看见细腻的忖度与不卑不亢的勇气,并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世代写作者的需求与力量。我们确信:多元的「在场」本身,便是「在场」奖学金意图孵化与接住的世界。
「有些作者诚实表示不太需要经费(当然若有经费会比较稳定),需要的是编辑的指导或者前辈的经验──从企划的执行构想中,确实也感觉到毫无经验与指导。遗憾的是,因为资源有限,「在场」必须挑出的是能确保作品完成的案件,这确实也让我在评审上不断反覆,争执许久,甚难割舍。因此,若未进入决选或得奖者的题目与企划,并不表示企划没有发展下去的价值,甚至可能相反的。因此,期待『在场』也能够协助这些投件者,让这些璞玉有被打磨的机会。 」(评委阿泼)
三、期待与更多在场者相遇
非虚构写作不仅需要「文学性的写作技巧和工具,包括场景、对话、描写、故事性和人物角色」,更需要能够「凸显故事背后的纵深——历史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八旗文化」总编富察语)。在尊重真实、记录真实的基础上经年累月地观察世界、收集素材,带着无数的情绪、翻涌着的力量汇编整理,被动或主动地记录着「一个社会的第二叙事」(「春山出版社」总编庄瑞琳语),是如本季获奖者谭威所说:旨在「捕捉时代的『风』,去呈现各种形状的『人』」。
在阅读报名者的计画书时,我们发现更多的「在场」故事值得被纪录、见证,也深感「在场书写」的难度所在。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会继续举办,并不断拓展,给予坚持在时代一线的记录者更多支援。
第三季在场·非虚构写作奖学金正在筹备中,期待与更多「在场者」相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