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新报02|巷弄里的微市场
本文收录于耕新报02刊。 关于耕新报:一份属于新屋的在地刊物,期望透过刊物对地方有所扰动,持续关注在地的人事物。试图理解以农立基的新屋发展的纹理,并尝试以各种模式去认识不同面向的新屋,秉着对人与土地的关怀,期望这份关怀不仅止于文字而深耕于心。
清晨五六点,冬天的太阳起得晚,天空才依稀透出亮光,接触肌肤的冷空气让未醒的细胞活了起来。路上只有寥寥行人与车辆,位于宏济诊所与三信行中间的小巷子静悄悄地蠢蠢欲动着,磨石子地板对比其余巷子与马路的黑灰柏油显得特别突出,恍惚之间,几个身影与车辆缓缓地进驻原先空着的人行道中,对行人而言宽敞的小巷渐渐地迎来了拥挤与热闹。
小而美的市集
小巷位在新屋市区,对居民而言再熟悉不过的传统市场周边存在着十分多元的选择,不同于一般连锁超市或是批发商,小巷里的摊贩多是自产自销,贩售的商品种类也许不尽齐全,却是小而美且五脏俱全。冬季是蔬菜盛产的好时节,各个小摊子有其品项供顾客选择,走近后摊贩正张罗着摊位上的物品,铺盖在人行道上的是紧邻着的各色麻布袋,袋上摆着前一晚或是当天一早采收的新鲜蔬菜,一些摊贩也会就着篮子整理采好的蔬菜,就绪后,准备迎接早晨市场的人潮。
摊贩的多元组成
摊贩的组成相当多元,放眼望去以女性占大多数,这些摊贩自不同地方聚集于此,像是社子、清华、后湖、富源、永安等地,已是在家含饴弄孙的年龄,好几位摊贩都是在家将孙子带大读小学后才又出来摆摊,当中年岁最大的为蔡阿公,八十多岁的他假日仍会勤奋地带着自己菜园里种植的蔬菜来此贩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摊贩类型并非想像中单一,入口处是黄秀华阿姨的客家米食点心,往前走一点假日有谢月英阿姨的馒头,中间还可能遇见一张折叠桌上摆满现包的扁食。其余如卖鱼、卖鸡( 鸡蛋) 或是年节相关产品,如汤圆都会出现在小巷的风景中,假日来到此总是容易撞见意料之外的收获。接近正午的时间,太阳斜角照进巷子的前端,摊贩们便开始移动位子避免太阳直射,阳光的主动进攻也揭示了摊子撤退的时机,几个阿姨阿婆在闲话家常中收拾,他们会将当天没能贩售完的商品互相赠送,或是在收摊前以半买半相送的方式售出。
摊贩的交通方式
11 点过后,载货的机车陆续被牵入巷子里装载所有装备,偶尔也会讶异于如何将看起来十分庞杂的贩售商品放置在一台机车上单趟运送,而一切的解答也许就来自这些摊贩经年累月的经验与特殊收纳技巧,而贩售物品较庞杂的摊贩则是以车辆做为运送,巷子小归小,
也还能容纳车辆的进出。平日摊贩集中在靠近中正路彼端,然而到了假日除了人潮涌现外,摊贩的数量会比平日多上一到两倍,贩卖的品项相对更加的丰富,鼎盛时能汇聚四十多个摊位,俨然成为市场外的微型市场。假日时摊贩得更早抵达取得好位子,一个个摊贩就紧邻着彼此,同时他们会将自己的商品寄卖在邻近摊贩,以互助的形式编织微型网络,摊贩之间时常互相帮忙顾摊或是到彼此摊位串串门子。
来光顾的客人有多数是熟客,甚至有远从从台北而来的客人,在熙来攘往的交谈声中,小巷生动地演绎着微市场的现代史,如何形成此刻的模样在众人的记忆里或有不同的历程,我们将持续地透过耕新报汇聚更多人的回忆,欢迎更多人一同参与。
摊贩群像
补记: 02刊可至Issuu上查看,发行于2020年春天,本刊的制作是我大学踏入田野的契机,此后一去不回头,后续会持续更新于matters。一方面是自己私心想把它纪录下来,另一方面则是电脑里的档案太多,若不趁机把她存起来,未来要找可能得花更多力气。有机会不妨到这个迷你市场走走,如果有意愿索取纸本刊物也可以让我知道~再看看怎么联系~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