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谦的阅读笔记】超夯的高绩效心智,相同的时间怎么做能达到高产出!

兩謙 Ruth
·
·
IPFS
·
为什么我们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

哈啰大家!我是两谦!

今天想来分想「高绩效心智」这本书,

由Morten T . Hansen (莫顿· 韩森)所著。


开始前想先聊聊为什么想看这本书,而它又带给我什么?

我自认自己不是高效的人,动作比别人慢,有时为了达到理想中的完美而花上大量时间,但这往往给自己带来庞大的压力,也时常陷入迷惘里,为什么我们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

作者在开始就提及了这个疑问,为什么他花了比别人多的时间加班,为公司卖命,但相比之下另一位和他资历相仿的同事,每天却能准时下班,且还有更高的产出。

于是作者从那时便立志要找出聪明工作的方法,也因此有了这本书— 「高绩效心智」。


推荐程度: ✔ ✔ ✔ ✔ ✔

内容广泛程度: ✔ ✔ ✔ ✔

(后半大多以工作为例子,如果还未完全踏入职场,可能理解上较吃力。)

适合族群 :上班族/ 斜杠青年/ 创业家/ 自媒体人…,任何想增加产出,提高效率者都蛮适合喔!


【双重专注】


选择多不一定好,把专注投以一件事,孤注一掷,但选择最好的。

尝试做愈多,实际上完成的愈少。

我们的时间有限,必须懂得取舍。

“做最重要的事,不要做每件事,花最多时间作能存到永恒的事。”

Q: 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取舍】


必须懂得取舍 → 拿出剃刀

eg 简报只留一张,但一张就涵盖了精华;相似于极简主义里面的少即是多,当我们Focus在一件事,单单的把那件事做到最好,必能提高你的做事质量。

也就是在时间管理常被提及的,一天只做三件事,挑最著要的三件事做就好。

这里套用《先吃掉那只青蛙》里的举例,把最重要最大的青蛙吃掉,吃完有余力再吃小青蛙,不然一旦你开始习惯先吃小青蛙(简单的、容易的事物),往往会造成对困难任务的惯性拖延与逃避;所以,先吃了大青蛙吧!

【更好】


很多人懂得区分事情的轻重,但不会一再思索如何做得更好!

我们不能只是单单完成一项任务,而是在当下以及之后,

有回顾有检讨,找出方法才能做得更好。


【重新设计工作】

1.问笨问题,打破固有想法

2.目标导向转为价值导向

着眼于价值,再朝目标迈进。

目标(内在指标) vs价值(有益他人)

试着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

当然如果你不确定值得与否,询问别人也是个好方法!

(但也请记得,别让不相干的人左右你的想法,有些人给的是好建议,

有些人却会泼你冷水,懂得区分这两者也是很重要滴! )

【建立学习回圈】

1.精准练习

eg书中举例,高尔夫的球与杆距离,要精准到尺寸(相距多少…)

2.具体改善

问题不是怎么做会更好,而是更细的提问。

eg在开会时提问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大多数无法得到回应。

必须具体的问!例如这个活动锁定的客群是老人,那订购便当的店家有没有较清淡的选择,可以引导一个具体方向,让大家从中学习表达不同意见。

(这里提供几个keyword及步骤)


做➡ 新方法与提问衡量➡ 评估提问结果回馈➡ 得到建议修正➡ 改善/ 提出下个问题

Step1: 每天挤出一些时间

Step2: 一项技能拆成多个微行动

Step3: 检讨微行动的成果

Step4: 尽快获得回馈意见

Step5: 用困难磨练能力

Step6: 超越停滞点


【结合热情和使命感的方法】

起点(创造价值) →中场(加入兴趣,找出个人意义) →顶端(带动他人实现目标)

补充:

底下为节录书目,欢迎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阅读!

成为最厉害的1%

  • 双重专注
  • 重新设计工作
  • 学习回圈
  • 结合热情和使命感

跟谁都能一起高效工作

  • 说服需用巧毅力
  • 能争辩,也能团结
  • 掌握协作要领

新时代的工作逻辑

  • 工作愈高绩效,生活越多选择
  • 心智对了,没有做不到的事
  • 最大规模的工作成功学研究

聪明工作的七件事:

  1. 双重专注
  2. 重新设计工作
  3. 建立学习回圈
  4. 拥有强烈内在动机
  5. 善于发挥影响力
  6. 说服人
  7. 高价值

最后的最后,谢谢看完文章的每个你!

我是两谦,我们下次见!掰掰😊~


延伸阅读:

【日常习作簿】改变生活,与沙发马铃薯Say Goodbye

【人森满头包系列】不读书!在干嘛?休学的100天纪实

About Me — IG 🔎 两谦RUTH:

https://www.instagram.com/ruth_draw.dsgn/?hl=zh-tw

(照片/图片出处:两谦RUTH)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兩謙 Ruth我是兩謙,有著多從身份與不同標籤,但我期望我是我自己,能真實活著的我自己。如果用幾個關鍵字快速認識我,約莫為 寫作 × 設計 × 插畫 × 攝影 × 街頭 × NGO,但期望你能透過筆下的我,與實際對話後的我,了解我是什麼樣子,也讓我學習認識你的樣子。 這裡大多分享我的想法與生活, 藝術創作的部分則以IG居多!歡迎大家來走跳走跳! Instagram : @ruth_draw.dsg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書摘
3 篇作品
隨筆
9 篇作品

【精神科病房日誌】 Day6 咆哮的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