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Podcast 的笔记:写在《向日葵的季节》上架之日

許恩恩
·
(修改过)
·
IPFS
·
是我有意的选择,要把太过「动人」的部分拿掉,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回去读文字,把受到文字冲击的那种感受,留给每个不同的自己,而不是我声音的诠释。

声音节目跟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作品。文字在版面里读起来的感觉,能够滑动、浏览跟前后对照的感觉,跟Podscast 必须循序前进、声音自带特征情绪及注意力摆放的方式,都很不同。过去,我曾尝试几次将文章录成Podcast,起初都以为先写了文章,录起来应该会容易一些,实则不然。

因为不是逐字念的有声书形式,我是以文章作为脚本来录音,声音中的「不耐烦」是容易显现的,较无法掌握编排资讯的节奏,很容易略过某些资讯而「跳得太快」。

相较之下,一般列点的简单脚本,虽然自己也不确定会用什么样的语句来铺排,才显得有种对话般的自然,添了点不确定性,录起来也比较有乐趣。

因为文章转成Podcast 的经验并没有比较轻松,这次录音我又拖了更久。早在二二八连假写完读《向日葵的季节》:我们希望「这一切都可能发生」已经成为过去,后又因为吴介民老师协助在脸书分享上报也来洽询转载,好像文字的效应已经酝酿一段时间。

但总有人没时间读书,或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取得这书吧?我想,我还是写得太长,想用各种方法推广这书,何况战争也还未结束。于是,我仍然录音了。

昨天,读了本书译者林蔚昀在报导者写下来自波兰的观察,我也在Netfilx 看了凛冬烈火,终于,制作节目的伙伴也把约莫一周前我录下《向日葵的季节》的声音档处理完成。我一向不太知道自己「录得好不好」,我问他,他说觉得很不错。

我说,其实文章早已写完,也没有太多新的想法,只是将自己当成一个广播报导的人。着重在书,截取一些、舍弃一些书评里的东西。

他觉得对听者来说,这样的吸收很容易,因为清楚。反而有些似乎比较有「起伏」的故事,可能精彩,却没有在节目中念出来,有点可惜。

我才发现,啊,是的,是我有意的选择,要把太过「动人」的部分拿掉,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回去读文字,把受到文字冲击的那种感受,留给每个不同的自己,而不是我声音的诠释。

仍在学习,文字与声音。



白噪音:读《向日葵的季节》,看见乌克兰的人、人与人们
【Apple Podcast】
https://tinyurl.com/mt7ba8zv
【Spotify】
https://tinyurl.com/3cvd5r8c
【Google Podcast】
https://tinyurl.com/muuejarn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