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供电大军」来袭谁会成为电下亡魂
原文发表于2021/7/26《 多维新闻》
台湾在5月17日及22日两日,因位于高雄市的兴达火力发电厂机组跳电,而发生了全台湾分区轮流停电的状况,引发了台湾民众对于不知什么时候停电的恐慌,彼时也因为企业加大在台湾的产线投入,产业用电的增量让全台湾用电量在今年5月28日便达到了3,840万瓩,突破了2020年7月28日的高峰值3,802万瓩,提前了2个月到达新的高峰。依照往例,炎炎夏日的7月及8月是台湾用电量最高的时期,而今年仅仅在5月份就突破前高,并且至7月13日更是到达了3,859.9万瓩,说明台湾的用电需求量是比以往增加的。
核二厂1号机组除役掀起巨大问题
台湾核二厂的1号机组在6月份便已经开始从电网解联,并且着手进行除役,而近日台电公司也开始着手计画,将在7月27日提交计画书,把位于屏东县的核三厂除役。新的发电厂建设计画全都是燃气发电厂,且都还没进行动工,形同远期期货一般;而民进党政府为了实践其「燃气50%、燃煤30%、绿能20%、核电0%」的「非核家园」理念,正在上下其手,加速核电厂的除役。
俗话有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过在发电这档事上,无论是民生或产业的用电,都等不得旧去新来,肯定要先有新的电力供应源能补上了,才能将旧的除役。由于此前的轮流停电引发的民怨过于强大,让民进党当局在延期至12月18日的公投,以及2022年底举行的地方首长选举面临过大的压力,如何有技巧的让范围遍及全台湾的大规模停电事件不再发生,便成为了重中之重。
「供电大军」:名为供电实为缺电
而台湾政府的解答就是落实「需求管理」,在5月中旬的两度停电发生未久,台湾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台湾经济部长王美花以及台电公司董事长杨伟甫的出面协调下,寻求了台积电等位于科学园区,「一分钟都不能缺电」的半导体厂商,协调他们自备柴油发电机,在用电尖峰时段投入自备的发电设备。
台电公司日前也向台湾经济部提交了一套「即时电价」草案,拟定以小时为单位,分成红黄绿三种用电时段,红色时段每度收取新台币(下同)18元至19元的电费,黄色时段为6元至7元,绿色时段为1.5元至1.8元,但台湾经济部认为这项草案上部成熟,退回请台电公司修改。
台电公司还高调宣布,将争取包括中钢、台塑、台积电等用电大户加入「供电大军」,除了让用电大户自备柴油发电机之外,另个方针就是以每度10元的价格,付钱给民间厂商,请他们减少用电,甚至不要开工。在这套机制下,台电公司将不会因为发电而赚钱,反而会因为没有发电而赔钱,本质上就是因为全台湾陷入缺电,因而政府付钱给厂商,请厂商不要用电的财务转移,因此这个「供电大军」称作「缺电大军」应当是更适合的。
据悉这些「缺电大军」共有两千多家厂商加入,至多可减少107.9万瓩用电,差不多略多余一个多月前被解联的核二厂1号机的发电量。换句话说,核二厂的机组除役,所缺少的发电量将必须由这些「缺电大军」轮流停工来弥补,而台电公司为此必须复出最高达1,079万元的「负电费」来补贴厂商,并且还会额外产生50万公斤的碳排量。
「即时电价」:或促成企业强者恒强的格局
上述的方式显然并不能解决缺电问题,根据台湾中华核能学会理事长李敏的估算,今年盛夏可用的装置容量较5月17日(第一次停电之日)时增加314万瓩,但尖峰需求可能比当时还要高出481万瓩,即便这两千多家家厂商全力配合,供电仍是不足,而民间厂商也未必愿意倾力合作。
而台电公司的「即时电价」方案,对于不能停工的厂商来说,则是变相涨电价,粗略估算假设一天红黄绿时段各占8小时,平均一度电就变成9元左右,大约是原来产业电价的4倍有余,这多出来的成本,则不可避免会转嫁到员工及民众的身上。
倘若实行「即时电价」,对于财务雄厚的大型公司来说,大不了就是多付一点钱去买服务,但是对于财务能力较弱势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此爆升的营运成本是难以接受的,会显著削弱本来就不高的毛利率,而直接让产线赋闲不开工显然也并不明智,因此可以想见可能会采取避开用电尖峰时段,将开工时段改在夜间、凌晨等时段,来规避用电成本,而员工则可能被迫以改变生活作息的方式来配合工时,这是发电缺口所带来的隐形成本。
扭曲政策形成的缺电现况,可以想见会让大型企业强者恒强,他们可以以自身雄厚的家底,熬过提高电价带来的考验;而中小企业则会被迫移至冷门时段开工,而生活作息的被迫改变也会加强员工的离职意愿,加剧中小企业缺工的情况,而中小企业显然也不具有足够的本钱,以更高的薪酬聘请愿意改变作息的员工。
而这一切显然也不是台电公司的错,从经济理性角度考量,台电公司肯定是最希望将现有核电厂延役,并且重新启用核四厂的,但是在蔡英文政府的政策逼迫下,现有的核电机组只能逐步被消灭,核四厂的重新运作困难重重,用电需求节节上升,而台电公司还必须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作到不分区限电,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