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時間的女兒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愛貼標籤的歷史:「毒后」凱瑟琳.德.麥地奇

時間的女兒
·
·

自15世紀歐洲新教崛起以後,天主教和各大新教流派之間,從此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鬥爭。當英國都鐸王朝傳位給伊麗莎白女王之後,新教的勝利看似塵埃落定,對面鄰居法國卻堅守天主教底線,誓死捍衛教會。

  其時法國的君主是瓦盧瓦王朝的亨利二世,他對新教的痛恨是出了名的,任內還搞了個火焰法庭,顧名思義就是打算把嫌犯通通燒死的地方;而火刑正是古代用來對付所謂異端最常見的手法。但幸好亨利二世還來不及燒死太多人,他在女兒的婚禮上跑去參加比武活動,堂堂國王被刺了個正著,對手的木槍正中他的眼眶,但他並不是當場斃命,而是拖拖拉拉過了十天,因為木刺染上的敗血症而死。

  不過瓦盧瓦王朝並不太擔心,因為亨利二世和髮妻生了許多孩子,活到成年的兒子就有四個,於是大兒子上台,是為法蘭索瓦二世。這個年輕人不太有名,因為他過了一年也一病死了。不過他的老婆很有名,就是蘇格蘭的瑪麗.斯圖亞特女王。總之小夫妻還來不及生孩子,法蘭索瓦就駕崩,於是他的弟弟查理九世就上台了。

  其時查理年僅十歲,按照歐洲的慣例,他的母親便上台成為攝政王太后。這位母親是個狠人,名為凱瑟琳.德.麥地奇,意思是來自麥地奇家族的凱瑟琳。麥地奇家族是義大利佛羅倫斯望族,家中出了很多王后和教宗,看似顯赫,但凱瑟琳命卻特別苦,因為她出生一個月就父母雙亡,成了孑然一身的孤兒。身為豪門千金,當然她還是衣食無憂的,但她原本當選教皇的叔叔在教廷政爭當中一度落敗,凱瑟琳遭扣押為人質,關入修道院中。起初她並不為此難過,因為她樂於浸淫在天主教環境當中虔誠信仰;但政爭最嚴峻的時刻,凱瑟琳的生命遭受威脅,叛軍有人想殺她,有人主張強暴她,甚至有人提議讓軍隊對她輪暴。所幸她的叔叔最終勝出,這個可憐的小孤女才免受摧殘。

  隨後,「教皇的姪女」這個身分讓凱瑟琳的婚約大為增值,貴族大排長龍想要娶她。凱瑟琳一向不以美貌著稱,除了一雙明亮的眼睛,她的長相平平。但多的是有人想把手伸到梵諦岡,法國當時的國王法蘭索瓦一世便為次子亨利求娶這位義大利豪門千金。

即便是最如花般的年歲,凱瑟琳也不曾以美貌著稱,這或許使她在以婚姻衡量身價的年代,部份輸在了起跑點上

  這段婚姻並不幸福,凱瑟琳沒有出眾的容貌,但這並不代表她沒有魅力。她知書達禮、言之有物,法國宮廷眾人對她頗為喜愛。但她的丈夫卻一心戀慕大了他二十歲的保母黛安娜。長達十年期間這對夫婦都沒有子嗣,而法國的王儲恰好病死,凱瑟琳一躍而成太子妃,生育的壓力逼得她幾乎身心崩潰,悽慘程度甚至連太子的情婦都請求情人多與太子妃同房。凱瑟琳找上公公法蘭索瓦一世,哭著請求他解除自己的婚約,願放棄未來的幸福,退入修道院獻身信仰。原本對兒媳婦不太關注的法蘭索瓦一世被哭的心都軟了,公開保證這女孩永遠會是他家的媳婦,太子也終於被打動,願意多對妻子付出些關注。

  最終,還是一位御醫拯救了這段婚姻。他發現太子夫婦的生殖器官形狀異於常人,便提議他們將行房體位做出點改變。果然專業就是專業,接下來十年,凱瑟琳一年一個,連生十胎,雖然她的婚姻關係並沒有獲得改善,但宮廷地位從此安穩。

凱瑟琳最強大的政治資本,就是血統正宗的嫡子女;圖為她最年幼的四個孩子,女孩即為瑪戈

  而在丈夫和長子統治期間,凱瑟琳從未接觸政治;直到次子查理登基,她才坐上了執政大位。她面臨的法蘭西是一個複雜的國家,主要的問題就是集中在宗教上:新教胡格諾教派的勢力已不容小覷,但天主教一派的勢力卻也並不均衡。宗教內戰四起,凱瑟琳原先信心滿滿,深信只要能讓大家坐下來好好談,事情一定能圓滿解決;殊不知信仰的力量太過強大,除了政治角力之外,新舊教雙方的堅不退讓,都是源自真心實意的虔誠。

  很快的,凱瑟琳即將背負上遺臭萬年的惡名。為了採用戰爭之外的手段,她選擇聯姻;但她三個活到長大的女兒之中,已有兩個結婚了,她的棋子便只剩下幼女瓦盧瓦的瑪格麗特,也就是名聞遐邇的瑪戈王后。瑪戈容貌極美,是歐洲婚姻市場上身價最高的公主,雖然在影史當中她聲名狼藉、淫亂放蕩,但實際上她遺傳到了母親凱瑟琳的學識深度和教養,是個內心很有想法、追求自由的女孩。她在十三歲的時候與年貌相當的吉斯公爵相戀;但對方卻正好是她不該愛上的人。吉斯公爵的家族勢力在法蘭西雄據一方,公爵本人不但外表英挺帥氣,還具有高度的人格魅力。他為人精明,對人民卻又親切溫和、慷慨大方,人民都稱他是真正的法國國王;還有人說過,凱瑟琳所有兒子的優點加起來,都沒有吉斯一個人多。由於聲望很高,加上信仰激進虔誠,對王位無疑是巨大的威脅,所以瑪戈與他的戀情被凱瑟琳知道時嚇得皇室不清;心頭火起的凱瑟琳,和查理九世氣急敗壞的衝入瑪戈的閨房,一把將女兒拖下床後就是一頓暴打,激烈到瑪戈的睡衣都被撕破,頭髮還被拽下了一綹。

  凱瑟琳和查理的暴力令人毛骨悚然,但也可以理解;假設瑪戈和吉斯真的扯上關係,他們的孩子對王位競爭力將大幅提升。而凱瑟琳卻打著另一副算盤:她要將瑪戈當作新舊教停戰的籌碼。其時胡格諾教派的領導者是那瓦拉的女王母子(納瓦拉就在法西邊界中間),凱瑟琳便將女兒許給了那瓦拉的亨利。

  故事到這裡,你幾乎可以想像這是另一樁婚姻悲劇的開始。但這樁悲劇甚至比尋常不幸福的婚姻更淒慘。天主教的瑪戈,新教的那瓦拉亨利,婚禮交涉的過程就是一頓囉嗦,亨利甚至拒絕進入教堂接受天主教的彌撒,瑪戈只好由和她最親好的弟弟陪同受禮。好不容易禮成之後,就開始了一連數日的慶祝活動。所有的胡格諾要角幾乎通通都來到了巴黎,親眼見證他們的領導人與天主教方和親,其中包含了一位叫柯利尼的將軍。這位阿伯雖是胡格諾教徒,但卻是個獨具個人影響力的人。幼年喪父的小國王查理九世得不到父愛,母親又長年忙於政事,他只能從寬厚又有智慧的柯利尼身上尋求父親的影子。據說在私底下,查理甚至會直接稱呼這位將軍為父親;而科利尼的宗教和平主張,更使得天主教方對他的影響力越來越擔憂。

  然而就在婚禮的慶祝活動當中,有天晚上,柯利尼回到住處時遭到伏擊,他並沒有死,只是手肘中彈,手指遭到擊傷。這位猛人乾脆拿起剪刀,把被打爛的指頭給剪了。凱瑟琳太后聞言當下,還急忙趕去探視將軍,含淚向他保證一定嚴懲兇手。

  然而事情急轉直下,激進派天主支持者(包含瑪戈的前男友吉斯)當即看到了轉機:他們開始大力遊說國王,表示如此一來,胡格諾教派必定即將展開強烈的報復;如果不先下手為強,他們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視科利尼如父的查理九世對這個想法坐立難安,但隨後,他的兄弟亨利王子加入了遊說,母親凱瑟琳也一樣。咄咄逼人的凱瑟琳和查理發生爭執,謠傳查理甚至打了母親一巴掌。然而查理的軟弱已成為慣性,遭到眾人接連逼迫之後,他無力地吐出一句:「那就把他們都殺了吧,通通殺了。」

  激進派天主教巴不得一聲,科利尼幾乎立刻被殺死,總共有十二個胡格諾領袖慘遭謀殺,他們的屍身更被巴黎的暴民肢解、焚燒。整個巴黎都陷入一片腥風血雨,胡格諾教派不論老弱婦孺通通難逃性命。這一天恰好是聖巴托羅謬的紀念日,因此被稱作聖巴托羅謬日大屠殺。暴亂很快就超出凱瑟琳和查理九世的預期和控制,從巴黎一路蔓延擴散。在聽到法國對付新教徒強力鎮壓的當下,遠在梵蒂岡的教宗原本充滿讚賞,但大屠殺的規模不斷升級,最終死亡人數超過了三千,教宗也不禁臉上變色,出言譴責暴民的手段太過兇殘。實際上根據現代更精密的統計,死亡人數至少在一萬人之譜,具體數字更可能高達七萬人。

  屠殺當中唯一活下來的胡格諾領導人僅僅只剩那瓦拉的亨利。他的新婚妻子瑪戈雖然對他並沒有感情,但與生俱來的正義感和慈悲心腸,讓她堅持庇佑這個她從來都不想要的丈夫及其從人。她的婚姻就此終生不幸,這個她使出全身力氣保護的男人,從來不知道她是怎樣拒絕母親凱瑟琳退婚的提議,堅強的獨自抵擋天主教派對他的各種陰謀野心。為了這個堅持,瑪戈一同失去自由,連年遭關押,而她的丈夫在未來雖以慈悲、寬厚著稱,卻始終誤會這場屠殺當中她也有份。一個誤會而心生怨恨,一個倔強而堅不辯駁,他們就這樣錯過了幸福。

「瓦盧瓦的珍珠」瑪戈王后;當代稱她淫蕩色情,但她更多的是追求愛情自由

  而麥地奇家族的凱瑟琳就此背負了聖巴托羅謬日大屠殺的兇手之名。查理九世自大屠殺之後日夜懊悔,內疚折磨著他的身心,最終導致精神失常。僅僅兩年後,24歲的年輕國王一命嗚呼。而他的母親從此成為了虎媽、野心家、絕命毒后的代名詞。是她殺了上千新教徒,是她殺了溫和睿智的科利尼,是她暗算了自己的女婿,斷送了女兒的半生幸福。

  這是不是和那個跪在法蘭索瓦一世面前,痛哭哀求自由的女子形象大相逕庭?

  我們無可否認,凱瑟琳.德.麥地奇確實在聖巴托羅謬日大屠殺當中站在了加害者的那一方;我們也無法否認,她就是為了家族利益暴打親女的狠母。事實是凱瑟琳雖然虔誠,但她在統治法國四年後,便宣告還政於兒,因為查理那時已經超過法定的國王成年年齡13歲。當然這樣的宣告並非事實,凱瑟琳仍然繼續把持朝政了好一陣子,但查理很快就大到難以被完全控制,也因此科利尼對他開始產生了難以忽視的影響。而凱瑟琳在執政剛開始的時候,對宗教問題實際上並不嚴厲,而是期望採取更寬嚴並濟的做法。然而凱瑟琳的弱點在於她外來者的身分,在義大利,宗教問題向來簡單的多:鬥爭的重點是權力,而非意識形態,因為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凱瑟琳對新舊教之爭的理解並不深刻,她甚至企圖藉由召開會議,讓雙方坐下來好好講清楚各自的主張,並認為只要雙方領導人都能「妥協」,事情舊能圓滿解決──然而宗教問題的本質就是不可妥協,這個會議最終甚至是在凱瑟琳不知情下就自行解散了。

  隨後,凱瑟琳努力的搓合出一份《聖日耳曼和平飭令》,裡面提出幾項保障胡格諾教派的條款,期望能軟化新教徒的態度。隨後這份條約就被一件慘事給化為烏有:吉斯公爵(瑪戈前男友的爹)和他的人在一個穀倉裡襲擊了胡格諾教徒,死了幾十個人;巴黎為此瘋狂喝采,新教徒誓言復仇。隨後不久,一名胡格諾教徒就射死了這位老吉斯公爵。凱瑟琳非但沒為自己的天主教盟友之死哀悼,還高興的說:如果他再早些死,法國的和平會更快到來。

  凱瑟琳的統治,就是這樣遊走於激進派天主教和胡格諾教派的中間,謀求著一個微妙的、恐怖的平衡。亨利二世留下的法國並不完整,除了吉斯家族之外,大貴族也都不聽王室使喚;對於宗教問題,他們既虔誠,又各自狼子野心,無論是國王和攝政太后,他們都只是在斡旋的角色上疲於奔命。

  雖然在聖巴托羅謬日大屠殺當中,胡格諾教派是純然的受害者,可是擴大到整個宗教內戰的期間則未必見得──新舊教雙方都沒有無辜可言,手上都沾滿了對方的鮮血;這其中也無對錯可言,單純就是15世紀新教崛起的歐洲日常。凱瑟琳對胡格諾時而反對,時而支持;時而激烈,時而保守。她就像在跳一隻探戈,必須從新舊教當中鑽出一條夾縫求生。

  有關於聖巴托羅謬日大屠殺的發動原因,在比較古舊的資訊當中,經常將主使者指向凱瑟琳,可是這其中根本道理不通:凱瑟琳一路以來的政策就並非絕對的反新教。當然她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畢竟她可是來自義大利專門出產教宗的家庭;但她對宗教的認知更傾向尋求政治解決之道的工具,激進派的吉斯家族同樣不受她待見──否則當初她也不必為了年輕的吉斯公爵家暴女兒了。身為一個「遊走派」,她也曾集結新舊教雙方勢力,對英國展開領土的保衛戰。在統治初期,她甚至同意,那些私下偷偷禮拜、但是從未參與反抗行動的新教徒,根本就沒有必要處罰──這是否也太不符合她的巫婆形象了呢?

  可是罵名仍然就這樣緊跟著凱瑟琳,正如美名緊緊跟著吉斯公爵一樣。抹黑她的「假新聞」甚至流傳到現在,依然是為人津津樂道的宮廷八卦。凱瑟琳很討厭那瓦拉女王胡安娜三世(也就是瑪戈的婆婆),這個討厭主要是基於宗教信仰。但當她必須謀求宗教共處的境界時,她修書一封,請求胡安娜將兒子帶到宮廷給她認識,並保證不會傷害他們,請毋須害怕;而胡安娜大的回信幾乎裝著笑聲:「一想到妳要我擺脫一個我從來沒有過的東西,我都要大笑了;我從不相信你如他們所說的一樣,會吃小孩。」──你看,這種類似虎姑婆的抹黑手法,甚至在凱瑟琳生前就繪聲繪影的開始了。而等瑪戈和亨利的婚約議定了,那瓦拉女王開始著手採辦婚禮物品的時候便突發急病死去,流言又開始說,胡安娜是被凱瑟琳送去的一雙毒手套給活活毒死;因為傳聞當中凱瑟琳最擅長的就是透過手套毒死人──你一定已經猜到了,這根本就是胡說八道,胡安娜真真正正只是病倒了而已。試想要毒死那瓦拉女王這麼重要的人物,凱瑟琳難道還傻到留下如此明顯的證據?更何況還是如此「標誌性」的證據?

  歷史學家幾乎可以肯定,科利尼的暗殺是凱瑟琳的主意:她的小男孩長大了,要被這個可惡的、新教的中年男子奪走了;她的權力即將失去,她的信仰也即將受到玷汙。而科利尼的戰爭主張──對西班牙開戰──更引發法國貴族的反彈(他們很清楚根本打不贏)。但大屠殺真的是凱瑟琳發起的主意嗎?為自己的暗殺失敗擦屁股的確有可能驅使她附議,但為了此事就主動展開這等規模的殺戮?那麼凱瑟琳當晚又何須親自面見科利尼呢?說起來,吉斯家族對新教徒一貫激進的主張,不是更符合這樣的行動軌跡嗎?

  但奇妙的是,大屠殺當中真正的凶手吉斯公爵(瑪戈的前男友),在歷史上的形象卻是英明睿智、謙和憐下、慷慨善良。凱瑟琳的名聲卻就此黑到了底。她成了暴虐無道、野心勃勃的殘酷外國女魔頭,帶著她的義大利毒藥櫃,前來謀害整個法蘭西走上窮途末路。

  凱瑟琳曾經寫過一封信給女兒,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主要目的是凡事尊重上帝和維護我的威權;但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保護這個國家和你所有兄弟的利益。」等到查理九世半瘋而死,她的次子登基成為亨利三世。比起軟弱的查理,亨利三世更懂權謀算計,凱瑟琳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甚為薄弱;但同時亨利三世也道德敗壞、行為不端,治國的才能也根本比不上其母,聲望極其低落。吉斯公爵看準了這一點,公開反對國王;而亨利三世便安排誘殺了吉斯公爵和其弟。這個草包事成之後興奮地向凱瑟琳宣告:「我是國王了!我終於殺了那個不可一世的吉斯!」而見多識廣的凱瑟琳,卻大驚失色的流淚哭喊:「我的孩子,你把法國毀了!你正在自我毀滅啊!」

  凱瑟琳果真一語成讖。亨利三世打破了天主教的權力平衡,過不多時,自己就遭到天主教狂熱分子的反殺。她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自己並沒有活著親眼見到這一幕。究其一生,凱瑟琳並不是個喪心病狂之徒──即便在過去的史書記載上的確如此,但很多小事情上都可以看出她的本性:她的二十多年婚姻當中,飽受丈夫年長情婦黛安娜的羞辱(並非她有意,而是她的存在與滔天權勢);但亨利二世死後,她並未展開報復,僅僅逼迫黛安娜交出皇家珠寶,還有自己心儀已久、卻被丈夫送去當禮物的一座宮殿──她甚至並未把黛安娜趕出去流落街頭,只是和這個並無皇家子嗣的情敵交換了住處,甚至還同意核發給她一筆大方的養老金。她心疼幼子安茹公爵恐怕畢生與王位無緣,所以想方設法,希望能搓合他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結親。而在查理九世死後,凱瑟琳雖喜愛權力,但也並不過度戀棧,在亨利三世的有意奪權之下,慢慢將重心轉向她一生鍾愛的藝術和宗教。

凱瑟琳的情敵,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娜;她對凱瑟琳態度好、禮貌佳,甚至經常驅趕國王去和王后同床生孩子,果然換取凱瑟琳允許她優容退休

  凱瑟琳並不特別偉大,但也並非毒婦。正如她對女兒的信中所說,她所做的一切,的確都是為了兒子、為了法國的最好的選擇──即便事後看來不見得,但她當下確實如是想。她的故事裡有委曲求全、也有意氣風發;有力不從心、也有夾縫求生。亨利二世留給她和兒子們的法國,並不是個易於治理的國家;而身為女性,身為一個外國人,更成了她的統治原罪。很難說得清如果沒有她這個攝政太后,法國的政治還能走上什麼更好的道路,即便她真的有一個毒藥櫃,也真的親手毒打過女兒。法國的宗教戰爭之路,在火焰法庭之後就燒出新舊教之間難以弭平的裂痕,時也,運也,命也,大屠殺的罪名,也絕非凱瑟琳一人所應承擔。只能說相較於法國即將迎來的下一任攝政太后,同是來自義大利的麥地奇家族,凱瑟琳的表現已可謂是深謀遠慮了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