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一周(1)

KayKwan
·
·
IPFS
·

《科学》期刊

过份的希望会导致对科学的彻底失望

- 当全世界将解决瘟疫的希望放在一众科学家身上之时,总编辑Holden Thorp却在最新一期Science的社评中,以较为悲观角度,提醒大家要做好期望管理。他担心科学界最终会承诺的太多,交出的太少(overpromised, underdeliver)。

面对新出现而且高速扩散的武汉肺炎,Thorp形容科学家仿佛在维修「飞行途中而且设计图仍未画好的飞机」(it's fixing a plane that's flying while its blueprints are still being drawn)。过往科学界尝试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例如全球暖化或沙士,都会先以基础科学理解情楚问题本质(例如病毒结构、入侵方法、生命周期),再进而以应用科学尝试解决(药物、疫苗、预防方法),一步步建立。但今次事态发展之快,令科学家必须同步进行两方面的研究,难以避免危机。

Thorp举例,虽然科学家提出了不少可行的治疗方法,但政界往往过份吹捧研究结果,令普罗大众产生虚假期望,甚至令一些本来用作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短缺(相信是暗指Trump对Chloroquine治疗武肺的吹捧)。 Thorp形容,这做法是对科学的陷害(sets science up)。

Thorp认为,若政客或科学界继续不负责任地放大科学可以带来的虚假希望,最终却无法找到解决现时问题的答案,有可能导致大众对科学的普遍失信,对社会造成持久的伤害。

Final 4?

Science: Race to find COVID-19 treatments accelerates

- 世卫3月20日发起名为SOLIDARITY的大型计划,在多国同步测试4种候选应对武汉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瑞德西韦(Remdesivir)、原用作治疗疟疾的Chloroquine、抗爱滋药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以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配合干扰素beta。会有数以千计病人参与测试。

《科学》文章引述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研究员Stanley Perlman指出,虽然暂时瑞德西韦似乎是最有希望的药物,但在测试上却遇上障碍,因为瑞德西韦估计在病发初期药效最好,但该药价钱昂贵,而且需要以静脉注射方式用药,不可能用在所有初期症状轻微的病人,学者应该先在病人血液中找出能预测病态发展的生物标记(Biomarker),以寻找最有机会恶化的病人进行测试。

曾被Trump公开吹捧的Chloroquine,虽然曾在超过20份中国研究中使用,但相关数据一直未明,而且副作用太强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干扰素beta是香港现时正在使用的治疗方法。但早前中国199人的研究显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效果不明显,而干扰素beta则可能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带来反效果。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老人院爆发,死亡率33.7%

- 在美国华盛顿州的King County发生了一宗老人院舍大型爆发事件,全院共有167人受感染,包括101名院友(平均年龄83岁)、50名员工以及16名访客。 研究显示,在院友当中,超过6成人有心脏问题或高血压,超过54.5%需要住院,死亡率更高达33.7%。高龄和长期病患对武汉肺炎病情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NEJM: Epidemiology of Covid-19 in a Long-Term Care Facility in King County, Washington

同时,由于该院舍与其他院舍有共用员工政策及曾转移院友,该次大型爆发亦导致另外最少三间老人院出现疫情。香港有庞大的长者人口,老人院舍的居住环境又过于挤迫,必须慎防病毒传入院舍的风险,否则情况一发不可收拾。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