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是见证」到「作见证」:四月之声| 金马达基金公告NO.44

Matty
·
·
IPFS
·
我们该如何面对、理解这个消失的春天?在Matters,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写下他们的见证

徐贲在《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中写道:「在对人道灾难的记忆中,最能帮助受害者重新找回生命意义和做人尊严的就是我在本书第二辑一些文章中讨论的『见证』……任何亲身经历过苦难的人都是苦难的见证人,但是即时在苦难过去之后,也并不是所有的苦难见证者都能够,或者都愿意为苦难作见证。在『是见证』和『作见证』之间并不存在着自然的等同关系…… 『作见证』的是用文字或行动来讲述灾难、并把灾难保存的公共记忆中的人们……从『是见证』到『作见证』,是一种主体意识、道德责任感和个人行动的质的转变」。

四月已接近尾声,许多人说「在这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少了一个春天」,我们该如何面对、理解这个消失的春天?在Matters,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写下他们的见证。本期金马达将延续上一期的主题,整理、收集所有与此次上海疫情封控相关的日记,还有那些被删禁却又不断被重新备份、分享的声音,我们一起作「作见证」的见证。

一、四月的日记

上海市民足不出户的日常4月20日(手写版) —— By @Assisi

作者从4月8日开始记录「上海市民足不出户的日常」系列,近四篇是手写版拍照上传。在最新一篇日记中,@ Assisi写到:「这是一个历史时刻吗?人们会忘记吗?我希望是一个历史时刻。但是,这就像八九年的事件一样,这并不是一天一件事名垂青史,而是一个阶段,整个阶段是一个故事。」。


成团记——上海疫情日记系列之二—— By @小游

2022年4月的上海,想吃薯片你需要做些什么?

非常详细、写实的疫情日记。想吃薯片的Y 需要成团团购,但「4000元起送,800配送费」;故为此成立了一个「薯片群」,但在成团到真的送到居民手上之间,需要承担供货商到顾客之间的所有工作;经过一系列的惊心动魄的盘问、关卡,2022年4月的上海,终于吃到薯片的Y 实际上完成了一次“Mission Impossible”。 「从一点半到七点半整整六个小时,Y体验了Amazon、Walmart等一系列公司物流仓库工作人员的工作」。


2022上海疫情日记:即使年轻,也要守望相饿—— By @木村香

tinder上划到一位大哥,他说他是清零派,我说我是蛋黄派(好饿)。

在两三年后,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并未减少,「事情发展到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只剩下清零和共存这两种选项,似乎无论是哪种选项都没有完备的预案,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具体的/实际的问题,你接触的基层也会跟你说“等上级指令”」。


上海封城记| 邻里关系和饮食生活—— By @斯汀的事务所

关于物资供应环节中极其重要的团购,我注意到我们小区团购的团长大多是女性,包括我换了好几次物品,对象也基本上是女性。组织团购其实不简单,跟商家沟通,组织几十个人团购,等待卡车,整理订单,分发产品,这里面许多环节要求许许多多的沟通,组织能力和耐心。女性力量在这次防疫封城中,展现出很棒的协调物资和沟通的能力。

@斯汀的事务所封城下的生活被撕裂为线上与线下,而这种撕裂正暗示在紧急状况下社会安全网有许多漏洞,「疫情的最大代价恰恰是由社会最弱势群体在承担」;另一方面因为封控下的现实生活不得不进行以物换物、团购,再加上做核酸与遛狗,作者与许多其他上海市民们都开始与自己从不认识、没有交流的邻居开始接触,也有许多良善沟通,或许这已是整个四月极少数的慰藉之一。


周围有鸡蛋—— By @ale

“我可以给你八个。”

一段发生于2022年4月的上海的对话记录,作者用「价值六十块钱的拉瓦萨」,换来了意大利邻居的八个鸡蛋。同样的生活记事还有《 11号楼的家事》,谢谢@ ale ,能够让我们看见最日常的叙事。


二、「四月之声」

在四月,很多声音震动人心,却又迅速消失。一些用户把这些重要却又被删除的声音,放上Matters,备份、储存。

我在方舱,看见老人们的孤岛求生—— By @我没有名字

2022年4月17日,上海定下20号全面清零的目标,并临时发布政策「应收尽收」 。我在阳了10天转阴之后,也上了那一批的转运名单。居委发微信和我说,没办法,临时收到的命令,连残疾人都要运走。 「连残疾人都要运走」,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六个字里面背后意味着什么

本文为进入方舱的作者@ Hayami所写(但因为网络原因无法成功发在站上),记录方舱里「老弱病残的生存状态」。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后留存了40小时,获得1000+ 万阅读量,一位读者留言「那篇文章已经上千万人心里的区块链了永远也删不掉」。


李承鹏| 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 By @李承鹏

《白鹿原》里有这么一段:几十年后,红卫兵们从原上走下来,挖开了朱先生的墓,正在批斗骸骨时,发现一块砖,正面写一排小字:天作孽,犹可违;反面也写一排小字:自作孽,不可活。红卫兵们怒不可遏,把砖头扔在地下,那砖忽裂成两半,原来是夹层砖,中间赫然写着一排字: “折腾到何时为止”

本文发于4月21日,在朋友圈短暂地转载一阵后“Not Found”。


转载文章#19 上海逝者—— By @战地岛民KMnese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本篇文章原发于4月14日,整理所有当时已知的、在这场上海封控中因新冠疫情以外原因而失去生命的人,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也已被删禁。


评新编历史剧《上海的新衣》——这场闹剧是时候结束了—— By @浊风绝响

上从100%到99%,这1%代表了从必然到可能,水能覆舟亦能翻舟。虽没跳脱出规律,但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这只温和的影片在4月22日晚上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大规模传播,人们如两年前转发《发哨子的人》一样开始与系统、与算法比接力赛。这篇文章附上了Youtube 保存版。

图片来自微博,作者见水印

胡雪杨:春天对你如此厚爱—— By @jnq

八十年代初白桦写过一篇小文《春天对我如此厚爱》,是说《苦恋》被毙后他依然有众多知心者支持关爱。兹改一字作篇名,向白桦致敬。

本文发于4月15日,文辞激昂、深挚,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发出后,不过多久即被删除。


上海疾控中心录音—— By @Polk

关于“有用的知识”,其实就是“无症状和轻症”,居家隔离是更优的选择,因为这个病也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像对付感冒那样就可以扛过去;如果都弄到方舱医院,条件很差,也不会有什么治疗,反而不利于病人康复。

一段与上海疾控中心通话的录音,于4月2日起在网络中传播(后澎湃新闻表示将会开展调查)。


封城-气愤的上海大爷—— By @Polk

大爷是东北的叫法,在上海浦西的话叫「啊呀」,浦东的话叫「大大」,这些称呼确实很绕啊。这个视频另外一个人用的是浦东的方言,而浦东感染最严重的地方是北蔡镇,所以我猜测这位大爷就是北蔡的。

影片中的「大大」指着天空中在飞的麻雀说自己像在监狱,并大声喊出「要讲科学的嘛要讲道理的,这样搞有什么名堂!」。


茨威格(Stefan Zweig)在《昨日的世界》里开篇便写道:「纵使我们今天怀着惘然若失、一筹莫展的心情,像半个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我依然从这深渊里不断仰望曾经照耀过我童年的昔日星辰,并且用从父辈们继承下来的信念安慰自己: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倒退有朝一日终将成为仅仅是永远前进的节奏中的一种间歇。 」 。但比起这样的宽慰,人们更加记得的是在完成此书两年后的1942 年,茨威格与妻子双双服毒自尽,那个「死于昨日世界的茨威格」。

于是看到了书中的另一段话:

「我们感觉到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张力,永久的新情况带来的恐惧深入我们肌体中的每一条纤维。我们时日中的每一刻,都与世界的命运连在一起。我们带着苦痛和乐趣,经历着远远超出自身生活小圈子的时代和历史,而我们的前人只局限于自身的生活当众。因此,我们当众的任何一位,哪怕是这一代中最微不足道的人,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也会千百倍地胜过我们祖先当众最睿智的人。但是,这不是我们白白得到的礼物,我们为此付出了不折不扣的代价。

我们都在为眼下的生活付出代价,一些人牺牲至生命不存,一些人失去自由、选择与决定。也许我们都将安抚自己「一切都会过去」,也许更多人留下的是「这个世界会好吗」的疑问(乃至质问);我们疲惫地见证循环,又在循环中Be Water 找到可以撬开铁板的缝隙;希望中隐藏着一丝绝望,绝望下仍有一点不愿放弃的希望。

愿我们都活得磊落真诚。

注:一样欢迎大家将自己的记录放上文字、影音、图片、链接都能容纳的Logbook2.0 中,令技术与文字共同赋权,永久上链。如果你希望把你的纪录放上Logbook,请留言,我们将把一本名为「抗疫日记本」的Logbook 传给你。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