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價格“雪崩”,蘋果M1不講武德,等等黨才是最大贏家?

超载叽
·
·
IPFS
·
莎士比亞在《雅典的泰門》裡諷刺了追逐黃金的貴族。如今,加密幣似乎取代了黃金的位置。

“等等黨”迎來了一個揚眉吐氣的春天。自2020年下半年,高端顯卡的價格一路上揚,三倍起售,2021年春一度超過2萬元人民幣。今年2月開始,英偉達和AMD的高端顯卡價格跌幅都在10%以上。

3月下旬,高端顯卡GeForce RTX 3080 TUF Gaming OC的價格在澳洲市場一天內跌幅達到35% ,報價由2299澳元(約1萬元人民幣)降至1499澳元(約7千元人民幣), 創史上最大跌幅。同期,京東電商有RTX 3080 Ti出現“破發”情況——最低售價8399元,而英偉達官方售價為8899元。

“你不買我不買,明天還能降二百”,等等黨兩年來持幣觀望,如今目標是原價購買即將銷售的RTX 40系;而高價買入的“下山黨”不免有些灰頭土臉。其實,等等黨和“下山黨”絕大部分是PC遊戲玩家,想跑一跑《賽博朋克2077》這樣的3A大作,但絕非剛需。

正因為顯卡的價格如坐過山車一樣刺激,等待者和買入者才有一種“投資”般的期待。關鍵的是,顯卡價格波動的原因,不僅僅是“挖礦”這麼簡單。

海內外價格大跳水,比特幣始作俑者

根據美國電商平台NewEgg上的數據,英偉達和AMD的價格年後一直下降。英偉達30系目前整體溢價72%,平均下跌10%;AMD目前平均溢價47%,平均下跌13%。

國內的降價勢頭同樣明顯,2月價格平均8000元以上的顯卡,目前已經跌到了首發價格6000元左右,部分型號甚至跌到了首發價格之下。

在深圳華強北,RTX 3080顯卡報價普遍在7000~8000元左右,春節前價格在1萬元以上。市場最火熱時,一張不鎖算力的RTX 3080報價高達14000元左右。

華強北的部分商家,和大部分等等黨都認為,大量“礦卡”進入市場是導致顯卡價格雪崩的重要原因。 “礦卡”是用來進行加密幣挖礦的顯卡,加密幣價格上浮,大量顯卡就會用於挖礦,加密幣價格下跌,“礦卡”則流入二手市場甚至被包裝成“新卡”。

加密幣最近一輪上漲行情,持續了有20個月之久,這也是高端顯卡價格維持20個月高位的原因之一。去年年底開始,市值最高的比特幣價格一路下滑,預示著此輪挖礦狂潮接近尾聲。這期間,用來挖礦的“礦卡”數量,遠多於意願買家的數量,有人稱這些顯卡“必然淪落到論斤賣”的下場。

加密幣價格確實是影響顯卡價格的重要因素。價格高,吸引更多人挖礦;價格低,更少人挖礦。而挖礦要用顯卡,是加密幣採用的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形式決定的。最初中本聰的設計是,通過消耗CPU的電力和時間來產生比特幣,就像金礦消耗資源,將黃金注入經濟流通之中。

這一過程之所以被稱為“工作量證明”,是因為只有那些證明投入了足夠資源(工作)的參與者(礦工)才有機會贏得獎勵(比特幣)。

最初,比特幣礦工都通過CPU挖礦,由於挖礦是運算密集型應用,隨著挖礦人數與設備性能的不斷提升,難度逐漸增加。而顯卡的硬件特點是,有上千顆流處理器,正好可以進行大量且重複的一般運算。

基本的算法原理是,比如把已有的10分鐘內的所有交易作為一個輸入,加上一個隨機數,計算出一個SHA256的hash,裡面幾乎都是整數運算——差不多就像為顯卡的“無腦運算”貼身打造。因此,無論從成本還是效率而言,顯卡挖礦都更加“物美價廉”。

以太坊轉型,M1不講伍德

推動顯卡價格下降的,除了比特幣價格滑落,還有三個重要因素。

首先是賺加密貨幣的底層邏輯變了。

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等)都是基於PoW模式的幣種,算力越多,挖礦時間越長,獲得的幣就越多。按照挖礦設備看,簡單分成兩類,兩類之間多有交叉。

一類是Asic挖礦幣種,其中有比特幣系,包括BTC、BCH、BSV,挖礦設備為基於SHA-256算法的Asic礦機;也有LTC、ZEC、DASH、DCR、Grin等幣種,設備是含有特定算法的Asic礦機。

另一類是GPU(顯卡)挖礦幣種,以太幣系,主要包括ETH和ETC,設備以GPU礦機為主;Grin、Beam、XMR、AE等小型幣種,靠GPU挖礦。

以太幣作為市值排名第二的加密貨幣項目,去年年底宣布升級為ETH2.0,共識機制將從PoW切換為PoS(Proof of Stake,股權證明) ,系統會根據參與者持幣數量和時間來決定其分配到的打包權——說白了,就是產生新幣不再靠貢獻算力爭奪記賬權了,而是變成對持有ETH的派息了。

因此,本來靠顯卡挖礦的一類虛擬貨幣,也就不需要再“挖礦”了,大批“礦卡”退休,流入市場,這也是等等黨堅決不肯“接盤”的原因,挖過礦的顯卡飽經摧殘,性能不佳。

其次,蘋果的M1芯片問世,成了壓垮高端顯卡市場價格的一根稻草。 2021年蘋果公司搭載M1 Pro和M1 Max芯片的新款MacBook Pro,顯示效果可以與搭載獨立顯卡的Windows筆記本電腦相媲美,而且集成核顯又在功耗發熱方面優勢更加明顯。

蘋果聲稱M1 Max可以減少100W的功耗,顯示性能接近甚至高於英偉達的GeForce RTX 3080芯片。單純跑分的話,M1 MAX確實不比RTX 3080差,但是運行《古墓麗影:暗影》的話只能達到1050 Ti的水平,不過,這也和遊戲軟件一般不針對MacOS開發有關。

英偉達和AMD的顯卡業務,危機感增加,被“炒高”的虛火自然下降。

另外,去年7月以來,半導體行業產能回升,增加了顯卡供貨量,也擠破了顯卡的泡沫。

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廠商台積電宣布了3年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70億元)的產能投資計劃;三星也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資170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萬億元),希望赶超台積電。

萬物皆可“貨幣”?

顯卡價格高企,主要還是“挖礦”鬧的。 “挖礦”人人趨之若鶩,主要還是因為各種加密貨幣價格飛漲。比特幣衝上過6萬美元的高點,如今回落也超過4萬美元,以太幣超過2萬美元。只要打開“加密數字貨幣實時行情”的頁面,200種幣的價格波動曲線看得人眼花繚亂。

比特幣來自於創始人中本聰“一CPU一票”的烏托邦願景,其採取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記錄模式,本質是一種無政府主義工程,隨即導致了加密貨幣支持者和規制者、政府之間的鬥爭和衝突。

亨利·靈·羅斯(Henry Ling Roth)所著的《約克郡造幣者,1767—1783,古老的史前哈利法克斯城筆記》(The Yorkshire coiners, 1767—1783. And notes on old and prehistoric Halifax)裡,就描述過一群18世紀的造幣者與假幣製造者的命運。這群人生活在英國西約克郡一個名為克拉格維爾的小村子,為了建立無政府主義經濟,加工“修理”硬幣鑄幣,被判死刑。

最近上海疫情暴發,生活物資比較緊張,很多居民“以物易物”,貓貓也成了“硬通貨”。有網友讓自己的橘貓去鄰居家“營業”,換回來三個橙子。貓貓不是貨幣,但是暫時發揮了交易中介的職能。

和特殊情況下的橘貓類似,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都有充當價值計量、交易中介、支付工具的功能,但是現實世界裡,貨幣被規定為由國家或地區發行的“制度貨幣”,由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即商品或服務的價值來支持其“購買力”。從這個角度看,比特幣當然不能算“貨幣”,卻是2008年之後最好的投資品。

基於App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rypto.com的一則廣告,由好萊塢影星馬特·達蒙主演。他說:“歷史充滿了差一點——那些差一點就冒險的人,差一點就取得偉大成就的人……但也有其他人——那些擁抱當下並且投入的人……天佑勇者。”

天佑勇者的“高回報”實在誘人。近期的一個例子是Solana,它是2020年推出的一個區塊鏈,根據金融研究公司Autonomous的數據,其支持的代幣截至2021年底上漲22000%——完全來自“不買就會錯過”的恐懼。

很多人喜歡把比特幣和黃金做對比。不可否認的是,比特幣在過去10年期間的回報表現遠優於黃金。不過,相比黃金,比特幣無力抵禦地緣政治衝擊,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作用也未得到檢驗。

加密貨幣的投資最終影響了顯卡的價格,其實,硬件價格的漲跌只是我們關心的表面問題。

就像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估計,英國有230萬成年人擁有加密貨幣資產。他們中有多少人理解區塊鏈技術和貨幣金融,理解僅僅擁有不可複制的電腦代碼字符串意味著什麼,則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也是一波波買賣繁榮與退潮背後的根本問題。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超载叽“啊哒”~嘤嘤怪+硬妹,一个经不起批评的人。科幻文学硕士,星球大战中文网副站长。关注科技、游戏、艺术、美食、历史等领域。曾服务于多家主流媒体,主持过文化、科技、游戏等栏目。 创作,是要发现和体现属于自己的趣味。 此博客登载本人原创文字和编译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伏枥骅骝千里志,经霜乔木百年心。”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

埃尔多安第三次连任,“新奥斯曼主义”引发“文明冲突”?

战术核武器,让世界更“安全”?

别拿风流当借口,性骚扰就是性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