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儿》女儿身上的框架是母亲的过度期待
身为女儿,妳符合母亲的期望吗?
身为母亲,妳希望女儿符合自己的期望吗?
身为女人,妳符合社会价值的期望吗?
女性的价值何在?
身为女性,无论学历多高或是事业多有成就,父母及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总会放在「是否有结婚」、「是否生小孩」这两点上,而母亲过往无法一展长才的失落与被父权制度压迫的委屈也容易在生了女儿之后寄托在其身上。一方面希望女儿可以力争上游赢得众人称羡的学历与成就,但一方面又希望女儿找到好归宿生儿育女,虽然这两者并没有冲突,也确实有女性能完美达成,然而女性的一生,真的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了吗?如果没有按照既定的人生流程走,是否过去的努力都成了泡影,人生也不再有意义了呢?
书中的主人翁是一位牺牲自我发展而辛勤扶养女儿长大的母亲,希望女儿有个稳定的工作(公务员或教职)、足以负担基本生活开销的经济能力、陪伴度过一生的伴侣(婚姻),无奈女儿的工作不顺遂(流浪教师)、财政出现缺口(无力偿还债务)之外,对母亲打击最大的是女儿是一位女同志。眼看女儿的人生一团混乱还必须要与伴侣依靠自己,身为母亲的失落与愤怒油然而生,而这一切在女儿与伴侣搬来与母亲同住之后达到白热化的境界。
那些不相干的人与我何干?
小说中安排了另一位女性的角色则是这位母亲在安养机构照顾的一位名女人,这位已经年迈的名女人在年轻时做了不少善事,帮助了一些与自己没有血缘的孩子,然而晚年罹患了严重失智症却没有任何家属来探望,让这位母亲感到不胜唏嘘,不断在心里质疑着为什么这位名女人要去帮助那些跟自己不相干的人呢?帮助别人的下场也不过如此,真的值得吗?
而母亲的呐喊源自于女儿即便工作与经济不稳定,仍然投身于争取同志权利运动,在街头呐喊抗争的模样在母亲的眼里都是不务正业,为什么要多事浪费时间在不相干的人身上呢?好好的过平凡生活难道不行吗?但女儿的一番话震撼了我,她说:「像妈妈这样的人在阻止,才让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意思即是这个社会就是有这么多人冷眼旁观,才会让少数人明明权益受损了却还得不到众人的支持,这也同时点出了女儿身为女同志所面临社会的歧视与碾压。
身为一个母亲,不希望女儿去当志工、社会运动者,但当女儿身为少数的那一群人,当真还抱有相同的想法吗?那所谓母亲期待的「平凡生活」其实是极不平凡且费力才能争取得到的,在那位名女人被任意对待丢弃的处置中,这位母亲才意识到世俗的框架并非不可拿掉,要改变这世界的冷漠与敌意只需要挺身而出,曾经以为那是不相干的人事物,其实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理解到接纳是一段过程
小说中也深刻描绘了身为一位母亲对于女儿是同志所产生的诸多情绪,有自责、担忧、恐惧等等,母亲不能理解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让女儿与结婚生子绝缘,更难以想像女儿与另一位女性同床共枕发生亲密关系的情景,而这一切仿佛全盘否定了自己多年的养育辛劳,母亲在对女儿产生反感的同时其实也在折磨自己,长期的失落感所造成的忧伤郁结也是一种心理创伤。
若是身为父母的人可以先理解自己儿女与别人「不一样」并不是一种罪过与失败,并且把命运之绳慢慢交回子女的手中,我想这已经是一大突破,至于全然的接纳则需要时间,不需要太过心急。
爱的宽度决定你的幸福
许多女性总认为自己辛苦怀胎生下的孩子,就应该是由我们自己精心打造,就好像是一件物品从无到有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形塑,如果做不好还能再重新打造一个直到满意为止,但人可不比物品,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考与特质,若是不提早认清「孩子终究要过自己的生活」这一点,那身为母亲的爱将会非常沉重,甚至会压垮孩子而造成悲剧。打从幼儿时期该吃什么东西、吃多少量、喝多少水都要控管的母亲,这种焦虑若是延续到孩子长大成人还没有减缓,那这样的爱只会让孩子远离母亲,不仅自己放诸在孩子身上的期望落空,还让彼此的缘分越来越浅薄,这难道是身为母亲的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作者金惠珍的这部小说探讨的不只是女性所面临的各种剥削,还有更多为人父母的求好心切与巨大失落,同时也挑战了女性成为社会运动者的议题,呈现了现今社会出现的另一种女性样貌,是很值得深思与探讨的一部社会写实小说,透过作者笔下的女性角色就仿佛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不管是身为母亲或是女儿的妳,希望我们都不要再感到自责与愧疚,只要记得任何过度的期望都比不上亲人之间紧密的关系来得重要,在彼此互信互爱之余也要多付出爱给其他更多需要的人们。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