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女性會誤判自己的性取向|相比“直女”,拉拉更能“認清”自己?

Terry
·
·
IPFS
·


原文鏈接: 78%女性會誤判自己的性取向

心理學研究者Gerulf Rieger曾說:

“千萬別被女性在公眾面前的樣子騙了,我們對她真實的性取向一無所知。”

這樣的說法來源於他針對女性性取向的一個實驗:他讓345位女性志願者*觀看性感魅力的裸體男性、女性自慰視頻,並使用眼動追踪技術檢測了她們的瞳孔變化和生理反應。

 *在這345個女性之中,68位自認為是“純異性戀”(straight),63位“基本是異性戀”(mostly straight),34位“雙性戀但偏向男性”(bisexual leaning straight),31位“雙性戀”(bisexual),43位“雙性戀但偏向女性”(bisexual leaning lesbian),66位“基本是同性戀”(mostly lesbian),40位“純同性戀”(lesbian)

面對性刺激,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

  • 78%的參與者誤判了自己的性取向
  • 認同自己是”純異性戀“的女性, 69%對兩性都產生了強烈的性反應
  • 認同自己是“純同性戀”的女性相對是個例外,對同性的性反應高於異性
絕大多數實驗對象誤判了自己的性取向

由此看來,女性本身對自己性取向的判斷存在著很大偏差:“直女”好像沒有想像中那麼“直”;拉拉對自我的認同相對好一些,但可能也沒想像中那麼“彎”。

那麼,到底什麼是性取向?相比“直女”,拉拉能更好地“認清”自己嗎?

01 什麼是性取向?

現在普遍對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的定義是,一個人對異性、同性或兩性產生的持久情感,喜愛、愛情或性吸引的現象。

通常,性取向可歸納為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三類,而無性戀(對兩性均無性的吸引)則有時被視作性取向的第四類別。

除以上主要分類之外,還有其他的分類如泛性戀、“沒有標籤也能代表自身”等。

圖片來自中國青年網絡,顯示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被調查的中國大學生性取向分佈(果殼,2020)

然而,也有學者指出,由於社會上存在著“同性戀”和“異性戀”等標籤,人們才會有意無意的將自己對號入座(董曉瑩,2015)

但實際上性取向是連續的且不能簡單分類,而是從同性戀到異性戀的連續光譜(Sexual Orientation Continuum)

例如著名的金塞量表Kinsey Scale (1948)性取向模型,將個體的性取向從0分(完全異性戀)到6分(完全同性戀)拆解成了七種性取向的選擇。

金塞量表Kinsey Scale分為七種性取向

同時金賽意識到,僅僅依靠量表上的分類是無法囊括每個人的性慾望類型。他寫道:“現實中包括每個量表類型中的個體,也包括處於量表兩個極端與中間每個類別的連續性個體。”

除此之外,金塞在"女性性行為"調查中的發現,傾向於同性戀的男性人數高於女性

阿爾弗雷德·金塞Alfred Charle Kinsey

當前的酷兒理論則挑戰了“性取向”這一定義,提出了其流動性傾向的觀點,認為性取向是流動變化的,因此不能通過簡單的劃分性向,來選擇“標籤身份”

關於酷兒理論的內容很多,我們會在之後的推送詳細介紹,這裡就不展開討論。


02 女性更為“流動”的性取向

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性取向的形成和發展是區別於男性的。

和男性相比,女性的性吸引模式會更少受到性別的影響,而更受周圍環境、文化和社會因素的影響(Diamond,2008)

變量包括情侶之間的羈絆、情感經歷、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文化適應等(Peplau,2001;2003)

比方說,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認為自己是雙性戀或同性戀的概率比未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高出了900% ,而男性的這一概率僅翻了一倍;

女性會更重視與伴侶的情感聯結,而男性更重視生理向需求(Peplau, 2003);

環境壓力會提高女性的催產素水平,由此更容易導致親密關係,尤其是和同性(Taylor et al, 2000)

這些變量更容易改變女性的性反應能力,因此女性比男性會在性吸引、性喚起和性取向上有更大的靈活性和流動性(Wallen,1995)

比如一位女性可能自我認同為女同性戀,但她會感受到強烈的男性性吸引,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此種不一致性(Diamond, 2000)

部分女性在生命歷程中性取向一直在變化,例如一項調查發現超過25%的18至25歲自我認同為同性戀或雙性戀的女性在之後的五年性取向發生了改變,而在男性中就沒有這麼普遍(Diamond, 2009)。

但同時,部分女性在生活早期,接受並習慣了長久的與同性或異性的相處模式,因而性取向難以發生改變。

《女子監獄》中Lorna一直渴望結婚

女性性取向和性反應的關係和男性也有不同。

通常來說,無論女性的性取向是什麼,她對男性和女性的性刺激都會產生反應;而男性的性反應對象會和他的性取向保持一致(Bossio, 2014; Chivers et al., 2004;2007;2014)

因此,這種“女性特有”(female-typical)的性喚起可以被定義為沒有特定的性別偏好,對男性女性都能夠產生強烈的性反應;

“男性特有”(male-typical)的性喚起則是對偏好的性別有更強烈的性反應,比方說,異性戀男性更偏好女性,同性戀男性更偏好男性。

特定性別的選擇壓力(Sex-specific selection pressures)對比了不同物種和人類社會,從生物學角度解釋了以上的現象:

雄性對於性相關的對象,更容易有強烈的性導向和性喚起,這樣的結合促進了生殖繁衍所需的迅速性反應。

雌性為了避免生殖器受傷,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對所有的性刺激作出反應,包括自願或強迫的性行為、男性女性的性刺激,由此可以減低受傷風險。

當然,性喚起與性別的相關並不是絕對的,不能對所有人適用。比方說,雙性戀男性對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產生性反應,因此他擁有“女性特有”的性喚起


03 拉拉更能“認清”自己?

既然都是女性,同性戀者會比異性戀者“更準確“地判斷自己的性取向嗎?實際上並不能。

對此,Rieger在實驗中有以下兩個假設及其對應的實驗結果:

1. 通常來說,女同性戀者對同性會有更強的性反應,而異性戀女性對男性或女性的性反應大致相同。

實驗結果:雖然和異性戀女性的差別不大,但是女同性戀者更容易對同性的性刺激產生反應,即更傾向於擁有“男性特有”的性喚起(對偏好的性別,這裡即同性,更容易產生性反應)

2. 女同性戀者在非性行為上,會比異性戀女性顯示出更多偏男性化傾向。

實驗結果:女性偏男性化和偏女性化的傾向沒有差異,但同性戀者較異性戀來說更為靈活,即個體之間的差異更大。

除此之外,研究發現女性在性反應系統(性喚起)非性行為上的偏男性特質是獨立、互不影響的

換句話說,女性是否擁有較強的男性氣質,與她是否對偏好的性別產生更強的性反應是沒有關係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女同性戀更傾向於“男性特有”的性喚起,有著更流動的男性女性氣質,但並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她們可以更準確的判斷自己的性取向。

Rieger指出,實驗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志願者大多是白種人、受過大學教育的而且居住在較為開放的美國地區。除此之外,很多人不願意參加性喚起實驗也可能導致結果的誤差。


和LR小姐姐互動:你確定自己的性取向嗎?你的性取向有沒有發生過改變?

歡迎點擊關於你的性取向,分享你的故事

有其他想了解的話題?點擊右側:歡迎投票已有話題/投稿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