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股東領股利
身為股海裡的一介小股東,一年一度最期待的大事莫過於派發股利的日子,我從很早開始,便已經在心中盤算著預期能拿到的股利數量,以及整體的殖利率等數值,更是等不及收到各家公司的紙本股利說明聯。
那在還沒收到股利,甚至尚未公告股利之前,我們小股東可以提前做什麼。
自行計算預期股利
在買入一張存股型的股票前,我便會留意該公司歷年的股利政策,並觀察各年營收與股利間的關係,以常見的存股2886兆豐金為例,他的股利基本上是全年EPS再打折約略80%~70%之間,所以當公司公告了去年整年的營收報告時,便可以推估出粗略的股利數量。
不過還是因各家公司的最終決策為主,畢竟每一年有不同的資金規劃,可能今年想動用盈餘投資新的廠房設備,股利就會少一點,或是今年營收不如預期,卻還是拿過往的保留盈餘分配,總之與預期金額基本上差異不大,剩下的就等董事會決定了。
是否參與除權息
假如已公告股利金額,甚至排定發放日子,那我們存股族就不必再胡亂猜測股利股息,不過接著的問題則是變成,是否該持股並參與除權息,賺取股利固然是我們的目標之一,但除息前往往會有一段上漲行情,而價差所賺取的獲益,有時根本超越配發的股利,讓人心癢難耐猶豫要不要乾脆賣出賺價差。
另外,有些人反倒是會擔心除權息後的『貼息』狀況,也就是股價在除息後,不但沒有漲回除息前的價位,更是一路往下跌,帳面上看起來是賺了股利,但卻是用自己的股票價值換來的,完全沒有任何實質獲利,因此部分人選擇在除息前出清,等待除息後的低點接回,就不必害怕貼息的狀況發生。
再者,如果單筆的個股股利達到20000以上,就必須繳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且在去年費率還從1.91%調漲到2.11%。而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的我並沒有達到這樣的股利門檻,還不用煩惱稅務問題。
股利的使用規劃
決定繼續持有股票到除息後,將能拿到等待整整一年的現金股利,但事情沒有結束,真正的考驗才要開始,究竟要如何規劃這筆資金的運用是門極深的學問,也值得好好思考,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想法與作法,沒有好壞之分,我也有自己的一套風格,之後如果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總結
細數著自己一點一滴累積的股票,以及計算那小小股利,對於我而言是持續投資的動力,告訴著我正朝向財富自由的道路邁進,即便還十分遙遠,但並非不可能,從每年統計的股利數據就知道,我離夢想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