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术的传承及对历史的启发
历史及传承:
少林武术,作为中华武术第一大门派,在小说中,电影中也是非常出名。当年少林寺电影令到中国各地的人们对少林功夫狂热,许多人慕名希望前往少林寺学习武术, 但是少林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进去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能挨到少林寺艰苦的训练而放弃。但是少林寺并不是现在才出名,从前的少林寺历史非常的有成就,对历史所记载从前的少林寺并不只有南北少林,而且南少林的所在地也有不同意见,显然我们知道南少林就在福建,大部份人也认为南少林就在莆田,我们也能找到实际的遗趾,但在考古学的历史层面上,若是并没有字面及书面上的提及及证据,我们不能贸然的就说那就是南少林!南少林对于南方的武术发展非常重要,福建的武术门派当然是,但是我们广东的武术也非常之受南少林的影响。广东的传闻有五拳十三家,其中出名的五拳也就是洪,刘,蔡,李,莫也是源出南少林。广东知名的其他武术如咏春,蔡李佛等等届时跟南少林有所关系。传说南少林是当年北少林寺僧人当时皇帝所准许,才得以下来建设南少林。南北少林有所不同,南拳有三战,北方腿法是出名,中国有句话,南拳北腿东枪西棍,南方北方很多门派也称自己为少林所传,这也能看出少林在当时非常的出名以至到曾经在历史上能够集中多家拳法之高手在少林讨论及学习互相的武术。曾经在历史上,少林也曾经与峨嵋派交换枪法,跟谭腿门交换腿法,可见当时少林集各拳法之精要。
政治关系:
作为佛学祖庭,少林与中华政治也有关系。传说当年赵匡胤,也是著名的宋太祖也曾在少林习武。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受少林所帮助大唐也就才能安稳下来,大清王朝对于少林也有所警惕,甚至传说已火烧少林已阻止抗清活动。另一方面,传说少林有达摩所创,也有另一传言指少林武术与印度有所关系,更有说法,日本的空手道宗师们曾经跟南少林福建的武术门派有所交流才能得以创造出今时今日著名的空手道。少林武术博大精深,跟武当峨眉两派并称为中华武术三大门派,也有传言说中国有四大武术门派,分别为少林,形意,八卦,太极;小说方面,称太极宗师武当张三丰出自少林,学自觉远和尚,也有传言说他出自道教火龙真人,师承华山陈衡。在中华民国时代,军阀混战时少林被再一次烧毁,在文革期间,也并没有公开习武,其时,其武功缺失以需要重要发掘及保留,现时的中华武术的代表—少林拳还有多少真实呢?当然,在全世界的历史中武术被消失或是因没有传人而消失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作为中华武术的一支重要构成少林功夫当然值得流传下去。
武功秘笈:
前面提及到少林武术的历史,这次我们来说说少林武术的构成。少林武术是一种需要长时间训练的实战功夫,需要以佛教背景加上少林武功才能有收益因此我们才有一句说话叫「禅武合一」。少林武术在当初诞生之时擅长拳术,后来使用棍法,不同于其他大部份的门派,由于少林寺的佛教背景,禁止杀生因此棍成为了少林武僧普遍使用的武器。
在大量的香港漫画及小说中提及少林拥有着大量的武学秘笈,包括什么武林72绝技,四大神功等等。同时也有人说,少林寺出关需要打着十八铜人,经过木人巷等等。事实上72绝技当然存在,虽然众多失传,但他们事实上都是一些硬气功,虽然是难学的功夫,但绝非小说中提及的绝世武功。
看门拳/拳法特征:
少林拳实在比较出名,七星拳,长护心意门拳法,又有大量的象形拳法,包括什么虎拳等等。少林拳短打精干,打在一条直线上,拳打卧牛之地,行如猫动如虎。
据统计,少林武术的构成非常庞大,套路也有过千套,通常少林武僧们会学习一至两门作为自己的拿手好戏,而并不会全部都会,专心学习一套。传说少林拳是历代少林高僧创新刻苦钻研才得以创造新的套路,因此少林武术除了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文化外,也是集中了历代祖先的心血的武术门派。少林的武术因为有佛教的加持,不会杀生,基本上以擒获对方为主,使其失去进攻能力。
少林寺有所谓的看家拳法,作为少林寺僧人必练的拳法,以保卫寺庙为用。七星拳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少林武术的基础武术套路之一。七星拳的手法是七星爪用于擒拿之用,同时步法低沉,马步扎好稳妥。在手法中牵制对方的同时以腿法进攻。少林七星拳有少林拳法的特征,拳打卧牛之地,同时速度快,身体如一线。其历史悠久,确实的创造者已不知,传说七星拳启发自天上的北斗七星。
七星拳法,攻守合一,手上有掌法作为擒拿手,出拳两边开弓,气势必然,以虚步坐稳。走鸡步,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下于护阴上手挡着上半身的攻击。腿法用作攻打对方下盘之用,只用作令对方失去平衡之用。
初到少林寺的新人多由学习七星拳为先,七星拳,长护心意门及六合拳等等皆为少林看家拳法。自古以来,少林寺曾经遭受入侵也有着帮助皇室战争的纪录,因此除了佛道之外,少林僧人必须了解拳法及武器的使用,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由于少林拳有佛教加持,因此通常以失去平衡为主要,并不主张杀人取命,而是以令对方停止反抗及继续拥有攻击性为主要应用。七星爪类似于鹰爪,擒着对方的肘,踢着对方的膝盖,拿其后脑,摔在地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